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98章韩信伐齐最关键一仗高密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章韩信伐齐最关键一仗高密之战(1 / 2)

齐相田横逃跑路线在临淄西南,这个地名叫博阳。博阳在历下南面,其中历下四周还有很多齐国军事据点。田横的任务是联合其他没有丢失地战略要地,围攻历下,切断韩信归路。

齐将田厩向东,跑到即墨。

齐王田广也向东,跑到高密。

守相田光向东南跑,跑到城阳(吕城)。

其中,吕城-高密-即墨连城一条直线。

当年燕国全盛时期,乐毅都没能拿下齐国。

楚霸王项羽最辉煌的时候,也没能平定齐国。

韩信手中数万人马,也不可能拿下。

这也是齐国高层核心人物离开临淄时,得出的判断。他们要把韩信,拖进齐地漩涡,困死他。最终的胜利,仍旧属于齐国。

齐国不仅有作战力量,还有凝聚民心的核心人物。他们还有一支强大外援:楚军。

那么,韩信又会如何扭转这个僵局?

来看一下,韩信伐齐最关键的一仗:高密之战。

韩信偷袭历下,攻占临淄,旗开得胜。除了他会用兵,战术得当,还要感谢郦食其。他没有抓住齐国首脑人物,就面临一个难题:接下来的战局对他很不利。

东边历城不安全,后路容易被切断。

他是孤军深入,没有外援。他的力量薄弱,拥兵数万。速战速决,对他有利。如果是消耗战,对他极为不利。

韩信拿下临淄,立马意识到一个问题:齐国的战术。

所以,韩信做的第一件事:保住战果。

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巩固后方安全。

执行,这个任务的人,就是曹参。曹参的任务,是以历下城为中心,清扫残余的齐军势力,保障后方安全。

这就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曹参回军,定济北郡。

韩信还担心一件事,就是楚国的态度。果不其然,楚国有动静。项羽派出了一个人物救齐,他就是龙且。

再来回顾一下,龙且的个人信息。

龙且,出生时间不知道,他的个人基本信息和成长经历也不清楚。他是如何加入项梁,参加反秦大业,没有明确记载。但,他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东阿战场。

话说,章邯组建骊山刑徒,平定叛乱,所向无敌。

此时,章邯风头正盛,诸侯皆畏。尤其是章邯率领秦军,在临济大战魏、楚、齐三国联军,诛杀齐王田儋,逼死魏王咎,大败楚将项它

这个时候,项梁站出来,要和章邯决斗。龙且以司马的身份,也参加了战斗,且取得骄傲的战果。

东阿战场,是第一次留下龙且的身影。这道身影,光芒万丈。濮阳之战,他再接再厉,追着章邯到处跑。

龙且第二次登场,就是刘邦趁着项羽伐齐,号召诸侯东进。龙且的任务,是驻守定陶,抵挡刘邦东进。

定陶之战,龙且因兵力不足,守备不充分,被汉将灌婴击败。

龙且第三次登场历史舞台,是攻打九江王英布。

话说,刘邦彭城大战后,心情很沮丧。刘邦想要打破僵局,派了一个人去做九江王英布思想工作,让他叛楚归汉。

这个人就是随何。

随何表现很出色,先用语言让英布看清大势,后诛杀楚使。英布没有选择,只能反楚。

英布叛楚,项羽很生气,很想打他。但,他要对付刘邦,脱不开身。于是,攻打九江国,灭了英布这件事交给了龙且。

龙且,这一次表现很优秀,攻破九江国,击败汉初三杰之一的英布。龙且,不仅勇猛善战,还有项羽另外一个特点,爱彰显武力。攻破九江,他干了一件事:诛杀英布亲族。

这一仗,也是龙且最辉煌,最骄傲的一仗。正是因为这一仗,他进入项羽视线,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

韩信攻齐,齐王田广求援,项羽分不开身,龙且再一次登上历史舞台。这也是龙且第四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中,他的对手,正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

齐使来到楚国国都彭城求援,向项羽搬救兵。齐国求人帮忙,总会有条件吧!

至于,齐国开出的条件是什么,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龙且想要和韩信对战,说了一句话:打赢韩信,就能得到齐国一半的疆土。

也就是说齐国请楚国救援的条件:裂土。

项羽救齐,一个是出于战略考虑,另一个是有实际的意义。项羽为了激烈将士积极性,把齐国开出的条件,奖励给部将。

龙且率领楚军,北上救齐。他有一个行军目标:高密。

由于龙且加入,齐汉之战,演变成齐楚对汉。这也是韩信伐齐,第二次大战,也是最关键一仗:高密之战。

来看一下高密这个战略位置。

高密,位于胶莱平原腹地,地势南高北低,落差大。南部属泰沂山,缓丘绵延,地势较高。中部地势平缓,以平原为主。北部低平,地势低洼,多河流汇集。其中,有条潍河,贯穿南北,流入渤海。

齐王田广占据这个战略要地,依靠潍河,抵抗韩信东进,并将即墨与莒城连成一片。

龙且汇合田广军,尚未与韩信开战,身边有位谋士,献上一个计策:深壁高垒,固守不战。

他说了如何打?怎样打?

他也说了为什么不直接打几点理由:

1.乐毅破齐,田单复齐。

田单就是用了这种战术,固守即墨,不跟乐毅打。齐国和燕国,僵持了五年,才扭转局势。

2.利用齐王田广的号召力,凝聚民心,让百姓反汉归齐。

3.汉军跋涉千里,粮草不济。

4.韩信太能打,避开他,不跟他打。

这个谋士是谁,史料没有记载。但,他说到了问题关键,也解决了问题。也可以说,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方案。

韩信能打,就不跟他打,跟他耗。虽说不能速胜,也不会速败。就像项羽能打,刘邦不跟他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