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一道诏书(1 / 2)

秦始皇去世,赵高发动沙丘密谋。先骗胡亥,再诱李斯。按理说,胡亥年少,被老狐狸赵高玩弄掌中,这也能理解。为什么历经三十年宦海沉浮,屹立不倒,善于玩弄权术,精于算计的李斯,会被比他小二十多岁的赵高玩弄鼓掌之中。

这很难让人理解!

当看到太史公留下,沙丘密谋的资料时,这个问题,总让人想不明白。

丞相李斯斗不过中车府令赵高?

向来对秦始皇忠心耿耿的李斯,不但没有帮秦始皇完成最后一件事,反而变节。难道是李斯年老昏聩,不中用?

此时的李斯七十多岁,年老不假,但,头脑清晰,对时局把控也很明了。否则,当他听见秦始皇去世,为了避免引发国内动乱,他岂能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秘不发丧,封锁消息。

李斯选择和赵高合作,并不是因为他年老昏聩。只能说,人到了一定年纪,考虑的事情也不一样。

赵高选择胡亥,有自己的考虑。李斯选择胡亥,也有自己的考虑。李斯要的就是守住富贵,在秦朝政坛屹立不倒。

对于李斯变节的原因,有以下观点:

1、赵高从李斯弱点入手,进行有说。毕竟,扶苏尚儒与李斯崇法,两个人治国理念和政见不同。蒙恬这个人物很厉害,不仅有军功,还掌握三十万兵力。

2、李斯对自身、子孙未来的考虑。他想守住权力,得以善终。

3、胡亥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秦始皇将最优秀的长子,挤出权力中枢。悉心教导胡亥学业,巡游也带上他。善于琢磨人心的李斯,从这些事看到了什么?

当然,李斯和秦始皇常年打交道,对于扶苏之能,却没有被立为太子。其中,暗藏的原因,他是知晓的。或许,是因为扶苏的身份:楚人。

还有一个热议的话题,扶苏是李斯的女婿。李斯没选择女婿,反而选择胡亥?

对于这个热题,其实很好理解。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清明节给你上坟除草的人,一定是子孙,而不会是姑姑、女婿、外孙。

李斯把女儿嫁给扶苏,是出于政治联姻。李斯是政治家,他要做的事,是符合自身利益,符合家族利益。成熟的政治家,是不会参杂个人感情在里面。

当然,沙丘密谋,这么大的事情,胡亥年少是不错。但,他也是这场宫变的主角。没有他,赵高之谋,李斯之量,都会落空。

所以,赵高是中车府令,有皇帝玉玺;胡亥是皇子,又一同出巡;李斯是重臣、近臣,百官中有威望。这三人缺一不可,他们合作,才有了沙丘密谋。

这个密谋,直接改变了大秦王朝的命运走向。同时,一场对内的腥风血雨正在上演。

李斯、赵高、胡亥,达成同盟,他们做的第一件事:秘不发丧,封锁消息。

李斯、赵高是聪明人,办事能力超强,成功地封锁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他们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尸体发出的臭味。

这个问题,难不住,两位聪明的人。他们想了一个办法,用咸鱼臭味掩盖住尸体的臭味。

谁能想到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死后与咸鱼为伍。凄凉啊!真凄凉。真是印证了那句话,生前伟大又如何,死后还不是很凄凉。

接下来,李斯和赵高要考虑的一件事:继续巡游,还是结束巡游。

秦始皇制定了第五次巡游的路线:从咸阳-云梦-丹阳-钱塘-会稽上-琅琊-平原津-沙丘-井陉-九原-咸阳。

路没走完,秦始皇去世了。再走下去,没有意义。按照常人的逻辑,应该迅速结束巡游,返回咸阳,拥立胡亥继位。然,李斯和赵高,不是普通人,是这个时代,最顶尖聪明人。

他们没有按照平常人的逻辑出牌。二人合计,做了一个决定:继续巡游,抵达九原。

这样做,既可以营造一个假象,证明始皇帝还活着。同时,还能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剪除反对者。

路,继续走!

饭,继续吃!

奏章,继续看!

一切都如秦始皇还活着,有条无序地进行着。同时,一场看不见的风暴,开始席卷。一场,随着秦始皇去世后的权力争夺,正在上演。

沙丘,只是一个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