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活就活出个人样> 第29章 沐雨经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沐雨经风(1 / 2)

星光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国企时代的繁华之后,目前正处在爬坡阶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华丽的蜕变,固然外部环境和硬件设施很重要,但是,决策、人才、技术、产品、质量、市场、创新这些核心要素更是缺一不可,甚至更加重要。

郑少卿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什么人才。尽管也许在别人眼里,他的确是从一线生产操作工逐步成长起来的人才。

星光也是慧眼识才,把他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慢慢地选拔到了领导岗位。

对于这次员工短暂的罢工停产的紧急处置,应该说,郑少卿采取的措施是得当的,董事长还是比较满意的。郑少卿将事件的影响可以说降到了最低点,并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的后果及影响,不能不说郑少卿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很有招数的,员工对于他的话也还是听得进去的。

无论怎样,目的是平息事件,郑少卿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这令董事长开始真正地对他刮目相看,也开始注意上了他,为他日后的出人头地夯实了基础。

星光还有一个下属的房地产企业是南方地产公司。

最近一段时间,董事长正在为南方地产公司经理的人选问题而彻夜难眠,一直以来心绪不佳。

前任南方地产公司经理蒋占全一个月前因职务犯罪,经济上出了问题,目前正被检查机关立案审查。

房地产生意原本做得风生水起,成为星光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蒋占全出事后,南方地产正在开发的楼盘由于无人管理、资金紧缺,不得不开开停停。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前期交了住房首付款的市民已经开始对南方地产产生了怀疑。很多购房户已经多次到公司问询,楼盘什么时候开工?他们的权益究竟有没有保障?大家纷纷要求给个说法。

政府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对于查实有经济问题的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惩处,并责令星光督促南方地产全力做好工作,切实保障购房住户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尽快恢复楼盘开工,最大限度地在合同规定期限内竣工所开发的楼盘,当然也包括所配套的物业管理,确保购房住户安居。

董事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纸,他正在若有所思地审视着这张纸上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好像在自言自语,又好像在反复权衡着什么,不时还站起身来在他那间宽大、考究的办公室里来回地踱着步,一副若有所思又举棋不定的样子。

郑少卿是在接到办公室主任吴邦福的电话通知后来到董事长办公室的。

像上次一样,董事长见到郑少卿进来,依然主动地迎上前去同他握了握手。

郑少卿蓦然觉得,董事长突然召见,一定会是工作上的事情,或许他会询问一些生产管理方面的情况。由于接到通知时他正在生产现场巡视,就没有多想,直接从现场来到了董事长的办公室。

不知怎地,郑少卿每一次见到董事长,都对他有一种敬畏之感,生怕自己面对提问时回答错了什么。每次面对面坐着,基本上就是你问我答的模式,说话也十分地干脆利索,从不拖泥带水。这一点,尤其深得董事长的赏识,直夸他有定力。

虽然不知道董事长这一次找他到底有什么事情要谈,郑少卿索性就没有往深处去猜。领导怎么要求,那就怎么去干,并且一定要干好,这是郑少卿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和基本准则。事实上,他就是一直这么去干的,才会慢慢地走到今天的地步。

“南方地产的事情,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董事长收敛了笑容,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找你来,就是要听听你的意见!你不用拘束,有什么就说些什么。最主要的,我是想了解一下你对这件事的态度。”

顷刻间,郑少卿完全明白了董事长找自己来的用意。

他略微迟疑了片刻,挺直了胸膛,有些正襟危坐,大概由于紧张的缘故,忍不住干咳了两声,他对董事长回复道,“您知道的,我原本就是一名生产工人,能有今天,完全仰仗于公司的培植和您的青睐。否则的话,我无论如何不会脱颖而出的,尽管我自己也不曾认为我有多么地优秀,更是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什么人才。我觉得,您如果让我把这幅担子挑起来,我担心过于沉重。”

郑少卿说得言辞恳切,“我是学中文的,既不懂财会,又不懂盖楼的事情,可以说,两眼一抹黑。如果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那一定是干不好的。”郑少卿的意思十分明显,他想尽快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且委婉地拒绝董事长的这一人事安排。

说句老实话,对于陌生的房地产生意,郑少卿是无论如何也摸不到门道的,更不要说去如何经营它、并且管理好它。这正是他所担忧的地方,心生怯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你先不要着急,这也是我的一个初步的想法,还并没有上会进行研究。”董事长刚才还很焦虑的神情好像平静了一些,拍了拍他的肩胛,“少卿,做任何事情,不能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就心惊胆颤。年轻人,就要勇立潮头,主动作为,大胆地去触及原本没有触及过的事情,这个过程就是成长、成熟、甚至成功的过程。”

董事长勉励郑少卿,“你的潜质在于聪敏、勤奋、好学、忠厚。如果你愿意,我相信你一定会干出个样子来的。”

说到这里,董事长还举了几个例子,“想必你也听说过吧,当年***任命一位不会水的将军到海军当司令员。任命一位从来没有飞行经验甚至不懂飞行的将军到空军去当司令员。***他老人家的高明之处在于,善于运用和打破旧的传统的思维模式,调动和发挥下属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出其不意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效果来。”

董事长盯着郑少卿,“主席的这一招,放在任何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的思维上至今仍很有新意,仍不过时。它真正启发我们,考虑任何问题,都要善于用逆向的思维去认真审视和看待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句我不行或者不可能、干不了来企图搪塞。”

显然,董事长举这么一个例子,是在有意识地引导郑少卿,让他好好地考虑考虑,毕竟,他还是在征求意见。

“我31岁就当了主管生产的副厂长,那时还是国有企业时代。在副厂长这个位置上,我一干就是六年。那时,我也是学中干、干中学,一路摸爬滚打闯过来的。一个人如果不经历风雨,不经过历练,那怎么会成熟?”董事长仍在循循善诱,“任副职的十几年里,我先后管过生产、经营、后勤、党务等多项工作,遇到过许许多多的棘手的难题,每次工作中遇到难以逾越的门槛,我都想方设法地去主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我45岁干到了董事长的位置,今年我已经62岁了。我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为企业选才、用才的问题。过去,国企时代的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束缚了人的思想,更加看重的是人的出身、学历、关系,而没有很好地去挖掘一个人的品行、素养、能力、潜质。过去的一些不正确、不科学的用人方式、工作思路势必是要坚决淘汰的。不这样做,企业就无法发展,真正的人才就会永远地被埋没。”董事长说这番话的时候,看得出有些激动,“年轻人,企业敢给你一个平台,你就得敢于接手跳跃,更得要敢于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地展示自我。”

“你知道吗?你最大的优点在于你对企业的忠诚和肯于钻研的精神。企业需要的就是你的忠诚和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董事长说到这里,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那个蒋占全,应该说也是我亲手提拔起来的,他是公司成立房地产公司后首位引进来的硕士研究生,公司给予了他很高的地位,很丰厚的薪水,他也很有超强的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协调能力,本来是当做接班人培养的,没想到的是,他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忘记了党的廉洁自律的规范约束,以至于做出了党纪国法所不容的事情,给企业抹了黑,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更毁了自己原本幸福的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