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78章灌婴与韩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章灌婴与韩信(1 / 2)

刘邦听了张良下邑之谋,重新振作起来,立刻下达了四个任务:

1、派遣偏师,袭扰彭城,分散楚军注意力。

至于这个部将是谁,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从汉高祖功臣侯者列表,留下一个信息说这个人叫缯贺。

2、在梁鲁-丰-下邑-砀设置一道防线,阻挡项羽西进。梁地有彭越,任敖坚守丰,下邑、砀有吕泽。

3、让曹参、灌婴扫荡后方叛汉归楚势力,以雍丘为据点,设置第二道防线。

其中曹参表现很优秀,在外黄击败王武,在燕县击败程处,在衍氏击败柱天侯,在昆阳攻打羽婴,追击到叶邑。回军攻打武强,随即又打到荥阳。

4、建立第三道防线:巩-洛。

此外,刘邦退守荥阳,聚集逃亡的部将和谋士。刘邦没想到,他的部将和主力都得到保存,没有遭受重创,就连郦食其这位老年人都安然无恙。还有陈平、韩王信等将驻扎在广武。

彭城大战,刘邦输得一败涂地,出现了很多凄惨悲凉的场景。但,刘邦、其部将和主力还存在,他就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送来好消息。他就是留守栎阳的萧何。萧何也是刘邦能够扭转战局第四个人。

彭城战败,刘邦最缺乏两样东西:粮草和兵力。

萧何这个时候雪中送炭,从关中调来人马,又给刘邦补充军力。还为刘邦等人,送来大军需要的粮草。进而,让刘邦能够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不用退回关中。

第五个人很重要:韩信。

彭城之战后,以刘邦为首的诸侯联军,虽有五十六万,却被拥兵只有三万人马的项羽追着打。导致,刘邦拥有大好局面,顷刻间全线溃败。

项羽携带战神余威,以几千骑兵就能追着刘邦军几万人跑。

能够在溃败之中,组织一场反击战的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这个时候,韩信站了出来。

萧何送来粮草,新生军力。彭城战败溃逃将士,也在荥阳一带聚集。韩信收拢大批将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逃了,他就在这里与楚军开战。

刘邦从彭城-下邑-雍丘-荥阳,被项羽追着四处逃亡,狼狈不堪,也不想逃了。

项羽要打,那就打吧!

这时,楚军骑兵来了。

又一个人物站了出来,他就是灌婴。

刘邦见楚军铁骑,太过嚣张,立马做了一个决定,准备以骑兵与之正面对战。他就不相信,项羽铁骑,就战无不胜,横扫诸侯。

刘邦军中有骑兵,但,远没有项羽骑兵厉害。现在,他想要打,遇到一个问题:以谁为骑兵将。

刘邦身边有资格担任骑兵将领并不多,出色的人更少。其中有三个人很厉害,一个是傅宽,一个是丁复,一个是朱轸。

傅宽初为魏国五大夫,统领骑兵。刘邦定魏,西进伐秦。傅宽以魏国五大夫爵位骑将军官身份加入。曾率骑兵,追击秦将杨熊。跟随刘邦攻进汉中,升任右骑将。

丁复原为赵将,后在邺,加入刘邦军,行军至霸上,担任楼烦骑兵的将领。

朱轸以舍人身份为在沛加入刘邦,西进反秦,是骑兵队长。

其中,丁复与朱轸还有一次合作经历:率领骑兵千里奔袭,攻打翟国都城高奴,逼降翟王董翳。

可以说,这三个人有战功,加入刘邦阵营时间早,跟随刘邦西进亡秦,入汉中,定三秦。他们都有资格成为骑将人选。

可惜,刘邦要用人的时候,这三人都不在身边。

丁复归属吕泽,朱轸在关中,傅宽在北地郡。

最佳人选不在身边,为了应急,击溃楚军铁骑,刘邦想了一个办法:推举。

推举的意思是推选、荐举贤才。简单说,你能力不行,他能力不行,但,可以推举有能力的人出来。也可以说,刘邦临时想了一个主意,来解决目前的难题。这个主意,相当高明,被后世引用。

当然,推举的人,要有威望,且被低下的人认可。这也是被后世称为的一项民主:民众选举。

被推举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不在刘邦考虑范围。刘邦要考虑的只有一点:被推举的人,要有能力担任这个职务,替他解决问题。

很快推举结果出来,有两个人:一个叫李必,另一个叫骆甲。

史料对这两人身份记载,很模糊。只知道,这两个人有个身份,是亡秦骑士,擅长骑射。秦亡后,这两个人才加入刘邦阵营。现在的职业:骑兵校尉。

因为这两个人骑术不错,能打善战。所以,这一次推举出来的结果,就是他们两位。

刘邦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只要你有才,能够替他解决问题,刘邦都会选择用。这两位是大家推举出来的人选,刘邦没有任何犹豫,用。

刘邦拜这两个人为将,率领骑兵,与楚军开战。

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刘邦尚未开口,这两个人站出来反对。

按理说,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是很高兴,会激动说些感谢言语:比如感谢刘邦给了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他们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为刘邦效力,迎战楚军。

随后,表明态度:保证完成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