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天川卷> 数声风笛离亭晚(二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数声风笛离亭晚(二十)(1 / 1)

偌大北荒,莽莽桓山。如今于北荒西南为最强的桓室王庭,就在这座桓山山脚下。南边的雁落城,鲜于地,乐浪地,全部都是桓室王庭的疆域。而过往千年之间,自西荒混战之后,一直与长安城,与云川城相对峙的,就是盘踞于北荒西南部的桓室王庭。

而那个为桓室王庭谋划千年,也为北荒谋划千年的尹正明,就是在剑南决战之后,孤身一人离开长安城,来到北荒桓山,故地重游了一遍,尔后那位雄才大略的桓室汗王便与他相见,觉得尹正明无愧于当世大才,便邀尹正明留下,当那桓室王庭的国师大人。在此之前,桓室王庭是从没有过国师一职的。那位汗王,等同于为尹正明一人,给整个桓室的朝堂强加了一个重权在手的高官。尹正明成为了桓室王庭的国师之后不久,玉阳便发动了又一次征伐北荒桓室的第二场大战,也是玉阳三征中的第二次征战。那次大战,是那个因为种种缘故未能与玉阳一起前来北荒桓山的城主来到长安城之后第一次大发雷霆,而玉阳也身死在桓山山南。只论玉阳第二次征北荒,双方都只能算是徒劳无功。玉阳骑惨胜于桓室,却是以玉阳的战死山南为代价。而整个桓室也不好受,虽然玉阳战死,出征的玉阳骑身死不少,但是桓室也受到重创,以至于吕沉星再伐桓室的时候,整个桓室措手不及,损失之惨重,比及玉阳第一次征北荒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那一战,却也让尹正明从此坐稳桓室国师一职。在尹正明之前,西荒混战之后,历次都是长安城率兵北上,誓报当年大墨王朝山河破碎,民生流离之仇,也数度大破桓室铁骑。而在玉阳身死北荒之前,桓室王庭常被尹氏私军与玉关守将大败。在玉阳第二次征伐北荒之时,统领桓室铁骑与玉阳,以及后来的玉阳骑相对抗的,便是尹正明。此战,虽然桓室不能算胜,然而一来玉阳骑战损太大,足以称得上两败俱伤,二来,玉阳身死,其意义之大,不次于如今毁掉九剑军之中的一军,整个桓室都不再怀疑尹正明的能力,因为在尹正明之前,整个桓室都觉得玉阳以及玉阳手下铁骑已然成了两座天下中仅次于尹氏私军的一支铁骑,不可战胜。更之后,尹正明以自己的手段,与那位汗王的支持,一步一步,最终真正意义上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独揽。

而关于桓室汗王对于这位曾经的敌人,如今的辅政重臣,态度也一直十分微妙。对于这位才能通天的国师,虽然在大多数的时间内,都是支持的,然而只要尹正明稍有不如其意的建议,从不会被采纳,无一例外。而尹正明虽手握半数军权,其南下之策略,却从不会被采纳。只有吕沉星数次北上,承玉阳之遗志,北征桓室的时候,才会从尹正明之策略,用尹正明以防玉阳骑。就连尹正明那个名叫墨伊的贴身婢女,都是桓室汗王亲赐,意义之明显,一想便知。尹正明也知其意。但是自剑南决战之后,他便一直在桓室,当一个好似治世之臣的国之栋梁。

对于尹正明这种无疑为认贼作父的行为,除了长安城之外,洛阳城的老城主,那位在西荒混战中力守洛阳的老前辈,连同云川城第一任城主李云川,甚至还有南边梦泽,平羌江门的人,都曾身入北荒,劝过尹正明不要玩火自焚。而长安城内,玉阳骑与玉关众人仍放不下玉阳身死之仇,剑关与剑南道则是没有任何办法,因为真正能在尹正明叛逃北荒一事上说话的人,从来没有开口。而长安城内其余之人,又实在无法在这件事情上说些什么,更何况当年在剑南决战之前,无论是在城主与玉阳一边,还是站在尹家一半私军身边,都好似不对,也对不起那次决战中阵亡的将士。长此以往,长安城内所有人对于尹正明的态度,从来只有除之而后快。这之中,尤以玉阳骑的态度最为明了,甚至不惜代价都要杀入桓山,从此报当年桓山山南之仇。

这位誉满他乡,却在故乡中恶名昭彰,被千年以来争议不断地国师大人,不喜欢住在桓山山脚下那座王庭,独独喜欢住在桓山山腰处那座被他一手建成的小亭子里。每次桓室王庭朝议,大半可能,尹正明都是在那座小亭子附近的阁楼中“养病”。久而久之,几乎所有人都笑称他为“久病国师”,对于此事,,桓室汗王好似并不在意,反而多次嘱咐尹正明要专心养病,许多对国家重要的事情,也可以等病养好了再处理。实在不行,朝中百位重臣,难道还不能帮你处理一下?

关于这位国师,一个最大的疑惑便是他会熬到什么时候。从西荒混战以来,长安五杰一个又一个过世,到如今只剩下钱乙。而历代长安城内的豪杰,也都作古,尹正明依旧活在北荒。不久之前那位天下难逢敌手的城主客死他乡,这个与他作对了千年,却早就知道不是其对手的国师大人仍旧还在。不久之前林正均也病死长安城……

尹正明生来便没有聪颖的天赋,在修道一路上,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他的哥哥却硬将他的修为提升到中境圆满。后来长安城的老城主收他为徒,不久之后他便步入长生境。可是长生境名虽长生,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在此境界内长生?更何况是尹正明这种本来便长生无望之人。

可是他却实实在在活过了千年岁月。千年岁月里,多少人都已经作古。云川城内的李云川数百年前就葬于夏关不远处,西荒南域之中数个的王朝都已经换过不少帝王,西荒中部更是常常风起云涌。

甚至于如今都有人在猜测,尹正明会不会熬过钱乙,熬过尹无欢,熬过吕沉星,甚至熬过倾望。尹正明治世之才人尽皆知,而各种谋略又在千年来的征伐与反征伐,以及两座天下之间的明争暗斗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前任城主忽然逝去,新任城主倾望刚刚上任的今天,对于长安城来说,一个仇视长安城,还身居北荒桓室王庭高位,又极善谋略与算计的尹正明,实在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人。再加上自从西荒混战之后,北荒一直不忘虎视长安城,一直想要将如今的长安城变成长驱直入,进入西荒的第一程。

所以吕沉星才会说,长安城可以没有他吕沉星,可以没有尹无欢,可以没有钱乙与林正均,甚至也可以没有九剑军,玉阳骑,没有剑关与玉关,但是独独不能没有那位城主。可惜就算如此,当年的山南叛乱仍旧发生了。不光如此,在那场山南叛乱发生的时候,许多人都觉得那算是除去盗窃长安之蠹贼,也因此,从山南叛乱开始时,便有咸阳道,剑南道与夔关,萧关立刻便响应。后来长安六道八关大半支持叛乱,仅有少数支持当时并不被看好的城主,这之中又有大半都是被玉阳苦苦求来的。若是当年没有玉阳,甚至有可能叛乱根本不会发生,因为当年支持那个外人当城主的,除了玉阳,人数寥寥,大多还都是位卑言轻之人。

但是那个尹正明,纵然非议不断,纵然留在史册上千万年骂名,可是他终究是如今的长安城不得不头疼的人。

所以所有人都不了解,当年名动万里的尹氏双杰之一,一心为长安,也一生为长安的尹无欢,为何从始至终都只当做从来没有尹正明出逃长安,身在北荒一事,就像它从未发生过,尹正明依旧还在山南一般?难不成尹无欢只是在自欺欺人?可能么?

那是千年之前长安城内年轻一代的领头人,是放到如今甚至能将城主之位从倾望手中夺取,当年也是最负盛名的尹无欢,事实上若不是前任城主毫无征兆出现在长安城,又毫无征兆成为了城主,尹无欢是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任城主的人,最少也是之一。而其余人,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另一位尹氏双杰之一。

北地第一豪族,自长安城初立的时候,它便与这座城,与城下的辖境,六道八关的命运相连接着。可是这样一个豪族,却因为当年一场山南叛乱,从此只能自困于剑南道一道之内,最多只能加上一座剑关。世事浮沉,造化也弄人。

明明所有人都尽力了,剑南尹家却差一点四分五裂;明明当年长安城内拥有如此多的豪杰,却处于最危难的时刻;明明无论如何长安城,以及长安城中的诸多豪族,以及更多的平民百姓,都不该遭此劫难,却在命运之中在劫难逃。

到最后,山南叛乱,以尹正明的叛逃为结束。而之后玉阳骑与北荒的更多恩恩怨怨,也以尹正明叛逃为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