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7章龙且登场(1 / 2)

蒯通在韩信犹豫要不要攻齐的时候,站出来,献乱齐之策。其中,这两句话,说到韩信心里去。

1.刘邦没有下达,停止攻齐的命令。

2.一个将军,比不过书生。

韩信听了这句话,就做出攻打齐国的命令。这是韩信在刘邦彭城大战之后,献出的计策:北举燕、赵,东攻齐。

这也是韩信从栎阳率军东征,齐国,是五国(西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诸侯当中,最后一个攻打对象,也是最艰难打的诸侯。韩信靠一己之力,平定北方诸侯势力。

来看一下,韩信攻打齐国的第一仗:历下之战。

历下,西面是黄河,东面是泰山,背山面水,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它,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之中,是大禹时期,留下了这样几个字: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

帝辛(纣王)时又出现了一个名字:泺。

西周分封,叫泺邑,属于齐国。后来,被改名为历下。

大秦统一天下,称它为历下邑,属于济北郡。

历下,地形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它是丘陵和平原汇合交接,地势南高北地。

韩信兵力有限,又有大河阻挡,前面还有坚城,又有齐军重兵防守。想要打齐国,就要出奇制胜。

如果正面交锋,不一定能拿下历下。

这一仗,不好打,很难打。这也是韩信收集兵力,驻扎在平原一个多月,迟迟不动手的原因。

就在韩信苦恼,如何打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郦食其做通了齐国君臣的思想工作。

为了表示齐汉较好,齐国单方面做了一个举动:撤掉历下守军防备。

韩信见状,一条计策就诞生了:偷袭。

话说,韩信破代并赵,齐国高度关注,在历下驻扎大量有生军力。其中有两个人是这里的主将,被历史记住了名字。

一个叫华无伤,另一个叫田解。

由于史料残缺,对于华无伤、田解二人的基本信息,相当匮乏。简单说,只知道这二人的名字,其他一无所知。

这二人被派去阻挡汉军东进,驻军在历下。这说明,他们得到齐国君臣的信任,尤其是田横的信任。

按照,郦食其说得那样。齐地广阔,历经田氏三兄弟经营,人心思齐。再加上齐国地理环境好,背靠大海,面向黄河,中间还有泰山、丘陵,以及四条河流南北流向。

哪怕韩信再能打,拥兵数十万,要想在短时间内打下来是不可能了。而,郦食其说服齐国君臣的行动,给韩信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华无伤、田解等人接到齐王田广、齐相田横的命令,撤掉守备军。

韩信将计就计,派遣使者,慰劳河对岸的齐军。华无伤、田解见齐汉和好,也派遣使者,前去慰问汉军。

一来二去,齐汉双方都认为,不会打。

韩信趁着齐军不备,下达了一个作战命令,发动偷袭。于是,齐汉战争,第一仗爆发了:历下之战。

来看一下,历下之战基本信息。

时间:汉四年十月。

交战方:汉与齐。

双方主将:汉韩信,曹参;齐田解、华无伤。

战果:汉胜齐败。

趁着齐军没有防备,韩信发动突袭,取得了骄傲的战果。

韩信不仅击败齐军,还在黄河东岸下历城站稳脚跟。韩信能够取得成功,还是要感谢一个人:郦食其。

否则,以现在目前的状况,韩信想要赢得很轻松,要打上一个问号。

来看一下,这次伐齐作战,汉军名将阵营。

曹参、灌婴、傅宽等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人物,如陈武(棘蒲侯)、蔡寅(肥如侯)、赵将夜(深泽侯)、丁复(阳都侯)。

来看一下,被太史公记载取得骄傲战绩的人物:

灌婴。

俘虏车骑将军华无伤、将吏四十六人。

傅宽。

击齐,败齐将田解。

历下之战,也标志着齐、汉两国,走向对立面。一旦开战,不死不休。

韩信拿下历下后,又做了一个战略部署:奔袭临淄。

临淄,地势南高北低,并向东北倾斜,地处鲁西隆起的北部边缘。其中,淄河自南而北纵穿临淄,是一条天然的护城河,它发源于泰沂山脉及东南部的鲁山山脉。

临淄,建都时间早。无论是姜齐,还是田齐。临淄,都是东方大都市,也是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