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34章魏齐楚诸侯战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魏齐楚诸侯战秦(1 / 2)

薛地之会,项梁统一了楚国北地反秦人士的思想,开展了以六国后裔为主的第二次反秦运动,并确立了自己首领地位。

接近着,项梁做的一件事:将反秦事业,进行到底。

会,开完了,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后,项梁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一件事:如何处理景驹的部将。

项梁想了一个高明的方法:借刀杀人。

项梁借秦军这把刀,除掉景驹的拥护者。其中有两个代表人物:余樊君和朱鸡石。

话说,章邯别将司马枿屠相,抵达砀县,被刘邦、东阳宁君击败。章邯见状,又派人围剿楚北地势力。项梁抓住这个机会,派余樊君和朱鸡石出战。

余樊君战死,朱鸡石战败,逃亡胡陵。

项梁以战败为由,率军攻打胡陵,斩杀朱鸡石,清除景驹的势力。

然,刘邦却是另外的待遇。同样是拥护景驹的人,遭到的待遇不同。项梁为什么没有清算刘邦?

我想有以下原因:

刘邦自身有实力。

刘邦常年在泗水一带发展,在这片区域有发言权,还有一万军力。用现在的话说,刘邦是地头蛇。

其次,刘邦主动示弱。

项梁杀刘邦会给他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刘邦对项梁没有任何威胁。

刘邦出生和军事实力,都比不过项梁。也可以这样说,项梁有很多地方用得着刘邦,还不能杀。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章邯来了。

项梁当务之急,是要迎战秦军,保住果实,消化景驹的势力。

虽然不知道刘邦和项梁是如何打交道,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交易。但,刘邦去见项梁,赌赢了。

刘邦不仅保住了原有的果实,还像项梁借兵。项梁不仅借兵(五千将士),还给了刘邦将(十名五大夫级别的军官),这太让人匪夷所思。

莫非,项梁真的有这么好!是个好人?

三国时期,也出现了很多借兵现象,告诉我们一个信息:你要借,总要有理由吧!

或者,换一种方式问:我为什么要借兵给你!

孙策向袁术借兵回江东发展,送了玉玺。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是为了救援陶谦。刘备向曹操借兵,是为了消灭袁术。

刘邦借兵是为了夺回丰邑,理由是有了。

项梁为什么会借?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我想,其中定是有原因。或许是刘邦和项梁做了什么不为人知的交易。总之,刘邦参加完这场薛地会盟,他开始转好运。刘邦用这五千军力,第三次攻打丰邑。

这一次,他打赢了。

丰邑是刘邦心中过不去的一道坎,这一刻,坎,过去了。但,伤痕却永远留在了心中,不可磨灭。

这里有个问题?

刘邦打了丰邑三次,为何最后一次成功了?最认可的一种观点:项梁的精兵强将助阵。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魏国,被章邯盯上。

刘邦从项梁哪里借兵,魏国被章邯盯上。魏国国都临济被章邯围困,是真的没有军力救援。

雍齿见状,只能逃亡。

也可以说,章邯围魏,间接帮了刘邦一个忙,让他有机会攻破丰邑,一雪前耻。

那么,章邯为什么会盯上了魏国?

话说,章邯别将在栗县击败楚军,得出一个判断,那就是泗水一带的楚军是乌合之众,战力不强。暂时,可以放任不管,任其发展。

接下来章邯要按照死亡名单,剿灭叛逆。

章邯在想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将六国余孽一网打尽!

他组建刑徒,斩周文,败李归,杀田臧,灭蔡赐,攻邓说,破张贺,降李良,颠覆张楚政权,车裂宋留。

刚扑灭大火,又冒出苍头军吕青,攻克陈。

章邯扑灭吕青这团火苗,泗水郡、东海郡、会稽郡、薛郡、砀郡、魏地、齐地、燕地,到处都是火种。扑灭一处,又冒出一处。

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再加上秦二世给他的时间不多。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彻底扑灭火种,这个问题摆在章邯等人面前。最终,章邯将目标定在了一个地方:魏国国都临济。

他想的办法:围点打援。

这种战术,就是围住一座城,让山东六国诸侯联军来援,以逸待劳,一网打尽。

这种战术的好处:不用四处转战,疲于奔命。

但,有个问题?

他围住临济,其他人会来救吗?

章邯的直觉告诉他:他们会来。

章邯布下一张天罗地网,等到大鱼来了就收网。所以,项梁与景驹争,他作壁上观。当项梁拥立楚怀王,他派了别将前去试探。

结果:打赢了!

章邯坚定不移地执行原定计划:围点打援!

章邯按照原计划,用武力击败魏军,并铲除外围可以支援的势力,重兵围困临济,做出要强攻的假象。章邯要看看,到底有多少叛乱余孽,前来救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