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大元倚天> 元朝那些事儿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元朝那些事儿4(2 / 2)

蒙古马的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比如,1241年冬季,速不台的主力骑兵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突然出现在多瑙河流域的格兰城下时,仅仅用了3天的时间!而布满积雪的两地的距离有3百多公里,且多是无路的山地。

中原的新式武器——蒙古人使用的发石车、火箭等,原是中原各个王朝用来守备坚固的城防抵御蒙古军队的。但蒙古军队掌握此类装备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威力惊人,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具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

在欧洲战场,常有这样的情形:那些炸响在空中的巨大火团还没有完全攻破城墙,守军就已在惊恐中瘫倒在地,进而失去战斗意志开始弃城逃亡了。

蒙古骑兵的各种装备——因为蒙古骑兵从未像欧洲一样对兵种的武器进行严格的分工,他们的武器也不像欧洲军队使用的武器那样笨重,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各种武器,使得他们可以随时完成不同的任务。

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短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粗大坚固,需大约80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剧《马可.波罗》中有他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它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等,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简直匪夷所思,并且防不胜防。蒙古骑兵的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远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此外,不会像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为难以忍受的酷刑。

蒙古军人的训练、忍耐力和其军事化的特殊社会组织

蒙古军队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从小就是战士。

他们在马背上长大,从小的玩具就是弓箭,成年的时候就自然成为职业军人。由于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具有极为坚忍的性格,对物质条件几乎从不讲求,将爬冰卧雪视为家常便饭,远距离跋涉更是习以为常。

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很轻。蒙古军人拥有东西方农耕民族所没有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和中国被抓来的百姓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军事化道路。

为了训练出最好的军队,蒙古人三四岁的孩子就被投入专门的军事训练部门进行军事学习。他们都要接受严格的骑马、射箭的训练。长大后,这些从小训练出来的孩子组成的骑兵部队,战斗的素质和技能极为惊人。

他们在马背上,无论冲锋还是快速撤退都能准确地射击敌人,换言之,所有的普通士兵都是李广那样的神射手。这一点,他们几乎所有的异族敌人都无法做到。这也是欧洲军队在没有给予蒙古骑兵杀伤的时候自己就遭到重大伤亡的原因。

蒙古人建立了与战争相适应的社会组织。

蒙古各部落的首领既是生活生产的管理组织者,又是军事行动的指挥者,对外发动战争时,可以全民动员,全民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作战行动。如对花剌子模国的长期围困,就是全民参与:他们在城下放牧生活,维持军队持续不断的攻击力,直到城池被攻克。

附:绍约河战役

1241年,速不台和拔都分别率领两支蒙古大军进攻东欧,他们强行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准备于匈牙利平原会师。

在两支部队遥远的侧翼还有两支小规模的骑兵部队,他们沿途横扫波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掩护主力部队。

匈牙利判明对岸是“蒙古主力”后,迅速抢占了一个巨大的桥头堡,又在河西岸用大量的马车连成坚固的兵营,等待蒙古军队的攻击。

蒙古军队在后续的工兵到达后,立即在黎明用威力巨大的抛石车和火箭向守卫桥头堡的匈牙利军队进攻,守备部队在前所未见的强大攻击下瞬间溃败,蒙古骑兵迅速穿桥而过,向刚刚醒来的匈牙利军队主力发起攻击。

当匈牙利人满怀信心地列队杀向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蒙古军队时,很快发现这并不是主力!

此时,蒙古人由3个骑兵纵队组成的的主攻军队在近百里远的南方,早已乘夜渡过冰冷的河水,从背后杀向匈牙利军队!

魂飞魄散的匈牙利军队立即撤回坚固的兵营死死防守。

蒙古人的工兵向兵营里发射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产生强烈的毒烟)、燃烧油。这些攻击武器大多为西方军队首次见到,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一些绝望中的匈军士兵发现其西侧有一缺口,于是夺路冲了出去。为了跑得快些,他们丢弃了手中的武器和身上的盔甲。但是,身着轻装的蒙古军队,速度和耐力远远高于逃跑者,他们不停顿地换马并用马刀、短斧、狼牙棒猛砍精疲力竭的匈军士兵。

在绍约河战役中,匈牙利军队阵亡7万余人。

蒙古军迅速攻克了佩斯城。绍约河战役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而这10万匈牙利大军,是当时欧洲最精锐的军队。

蒙古军队在东欧平原势如破竹,震动了罗马教廷和西欧诸国,整个欧洲都为蒙古军队下一步的进攻而惊慌失措。

但是,1242年初,正当蒙古军队像沉默的狼群一样逼近维也纳的时候,惊恐而绝望的欧洲人发现,蒙古军队居然撤退了,后来才得知,是蒙古大汗窝阔台(成吉思汗的3儿子)病逝了。真是谢天谢地!

按照蒙古人的习俗,大汗病逝,蒙古在外面的所有男人必须回草原参加忽勒里台(大会),推举出新的大汗。

窝阔台不合时宜的去世,救了欧洲人一命,不然,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蒙古军队靠着部队的高度机动性,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

由于欧洲军队从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很久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另外,因为欧洲军队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

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是冷兵器时代最为悬殊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