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西汉那些事儿:草根皇帝刘邦> 第30章江东八千子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江东八千子弟(1 / 2)

刘邦投奔景驹,在路上遇到了张良。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张良认为刘邦是做大事的人,很他混,有前途。于是,做了一个决定:投奔刘邦。

张良不是一个人来,还带了一百多人。虽说是投奔,刘邦也没有把他当成下属使唤,相反是合伙人。刘邦也够大方,给了张良一个职业:厩将。

厩将是个官职,他的任务是负责车马后勤方面工作的将领。用现在的话说,是后勤部队。

刘邦与张良惺惺相惜,一见如故。张良带了很多人来投奔。刘邦就给他一个后勤当,这说不过去。这说明一点,厩将,不只是管后勤,还有其他工作,至少他的等级应该不低,可以等同副相。

有了张良加入,刘邦很高兴。刘邦来到留,见到新楚政权,最关键的三个人物:一个是楚王景驹,一个大司马秦嘉,还有一个东阳宁君。

景驹很高兴,他刚被立为楚王,就有人来投靠他。虽然刘邦带来的人并不多,但,这足以说明他楚王身份合法,且被人认可。对于,景驹而言,认可他王位的正统性、合法性,比什么都重要。

秦嘉也很高兴,沛和留等地相隔不远。刘邦的事迹和影响力,秦嘉岂能不知晓。有了刘邦的加入,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时候他振臂一呼,犹如张楚政权那样扛起反对暴秦的旗帜。

东阳宁君这个人物,绝对是刘邦的一个贵人。刘邦投靠景驹,还和他一起并肩战斗。可惜的是这么重要的人物,没有明确记载,连他的生死也没有交代。

只知道刘邦投奔景驹,身边有一个人叫东阳宁君。这个人,很欣赏刘邦的才华。有种说法,东阳是个地名。或者说,是他的封地。有种观点认为这个人是陈婴。

总之,刘邦很开心,投靠了一个强大的靠山,还是景驹刚被立起来的时候前来投靠。

刘邦的名气早已经在沛、留等地传开。刘邦前来,景驹也不能大材小用,至少也会表现出一个信号:欢迎加入我的阵营。

为了表现出新政权充满活力,彰显博大的胸怀,景驹也要做点东西出来给别人看。他要让别人知道,他求贤若渴的态度,是个贤能的人。跟着他混,前途一片光明。

刘邦还没有得到好处,也没有享受到高官厚禄,一件事发生了。章邯亡了张楚政权,击败吕青,继续往北歼灭残余势力。

章邯认为残余楚军,翻不起大浪,也没当回事,把这个任务,交给别将司马枿。

这个司马枿是谁?与秦惠文王时期的司马错有什么关系,也没有记载。

只知道一件事,这个人的名字叫司马枿,他是章邯的别将,负责清理楚北的残余势力。司马枿不愧是章邯看重的人,他也很能打。他独率一军北上,打到泗水郡治府相。

他干了一件事:屠相。

这两个字说明,司马枿很能打,也说明他很残忍。

司马枿屠相,引兵来到砀县。景驹称王,太过招摇,也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景驹派了两个人前去迎战:东阳宁君和刘邦。

刘邦刚加入景驹政权,就接到出征的任务,还是和拥立景驹的东阳宁君一起,足以见得刘邦的地位并不低。

刘邦加入景驹,想要找到强大的靠山。结果,还没在靠山庇护下,做大做强,也没借兵攻丰邑,就遇到秦军来袭。刘邦没有拒绝这个任务,率领本部人马和东阳宁君的楚军,出战司马枿。

两军在萧县遭遇,展开大战。

结果:战局不利,刘邦和东阳宁君败退留。

刘邦和东阳宁君修整三日,补充粮草和军力之后,再次在砀开战。

此次作战,刘邦动用了手底下能打的人: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

有一个人表现出很英勇,他就是樊哙。作战勇猛,斩杀十五首级,被封为国大夫。

这次,刘邦动用了全部的力量,也取得了骄傲的成绩。不仅在正面战场,击败司马枿的秦军,还得到军卒六千。刘邦趁势攻击,攻打下邑。这一次,有一个人表现很优秀,他就是周勃。

砀之战,樊哙表现很英勇。下邑之战,周勃不想输给他,第一个登上城楼,被刘邦封为五大夫。又攻蒙、虞,取之。袭击章邯的战车骑兵,周勃又立了下等功。

曹参表现也不错,战砀县,取砀、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章邯车骑。

这几仗,打出了刘邦的自信心。

刘邦从秦二世正月,加入景驹阵营,短短的两个月时间,让他名声大振。不仅让他遇见张良,还让他战斗力得到飙升,从正面在砀东打赢了司马枿,攻破下邑等多个地方。

刘邦阵营还得到两个重量级别的人物:孔藂和陈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