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线索(2 / 2)

常山王回答:“杨愔为太子少傅,扶植太子是他分内之事。”

襄城王担心几人的谈论被人听去,委婉提醒道:“政务繁忙,快回府衙吧。”

三人途遇国子学生,国子学生们自然想与三位殿下亲近。常山王与长广王皆欲回避,惟襄城王无任何顾忌般与诸国子学生畅聊了一番。

前朝的事很快就能传入后宫,皇后听到太子监国之事,心生忧虑,太子并非一出生就在帝王之家,刚成为太子不过月余,还是个会哭泣的孩童,怎能担起监国之重任。在别人看来,让太子监国,是皇帝与群臣对太子的厚爱,皇后应该欢喜。

夜晚,皇帝入中宫就寝,与皇后提及去晋阳之事,并问她的意见带哪些嫔御去晋阳。皇后以为宫中嫔御皆出自旧宅,人数不多,都带上也无妨,何况皇太后在晋阳,理应都去拜望。

皇后如此建议,既便于监视她们的言行,又让皇帝觉得自己大度,还能向皇太后表孝心,也如了诸嫔御之愿,皆大欢喜。

天儿渐冷,皇帝为免太子来往东宫与前朝之苦,决定去晋阳后让太子入居凉风堂,亦方便群臣奏事。皇后十分感动,道:“殷儿有陛下这样慈爱的父亲必感佩于心。”

段昭仪听到去晋阳之事,心中甚是不悦,自入邺城,只觉处处新鲜,不再思想他处,试探着问皇帝能否不随御驾去晋阳。皇帝若不是恍惚间想起幼时父亲让他去战场,段氏试探着问他能否不去那刀剑无眼之地的情景,怕是会免不了怒斥她一番。段氏看出了皇帝不悦,未再多语,只道:“谨遵陛下政令!”

前朝后宫都在为去晋阳的事忙碌,途中所经驿站皆为从前霸府所修,此次御驾跟随人员众多,原有驿站难以满足需求,亦来不及临时扩建,有司命人沿路征用客栈,并连夜赶工将客栈重新装饰了一番。有人将此事上奏皇帝,皇帝大怒,因是常山王所辖之事,若追根究源,常山王亦不免受罚。国家初立,若此时处罚朝廷大员,更易生变,此事可大可小,皇帝只好密诏有司,停止一切奢华装修,口谕责罚。

御驾起程的前一天,段昭仪宫中请了御医,诊断后方知段昭仪怀了身孕,不宜长途跋涉,为保龙子万全,只得请旨留在邺城修养。此乃大喜之事,皇帝自然应允。

御驾离开后,太子入居凉风堂。

长广王至凉风堂,见一切井然有序,太子亦没有因住所的改变而不适,甚是欣慰,让随从赏了些钱财,宫人皆至院中领赏。他借机询问李昌仪:“吉金锁从何而来?你还知道些什么?”

李昌仪似乎已经预料到长广王会如此,妩媚道:“你应该问谁的吉金锁。”

“谁?”

“我不知,你自己去查。”

两人压低声音,一问一答,出乎意料地干脆利落。

“你到底是谁?”

“我是李昌仪。”

“我知道你叫李昌仪。你受何人指使,为何将吉金锁交给我?”

“没人指使我,只是吉金锁太烫手,我要找人接着。”

“你确定我会悄无声息地接住这个吉金锁?”

“我自是不会看错人。”

因在凉风堂,长广王不便继续追问下去,有人进殿内,两人便装作方才什么都没发生,像往日一样吩咐李昌仪全心伺候太子,不可有任何差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