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李鸿章痞传> 二、“痞子”的惊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痞子”的惊醒(2 / 2)

先生在水塘里扑通扑通地游来游去,看见学童们围过来,便抹抹脸上的水,朝他们笑着说,“我给你们出个上联,看谁对得好。”

学童们正面面相觑,先生手指塘中荷花笑道,“尔等小脸芙蓉花开八九朵”。 话音刚落,爬上了岸边垂柳的李鸿章接上便说,“先生美髯杨柳丝垂万千条。”

先生抚须,“嗯,不错!”转而又长叹一声,“可惜你只有三成的心思在功课上啊!”

李鸿章七成的心思在哪儿呢?他自己问自己,不知道。他还糊里糊涂呢!

一天放晚学的时候,他和贵琛刚走出村口,突然从林子里窜出两个头戴马虎帽的黑衣汉子,直向贵琛扑来。李鸿章尚未反应过来,贵琛猫着腰一溜烟噌噌地爬到一棵大树上,扯开嗓子便嚷:救命啊!强盗啊!

李鸿章看傻了眼,直到村里人敲着锣挥着刀枪棍棒围过来,贵琛下了树,他才明白刚才是两个强盗,他们要绑架贵琛。听贵琛说,他在前年就被山大王绑架过一回,花了好些银子才赎回来。

李鸿章回家讲给家里人听,李文安就教育他,仅仅有钱还不行,所以要把书读好,只有读书才能做官,做了官就没人敢欺负你。李鸿章嘴里应着,心里开始揣摩。

周老先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功夫确实了得。李鸿章一年来进步非同小可。《四书》已经滚瓜烂熟。教书先生很喜欢他,常在李文安面前夸他。先生每每夸奖他之后,都少不了追加一句,“可惜玩心太重,否则二十岁前必定中举!”

李鸿章依旧一副顽皮猴子的模样。

这天周老先生病了,孩子们放了早学。他们晃悠到一处庄园,见那池塘里许多鸭子在嬉戏,一个个跳下水去,几番折腾抓住了两只鸭子,一溜烟窜到附近树林里。他们找来枯树枝,燃起一堆火,用稀泥把鸭子糊裹严实,在火堆上慢慢地烤。渐渐地飘出鸭肉的香味,越来越浓。李鸿章敲碎鸭子身上包裹的泥巴,拨开泥巴的时候,鸭毛粘在泥巴上脱落得干干净净。大家你争我抢正吃得有滋有味,忽听有人大喊:“好大的胆子,偷我家的鸭子!”

一个戴着顶旧草帽的人,手执一根柳树枝,头歪歪地朝他们奔过来,一把抢过他们手中的烤鸭,摘下草帽放进去,“找你们家大人去,赔我的鸭子!”

李鸿章认得他是村东的二流子宋老歪,正瞅着他在发愣,瞧那宋老歪已抓起鸭腿大口啃起来。李鸿章感觉不对,正要发话,贵琛已经伸手去抢烤鸭,宋老歪一个扫堂腿把贵琛撂倒,撒腿就想跑。李鸿章眼疾手快扑通一下抱着他的脚,宋老歪趴倒在地上,草帽、鸭子摔得老远。“你们几个活不耐烦了!”宋老歪恼羞成怒抬手就是一巴掌,李鸿章躲避不及,打在后脑勺上火辣辣地。他顾不了许多,犟着脖子低下头朝着宋老歪的胸口就撞过去。宋老歪趔趄着倒退了几步,眼见八九个半大的孩子虎视眈眈地手握棍棒、石块围上来,他心虚胆怯,一扭头,拔腿就跑。身后立即飞来雨点般的碎砖断瓦和嬉笑怒骂声、、、、、、

宋老歪逢人便说,李鸿章那个小痞子不是好惹的。

转眼到了年边。李文安带着李鸿章,抬着猪腿、糯米去给周老先生送节。老先生要留饭,先请文安坐下喝茶,眨眼间李鸿章已溜到人家灶屋看热闹。

灶屋里磨刀霍霍,鸡鸭扑腾乱叫。有人大声发问,“公鸡杀哪一只啊?”便有一个尖尖的女声从屋里传出,“杀那只不打鸣的呗!”又问,“母鸡杀哪只啊?”

“那还用问,当然是杀那只不下蛋的啰!”女主人走出来,指着一只芦花鸡,“瞧它长的是俊,可它不下蛋,可吃不可留!”

李鸿章打了个冷战,仿佛醍醐灌顶,突然间清醒:公鸡不打鸣挨宰,母鸡不生蛋遭杀,人要是不取功名恐怕也是任人宰割的命了!

至此,一个埋头读书的李鸿章诞生了。

这个春节称得上是李鸿章的读书节。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李鸿章足不出户,闭门苦读。连正月初五他的生日也没放下书卷。等到正月十六李文安走进他的书房时,李鸿章拉住他坐下,当下一口气滚瓜烂熟地背诵四书五经。

1835年,李鸿章12岁,在肥东乡下苦读。这年的11月29日,与肥东一江之隔的芜湖,宁池太广道(简称皖南道)道员惠征的大女儿出生了,她扯着尖尖嫩嫩的嗓子,哇哇地哭着,像一只弱弱的小猫。十七年后,她被咸丰皇帝选入宫中,成了兰贵人,成了慈禧太后,成了老佛爷。她将与李鸿章结下千古奇缘,左右晚清兴衰的进程,并深刻而长远地影响着中国历史。

1838年,李文安中进士,在京做官。家中事务具有长子李翰章张罗。此时的李鸿章也已十分老成了。天资聪颖的他,加上父亲科举成功对他的巨大激励,使他的学业突飞猛进。有一天晚上,李翰章正在灯下读《春秋》,李鸿章踱了过来,合上书,闭着眼倒诵《春秋》,竟也如流水行云。李翰章一时发愣,末了长叹一声:吾弟神才也!

1839年,李鸿章以“岁试”第一名成绩考中秀才。其年十六岁。李鸿章的科举之路迈开了第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