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活就活出个人样> 第19章 励志图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励志图强(1 / 2)

郑少卿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更是一个善于学习和钻研的人,他几乎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

自己能有今天,并不是他有多么的聪明,全是凭着一股干劲、钻劲、韧劲。郑少卿心里清楚,这才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头,未来的路仍很漫长,虽然他没有太大的野心也没有当官的欲望,至于将来自己能够混成个什么模样,说句心里话,就连他自己也还打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人生之路本来曲折漫长,郑少卿不止一次地砥砺自己,一定要挺住,无论顺境中还是逆境时,都要始终保持一种初心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新产品的试制成功,再次为郑少卿贴上了荣誉的标签。在那段时间里,他和技术部、设备部、生产部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分白天黑夜地日夜奋战在生产第一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等环节遇到的难题,成功地生产出了第一条合格的新产品。这款新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庆功宴上,董事长和总经理亲自为参与新产品研发、试产的有功人员一一敬了酒,并当众给每个人发了奖金。

董事长在跟郑少卿敬酒、握手时,一个劲地夸赞郑少卿有能力、有思路、有办法,攻克了生产难题,圆满地完成了新产品试产任务,值得大家学习。郑少卿就很谦虚地摇了摇头,说这次试生产之所以比较顺利,完全是集体的智慧,大家的功劳,关键是领导决策好,支持力度大。

董事长再次叮嘱郑少卿,“小伙子,干工作有劲头、敢担当,业务能力提升也很快,前途无量。”

技术部部长、设备部部长、生产部部长也都跟郑少卿碰了杯,并对郑少卿善于钻研、攻坚克难的精神深表钦佩。

公司之所以决定投入巨资上马这个新项目、新产品,是在一个业务洽谈会上,一位国内代理商率先提出来的。一向精明的董事长迅速捕捉到这一商机,当即打电话指使销售部门对开发这款新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和论证,在此基础上,要求技术部门全力以赴投入研发力量,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尽快投放市场,填补市场空白,赚取最大利润。

很快,技术部门按照董事长的指示精神设计了技术图纸,调整了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外协加工了模具。前期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剩下的,也到了最关键的阶段,那就是如何组织试产的问题。郑少卿的肩头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多少个不眠之夜,他甚至做梦也在想着工作,想着怎样才能生产出第一条合格的新产品。

为了解决生产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郑少卿曾经连续两天两夜泡在生产试制现场。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不妥协的精神,一个个生产难题在他的直接参与指挥下被相继攻克,为顺利试产铺平了道路,可以说,新产品的成功下线,里面也浸润了郑少卿的心血和汗水,功不可没。

上任以来,郑少卿还特意收集了车间历年来所发生的一切工伤事故案例,并进行了仔细分析、研究。在他看来,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既然自己被公司放到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岗位上,那自己就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就得要更好地履职尽责、兢兢业业,确保安全生产。为此,他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分类整理了32起安全事故案例,根据事故报告,亲自进行了摘编、加工、修改、完善,并请人根据每一桩事故情况绘制了相关的画图。不久后,在车间内举办了题为“安全事故你我他”的图片展览,要求员工都要到现场参观学习并接受教育。在此基础上,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演讲会,让工伤人员上台演讲,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和血淋淋的教训,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纠正了许多不文明、不规范甚至违章操作、野蛮操作的不良习惯,安全事故率降至为零。

公司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做法,要求机关人员、全体员工都要合理安排时间到硫化车间进行参观学习,切实绷紧安全意识。一时间,公司上下重视安全、致力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十分浓郁,安全事故率整体下降。

面对招工难、留人难的实际情况,郑少卿想方设法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亲手设计了一些简单、实用型的生产工具及设备。他发明的轮胎修剪机,不仅提高了轮胎修建效率,而且修剪质量大幅度提高,成品硫化工序一下了可以节省出两个人从事别的工序生产,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缺员带来的不利因素,给公司创造了劳动价值。这一实用新技术还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取得了专利证书,这对于原来从没有对设备技术有所研究的门外汉郑少卿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鼓舞。不久,郑少卿又带领他的工程技术人员相继研发出了轮胎刺毛机、擦胎机、自动扎眼机等多种实用型新设备,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郑少卿在创新的道路上并没有停歇,他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名车间主任的最大职责就是维护好生产,确保设备正常连续运行。为此,他调动起了维修人员的力量,对运行设备倍加维护、认真保养,并建立起了一系列十分完善的包机管理制度,真正实现了包机到人。由于管理到位,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郑少卿管理的重点还侧重于成本管理和效益提升上。他自学了相关的财务专业知识,考取了从初级到会计师的资格证书。在他看来,一个车间主任,不懂生产管理、不会算成本是不合格的,他不想成为不懂装懂、不合格的那个人,要做就做到最好。通过自学,通过向书本学,向兄弟车间学习管理经验,郑少卿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车间的管理办法,即日清日结成本管理法,让每个班组乃至每名员工都知道当班的生产成本是多少?自己当天干了多少活,创造了多少产值?自己的劳动收入是多少?这样一来,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空前地高涨。由于在生产管理中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达到了精准生产的目标要求,成本管理也很好地控制住了各项消耗,车间每个月都能得到公司的考核单项奖,车间也摆脱了前任一直亏损的局面,员工的士气大为提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都夸自己的主任就是有能力、有水平,跟着他混,肯定会错不了。

郑少卿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烦心事,只不过一忙起工作来,那些烦恼便会随之烟消云散。在他心目中,工作永远都排在第一位。

就在前天上午,表姐木槿给他打来电话,说是她已经决定了,要跟苗冉冉结婚,时间就定在下一周。

对于表姐木槿的这一决定,郑少卿还是心存芥蒂的。他沉思了一会儿,就毫不隐晦地告诉表姐,是不是请她再慎重考虑一下,最好不要做出鲁莽的决定。木槿知道郑少卿对苗冉冉一直有看法,就笑着对郑少卿解释道,他也有他的优点,脑瓜活络,有赚钱的门路,对她也知冷知热的,感觉两人还能合得来,最主要的是,苗冉冉已经在东莞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听上去木槿应该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并且已经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期待和憧憬,郑少卿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末了,他只说了一句话,无论如何,你们的婚礼我一定去参加,并预祝你们能够幸福。郑少卿觉得,这句话说出去的时候是那么地勉强甚至苍白无力,因为他不是一个善于说谎话和假话的人,更何况面对的还是自己的表姐。放下电话,他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他感觉自己真的很无能为力,竟然无法阻止住表姐去糊涂地爱上这么一个不靠谱的人。他不知道木槿究竟是怎么想的,多么冰雪般聪颖的一个人,竟然会看得上苗冉冉,一个跟死人做生意的人。

妻子韩洁茹也回老家一段时间了,由于水土不服,女儿一直还在拉肚子,视频中,看到女儿无精打采的可怜模样,昔日胖嘟嘟的小脸突然一下子瘦了下来,直疼得郑少卿唏嘘不止,甚至落下了眼泪。

韩洁茹的哥哥也快到了结婚的日子,家里一下子忙得乱了套。节骨眼上,岳父不巧犯了急性心梗,偏偏在这种时候住进了医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