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童年的秘密> 第八章 儿童的心理畸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儿童的心理畸变(1 / 1)

实践表明,在儿童正常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被普遍认为属于儿童的特点都消失了。这不仅包括那些被称为儿童缺点的特点,比如邋遢、叛逆、懒散、贪婪、自私、易怒,而且还包括一些儿童的优点,比如想象力、喜欢听故事、对大人的依恋、爱玩游戏、顺从等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科学研究认为属于儿童独有的特点,比如模仿、好奇、善变、注意力分散等等。这说明,人们迄今为止所了解的儿童的天性不过是一种表象,它掩盖了儿童真正的原始本性。

这个结论看似出乎人们意料,但却是一种普遍的事实,而且早已存在。自古以来,人被认为具有双重人格:一种是上帝创造人类时赋予的性格,另一种是人类堕落形成的性格。后者使人从一出生便带着最初的罪恶,即原罪。原罪本身微不足道,但是却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意味着对创造精神的偏离,对宇宙生存法则的背弃。自此,人就像一叶扁舟,随波逐流,没有能力克服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和思想意识中产生的错误,人迷失了自我。

上述观念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总结概括,它可以为儿童的生命提供一个明确而且富有启示性的答案。即使是某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可能造成儿童的畸变,但是这种变化却被成人以爱的名义粉饰,进而导致不易被人察觉。但归根结底,这一切源自于成人内心深处的愚昧以及隐藏在他们潜意识中的自私之心,而其强大的力量给儿童造成了极其消极的恶劣影响。然而,儿童常常能够更新自己,重新焕发活力,继续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儿童的发展模式也决定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一个正常的儿童应该是把自己与外界环境联系起来,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活动之上。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所有儿童心理畸变的根源是唯一的,那就是在他通过肉体化身成人的时候,外界环境妨碍了他精神的发展。

儿童尚处在生命的早期阶段,还只是一个精神胚胎。上面归纳出的这个简单而清晰的原因正是导致儿童心理畸变的唯一且又不易察觉的原因。

(一)神游

我们可以用“肉身成人”的理念去知道我们理解儿童心理畸变的本质。所谓的“肉身成人”指的是儿童必须通过运动进行肉化,塑造各种心理特性,进而构成整体的个性。如果由成人代替儿童进行运动,或者儿童所处的环境之中缺少运动的因素,就不可能实现身心的统一,那么就会造成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分道扬镳,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人格分裂”。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事物都不能创造自我,也不可能消灭自我,心理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儿童心理偏离了这个自我这个中心,就会游离于精神之外,畸变因此产生。心理产生畸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失去了目标,因而陷于空虚、模糊和混乱。心智本应在运动中形成,但却四处逃避现实,最终落入了“幻想之城”。

开始时,这些行走在逃避路上的心智也会去寻找目标,但却无法找到,于是它们在表现和符号之间游荡徘徊。因此,活泼的儿童开始无法安静下来,他们好动,且混乱无序,漫无目的。他们刚刚开始做一件事情,还没有完成就放弃了,因为他们无法把自己的心附着在一件事情之上。但是,成人一方面会惩罚这些毫无节制、行为暴躁的儿童,另一方面却又将这些幻想理解为儿童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表现。众所周知,福禄贝尔发明了许多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的游戏。他将不同样式的积木和方块搭建成各种图形,让儿童想象成为马、城堡或者火车。事实上,儿童对符号的认知会引导他们打开思维的闸门,产生出各种奇思妙想。他们会把一根棍子当作一匹马,一把椅子想象成为宝座,一支铅笔就成了飞机。这个事实让我们明白了儿童为什么喜欢玩具,因为玩具让他们能够进行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却让儿童产生了幻想,而且这是一种对现实不完整和徒劳无益的想象。实际上,玩具带给儿童的一种无益的环境,儿童在其中无法集中精神,表现的漫无目的,思维在歧途上渐行渐远。那些可以勾起儿童活动欲望的玩具就像轻轻一吹就可以燃起掩藏在灰烬之下的火苗,但是火苗会马上熄灭,玩具也被弃之一旁。尽管如此,玩具仍然是成人能够为儿童心理发展而制作的唯一东西,是成人为儿童进行活动提供的一种手段。

事实上,成人给予儿童的活动自由只存在于游戏之中,更准确地说儿童只有在玩玩具时才能自由地活动,而且成人深信在玩具的世界里儿童会得到快乐。尽管儿童很容易就厌烦了一种玩具,而且经常破坏玩具,但是这种自信根深蒂固,以至于成人会表现得更加的大方和慷慨,将送玩具作为一种习惯。玩玩具是成人在儿童宝贵的童年时代,也是他们奠定未来生活基础的时期,给予他们的唯一自由。因此,这些“分裂”的儿童在学校表现得非常聪明,但却自由散漫,毫无纪律性。

然而,在学校里,我们却看到他们会立刻集中精力在一种劳动上,幻想和混乱无序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安静平和投身于现实的儿童,他通过劳动实现自我发展。于是,一切步入正轨,正常化得以实现。儿童的运动器官在内心引导之下脱离了混乱的状态,并最终成为认识世界、获取智慧的工具。于是,曾经飘忽不定的好奇心变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动力。

心理分析已经认识到不正常的幻想和对玩具的过分迷恋是一种病态,并明确把它们界定为:“心理逃避”,即在想象和游戏中逃避现实。逃避是一种心理的游离、躲避或者说隐藏,它代表着一种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其目的是为了逃避痛苦或者危险,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隐藏在面具之下。

(二)心理障碍

在学校里,老师们发现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也是成绩优秀的孩子。相反,这些儿童学习成绩一般,甚至可以说毫无成就可言。但是,没有人会认为这些孩子的智力出了问题,而是以为不过是富有创造力的智慧无法融于实践罢了。出现心理畸变的孩子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智力的退化,也就是说他们无法支配自己的心智,也无法引导他们智力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企图通过幻想逃避现实,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智力发展或多或少受到了抑制和打压,使儿童丧失了勇气,陷入自我封闭。因此,与心理正常的相比,这些儿童的平均智力较低。这个现象源自于心理畸变,心灵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因而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使其复原。但是,成人在教育过程中更多采用的却是一种压迫强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