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35章章邯杀两王一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章邯杀两王一相(1 / 2)

秦二世二年六月,项梁兼并楚地反秦势力,拥护楚怀王之时。章邯围攻临济,开始了他的一个伟大作战计划:围点打援,彻底消灭中原反秦力量。

他要通过一战,消灭中原的火种,让这片大地,没有反秦的武装力量。这段时间的征战,章邯也累了。他不想转战各地,四处灭火。

他是一个出色的灭火员,但,也不能到处灭火。否则,火没熄灭,还把自己累得够呛。

聪明人是不会干这种费力,又没有效果的事。聪明人是会找到火源的根部,速战速决。

临济,就是章邯找到的一处火源。他也利用,这道火源,引出其他火种。章邯布下天罗地网,又抛出大量的诱饵,等待大鱼!

当齐楚诸侯联军来了,还来了齐王田儋,楚将项氏。章邯知道,他的计划成功了。但,他还是不敢大意。毕竟,大鱼不是那么好捕捉。唯有扑灭火源,他才能笑到最后。

大鱼来了,章邯决定收网。

此战若胜,捕捉到这些大鱼。中原反秦力量将会得到极大削弱。他也不用四处扑灭火苗。

章邯也将建立至高无上的功勋,他也将成为继王翦、蒙恬之后,又一位大秦名将。只要他打赢了诸侯联军,捕捉到这些大鱼。他的名字,将会留在大秦史册。

面对魏、齐、楚三国诸侯联军,组成强大的阵营。章邯一反常态,改变了原先的作战计划。

按照章邯原有的作战风格:他会速战速决,结束战斗。

破周文部是这样,攻破陈地也是这样,就连攻吕青还是这样。在章邯地词典里面,只有一个词:前进。

但,这里却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章邯面对诸侯联军,做了一个假动作:示弱。

随后,下达了一个作战命令:不得出战,主动后退三十里。

章邯的这种行为,不仅秦军很多人不理解,就连诸侯联军也摸不着头脑。

章邯,你不是想我们来吗?

我们来了,你怎么不打,就退了?

怎么,害怕我们!

秦军部将的想法也是这样:我们围而不攻,不就是为了等这一刻。不战而退,这太丢脸啦!

然,秦军是正规军,训练有素。主将说做什么,他们就要做什么。

章邯说打,他们才能打。

章邯说不打,他们就不能打。

章邯说前进,他们不能后退。

章邯说撤,他们不能反对。

章邯没有将自己的作战计划,告诉部将。反而写了一封信,让部将送去给诸侯联军。这段话被记录了下来,内容是这样说的:诸公远来,师老疲敝。章邯不忍趁人之危,故且退。请三日后再与诸公一决高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撤军,不是怕你们人多势众。我是体谅你们远道而来,太辛苦了。我不是趁人之危的那种人,先撤退。等你们休息好了,三日后,我们再一决高下。

从这封书信之中,看出了什么呢?

章邯替对方考虑,主动撤退。

其次,约好了开战的时间:三日后。

魏王咎、齐王田儋等人看了这封书信,认为章邯是害怕他们,不敢战,只能退。章邯害怕,却能说出这样有水平的话,实在是要竖个大拇指。

不愧是文化人啊!

撤退,还要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战场上,只有胜负。但,诸侯联军还是有少数人心下犯疑,这会不会是章邯的计策。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心生大意,再出奇制胜。

诸侯联军,派出几路人马去打探,才发现章邯是真的退兵。且,按照信中说的那样,退兵三十里。

魏王咎、齐王田儋得知,大喜不已。他们不会认为章邯是体谅联军远道而来的辛苦,而是错误的估计了自己战力,低估了章邯的实力。进而,他们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都说章邯如何厉害,也不过如此!

诸侯联军来了,章邯主动撤退。临济之围,没打,就解围。接下来,就是诸侯联军,坐在一起,商议如何合力击败章邯。

魏王咎是求助者,为了感谢远道而来的客人,好酒好肉是免不了。相互吹捧的话,也说了不少。

诸侯之间,相互吹捧,有点过头了。他们相信,凭借诸侯联军强大的军事力量,定能击败章邯。反秦大业,也能马到功成。此时,他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号角。

用几个字说:他们骄傲了!开始吹牛了!

他们的这些行为,也是章邯想要的效果。

随后,章邯亮出了他真正的姿态,他不是怕,而是以退为进,故意示弱。接下来,就是章邯的反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