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孙吴演义> 第27章 火烧赤壁曹军败 激战荆地操回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火烧赤壁曹军败 激战荆地操回北(1 / 2)

书中系吴将黄盖署名,但见纸上写着:

“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当知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唯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志在择主,乞保吴民。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因事变化,效命在近。书不尽言。”

曹操看了又看,回环数次,方问吴使道:“汝由黄盖遣来,莫非诈降不成?”

吴使极言黄盖诚意,曹操又想黄盖来降,实是情理之中,便道:“黄盖如果愿降,当授高爵,我处不必答复,但烦汝口述便了。”

吴使自然归报,黄盖大喜,即转告周瑜,周瑜令黄盖预先筹备,待令乃发。

黄盖选得轻舸十艘,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预备燥荻枯柴,满载船中,灌以火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头上插青龙牙旗,船尾各系走舸。布置停当,帐下听候,只等周瑜号令。

周瑜却未敢遽发,只因隆冬时候,常有西北风,独少东南风,曹操军在北,非东南风如何纵火?所以迁延不决,特请诸葛亮密商。

诸葛亮素知天文,已料定冬至节边,有东南风,便起座道:“亮不才,颇能祈风,当为君借助一帆,可好么?”

周瑜大喜过望,便请诸葛亮择地设坛,自去祈祷。

过了一日一夜,就这年十一月十二日这天,晴空风暖,傍晚果然东南风渐起,及至午夜风急。

周瑜不胜诧异,使人视诸葛亮,诸葛亮已轻舟一叶,自往樊口,回见刘备去了。

于是周瑜即下令,悉众夜发。黄盖安排火船,使小卒再驰致书约曹操,说是今夜来降,但看船上有青龙幡,便是降船。又拔战船,使韩当随于黄盖船后接应。周瑜自与程普在大艨艟上督战,徐盛、丁奉为左右护卫,只留鲁肃和阚泽及众谋士守寨。

曹操得知黄盖来降,在大寨中,与众将商议,只等黄盖消息。军士忽报江东一只小船来到,说有黄盖密书。

曹操急唤入,其人呈上书。书中诉道:“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黄盖也。”

曹操大喜,俟至黄昏,亲率将佐出营,并与众将来水寨中大船上,眼巴巴的望黄盖来降。智谋如曹操,也为所愚,可见行军不易。

约阅片时,星光闪烁,月色迷蒙,江中刮起一阵大风,扑面生寒,侵人肌骨。曹操尚不以为意。

忽见对岸有许多军船,顺风前来,隐约有青龙旗飘动,曹操迎风开颜道:“黄盖果来降了!”

程昱、贾诩等在侧,齐声语曹操道:“来船甚众,不可不防,且东南风刮得利害,倘彼因风纵火,如何抵敌?”

曹操不禁省悟,已经迟了。传令各船将弁,小心戒备,且派巡船出探虚实。

黄盖以十艘并列向前,余船以次俱进,到了江的中心,举起火把并齐声道:“吾辈是来降的!”

曹军均出营立观,毫无戒备。

离曹军二里许,黄盖令各船同时放火,船皆一齐着火。霎时间火焰冲天,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烟焰涨天,飞埃绝烂,狂风卷火,烧及曹军各舰,军士连忙援救,已是无及。只见得火趁风威,风助火势,多只火船,撞入曹军水寨,烧了这船,延及那船,船又被铁环锁住,急切里无从奔避。再加上后来船只,乘风突入,接连放火,不但北船被毁,延烧及岸上营柴和芦苇,顷刻间,烟炎张天,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曹操号令才下达,那吴船已经驶近,曹军毫无尚未防备,故而吴军火船攻入,乱成一片。只见曹操军焦头烂额,扑通扑通的都投入水中,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曹操见不可支,还想从岸上逃走,幸亏张辽驾一小舟,上前救曹操,曹操得跳入舟中,如飞遁去。

黄盖从火光中瞧着,一穿绛红袍者下船,料是曹操,乃催船进,连忙追曹操。不防一箭飞来,此时风声正大,黄盖在火光中,那里听得弓弦响?正射中肩窝,翻身落水。

后面便是韩当水军,韩当正率冒烟突火来攻曹军水寨,忽听得士卒报道:“后梢舵上有一人,高叫将军表字。”韩当细听,但闻高叫“义公救我?”

韩当曰:“此黄公覆也!”急教救起。

见黄盖负箭着伤,咬出箭杆,箭头陷在肉内。韩当急为脱去湿衣,用刀剜出箭头,扯旗束之,脱自己战袍与黄盖穿了,先令别船送回大营医治。

原来黄盖深知水性,故大寒之时,和甲堕江,也能逃得性命。

韩当代黄盖追曹操,曹操部下尚有残舰,随曹操遁走。哪知吴大都周瑜等指挥轻锐船只,随继其后,雷鼓大进。曹操军十死七八,余亦多半受伤。

赤壁山成火焰国,扬子江作死人堆,曹操在水路中,逃了数十里,方敢登岸。曹操见陆寨也难保守,又加兵将病甚多,曹操不敢再战,更不可久留,于是下令自焚余船,以免船资敌,引军退走。

他在百忙中寻了一匹快马,扳鞍上坐,向北急奔。周瑜在谋划水战的同时,派兵在乌林一侧登陆,吴兵上岸紧追,还亏曹操部下诸将陆续赶到,保护曹操身,且战且走。

曹操兵虽多,但前战主是水军,属于水战。水军打仗是在江面,江面本就方圆有限,江上水战人多何用?再经黄盖的火攻,曹军兵败如山倒。后战虽在乌林,属于陆战,但曹军中士气低落,且大多数还带病疫,曹军败局可想而知。

刘备见曹军已败,也自蜀山(湖北汉阳西)向乌林进发,遣到关、张、赵诸将,沿路追截,孙刘二军在曹操败退之时,形成共追击之势。

曹操被迫西走,孙权军紧追其后。刘备军也自今湖北仙桃市境急向西南方向行进,予以截击,孙刘二军竟将曹操军围困。

曹军杀开一重,又是一重,等到重围杀透,东方已明,检点残兵,不过数千骑了。

曹操拟奔南郡,后退到了华容道,就华容道小路进行,较为近便南郡。偏偏在此时,疾风未息,暴雨又来,一阵淋沥,害得曹操等拖水带泥,不堪狼狈,路上泥淤马足,壅滞难行。

曹操令羸兵负草填堑,骑乃得过。羸兵已尽疲乏,等到堑坑填满,不能再进,往往卧倒道旁。曹操等只恐追兵又至,跃马前奔,也不管羸兵死活,蹀躞过去。幸得张辽、许褚等接应,才脱险。

曹操费了好多时才至南郡,曹军兼以疾病,死者大半,兵已寥寥无几了。

曹操仰天长叹道:“今日若郭奉孝(郭嘉字)犹存,当不使孤至此!”说着复大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诸将佐统皆惭沮,勉强安息一宵。

曹操既败,又恐后方不稳,越日由曹操升帐,命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留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出守襄阳,布置已毕,乃下坐跨马,自率残部回许都。

这一番赤壁鏖兵,若非孙刘合力,周瑜诸葛亮并智,哪里杀得过曹操军?可见得曹操军一熸,乃有吴、蜀,虽曰天命,亦赖人谋。

周瑜,刘备水陆并进,追赶曹操,直至南郡(治江陵)城下。得知曹操北还,仍引与曹仁夹江相持,曹仁固守勿战,周瑜亦未便急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