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天川卷> 数声风笛离亭晚(十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数声风笛离亭晚(十九)(1 / 2)

车马过龙山,明昔便再度见到曾经有些陌生的天下。广阔南荒,只论疆域,比及东荒与西荒都要大上不少。整座四荒,也只有北荒能比南荒更加广袤。天地广阔,西方隔龙山而与西荒相接。东面便是那座久负盛名的东荒,以及自史前便伫立在东荒的五座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与中城。南荒自古多魔修,却只是相比于其余三座天下。在东荒,自斜心之后,魔修遁迹,少有出没。北荒自古多妖族,修行路以成妖为主。而西边的西荒,剑修如云,剑仙纵横各地山河,意气风发。而南荒,事实上魔修数目相对于其余修士,也并不算多。但是南荒是魔修最适合的地方,所以自古以来,南荒便成为修魔路的名字。

明昔向外面望去。上次去西荒走得急,好多事情都不了解。听说在这南荒,魔修对于斜心爷爷可有着许多意见。所以师父便要求自己敛着点性子。别不小心便透露了身份,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若不是要来接王流,明昔与江月应该不会来这里的,至少不会是这么快。事实上明昔也可以不来,但是她自己不想老老实实呆在东海海边,有事没事都只能与那片大海双目相对。再加上古剑凉秋,那时候还不知道这所谓的破境机缘是什么。现在看来当然最好是让师父自己来西荒,取了古剑,交给自己便行。但是明昔不想这样。

东山秀丽风景确实独异于其余高山,造化钟神秀。可是在东城,整日只需向西边望去,便是那座巍峨高山。看得多了,总归还是觉得有些无趣。在西荒见过洮河两岸杨柳不绝,看过龙山层峦叠嶂,深林人不知,明月当空。之前来南荒的时候,还见过高峻以蔽日的西山,一山一石,挺拔雄丽。其实说到底,还是明昔不想一直困在东城一座城里。天大地大,总不能到老死都只在一处地方活到死吧?

所以尹无欢还真的是可怜呢,为了身上的重担,不得已千年来都只能在剑墓里,守着那么一座葬剑之墓。北边还有个不知好歹的,整天想的就是毁了剑墓与玉关。

想到玉关,明昔便轻轻叹气。本来按照计划,江月会带着王流与明昔,继续西行,直到那处千里碛地。听说那千里流沙,绵延到极远处,一望都望不到边际。就像春归时候的农家麦田,一片绿色,却不见尽头。只不过西边流沙千里,却都是漫漫黄沙,冷冷凄风。直到玉关关外,江月便会带着王流与明昔在那里祭祖,就像在东山祭祖与太山祭祖一般,只不过西荒毕竟远,一切祭礼都会从简。

想不到师父竟然直接略去了,连从简都不顾,直接将一切都简去了。明昔当然也知道原因,毕竟形势真的不太允许江月再西行。北边有个坏蛋,整天想着的就是怎么对付师父和王叔叔,若不是师父不太愿意计较,王叔叔也不太愿意计较,还能留他活到现在?

那位王叔叔啊,本来应该是东城的城主,甚至还应该是东海巡按,身兼两职。只是他很早便说,不想当那东城的巡按,最多当个挂名的城主。谁想到最后连一介挂名城主都不愿意当?而他早些年为祭祖而行流沙,遇到了玉阳。于西荒长安城而言或许是一件足够津津乐道百千年的乐事,可是也正是因为那次相逢,后来王叔叔被留在长安城,一留,便是千年之久。明昔不想对这件事情作些议论,毕竟这是王叔叔自己的选择。只是明昔实在无法留有对长安,尤其是剑南尹家的好感,而这,也是许多东城之人的意见。

东城觉得长安城最不对的一点,是在那场山南叛乱前后,长安城那些位高权重之人,以及那些位卑权微之人,对那次叛乱的意见。

除了玉阳在内的少部分人,大多数人都觉得那根本不算是叛乱,而是除去篡权者。从王叔叔留在长安城,一直到如今,一直都是咸阳道守的李今则便意见鲜明,直言无讳,觉得王叔叔就应该回到东城,当东城一城之主,从此莫要再插手长安之事。而在剑南决战之后,几乎所有人都闭嘴了,只当剑南决战之前自己什么话都没有说过。

唯一一个还算值得王叔叔如此付出的,就只有玉阳了。在那场山南叛乱中,玉阳一直在支持王叔叔,玉关守将也一直都是站在王叔叔一边。只是讽刺的是,若是没有玉阳,王叔叔不会留在长安城,只会早早回到东城。到时候是留在东山修道,或者在东城当那一城之主,从此都与长安城无缘。而玉阳身死北荒之后,吕沉星又接下玉阳的担子,只身挑起玉关的重担,率领玉阳骑与北荒对峙。

东城之中,也并非没有人对那个与王叔叔交友的玉阳有成见。只不过他终究还算是王叔叔的朋友,又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王叔叔的事情。那场山南叛乱,本来也非意料之中。依照常理,本不应该发生,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而之后玉阳的做法,也不愧是一个真朋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