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线索(1 / 2)

太子患病那日,东宫就更换了一批奴婢。长广王一一查阅了东宫宫人的身份,文档之上并无不妥之处,唯有一个叫“李昌仪”的宫人引起了长广王的注意。从前在霸府之时就听说过此人,为赵郡李氏,聪慧美艳,本是刺史高慎的妻子,后因高慎叛降西魏获罪,长兄高澄怜香惜玉将她纳为妾室而得以保全性命与富贵。高澄被刺杀后,她便被收入宫中,因与皇后同祖而受到皇后格外优待。不仅如此,皇太后亦十分喜爱她,如今被放置在东宫。

太子见到长广王,飞身拥入长广王怀中,欢呼着:“阿叔,阿叔来陪我玩耍。”

长广王抱起太子,满眼溺爱,问道:“这几日身子可清爽了?”

太子欢悦道:“见到阿叔身子自然清爽了。”

皇帝的同母弟中,数长广王与太子最亲近。常山王、襄城王总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少与太子亲近。博陵王与太子年岁相差甚少,但两人相处时常不甚愉快,博陵王又整日像个孩童一般缠绕在皇太后身边,与太子有些生分。

李昌仪从长广王怀里接过太子,笑道:“太子殿下正念着长广殿下,长广殿下就来了,骨肉情深非寻常人能比。”

太子让长广王教他握槊,李昌仪在一旁观看,暗中相助太子,长广王看到亦装作未见,其后竟然演变成了长广王与李昌仪之间的游戏,两人相视一望便知对方心中有话,心思都已不在握槊上。

长广王离开时,李昌仪借机偷偷塞给他一物,走到隐蔽无人处打开竟是“六子同心”吉金锁。高欢薨逝不久,娄昭君梦见家中龙、鼠互斗,又想起怀孕时也梦到龙、鼠入怀,术士说她所生之子必有登帝位者,其他诸子亦封王拜相,但梦中龙、鼠互斗并非吉相,于是用远古之法熔铸了六把相同的“六子同心”吉金锁,无人可仿造,分别让娄昭君所生六子时刻随身佩戴,以锁定六人而永结同心。术士交付吉金锁时说了十六字:“兄弟同心,高氏永昌;兄弟异心,高氏速亡。”因涉及大逆不道之事,兄弟六人秘密佩戴吉金锁,术士也在铸造完六把吉金锁后驾鹤西去,世间惟有母亲与他兄弟六人知晓此事。如今李昌仪竟然将一把吉金锁塞给了自己,她是如何得到这把吉金锁的,这把吉金锁又是谁的?长广王甚是不解。

阴沉的天空下起了小雨,绵绵柔柔,将脚下的干土一点点浸湿,不久湿气就弥漫至整个世界。长广王对于天气的变化略感不适,加快脚步回到门下省府衙。侍奴取了新衣为长广王更换淋了雨的衣服,长广王只说“无妨”,并未更衣。直到傍晚回到宅中,长广王换了衣服,又把李昌仪给他的那把吉金锁安置妥当,心情才稍有舒缓。

夜幕渐深,烛光闪亮,白日里在府衙处理政务,夜间便十分疲劳,借着闪闪的灯光几欲睡去。宅中腹心将一个包裹严实的人引进室内,长广王让腹心退去,寝室内只有长广王与新来之人。长广王抬眼看着那人问道:“未想到你能答应来我这儿,数日不见,你可还好?”

那人躬身道:“安好。”

长广王听到如此简短的回答,心中莫名失落,冷淡道:“以后就陪伴在我身边,住在侧室,夜间出行办事,白日需寸步不离这里。这里是我的寝室,宅中人皆知晓宅中的规矩,不得靠近此处。你大可放心,不会有人知晓你的存在。”

那人躬身答“是!”她没有对长广王说出师父告诉她的另外一些话,心知师父慧通高僧将她送至长广王身边,必然经过了一番思量。慧通高僧告诫她的话一直环绕在她耳边:“人生在世,善因善果为良终。”

来长广王寝室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寒蝉寺的柳棠。

秋日的阴雨天气更显寒冷,长广王虚弱的身体对天气的变化格外敏感,竟有些扛不住秋日清寒,只好早早进入柔软暖和的衾绸之中,听着风雨入梦。

夜中,长广王突然惊梦。柳棠被长广王的呼喊声惊醒,迅速裹衣来到长广王床前,见他眉头紧皱却紧闭双眼便没有叫醒他,等到长广王慢慢放松表情后,柳棠才回到自己床上。

翌日清晨,未等长广王醒来,柳棠已清醒,安静地坐在床前。长广王醒来走进侧室,为缓和两人的紧张,问道:“‘柳棠’这个名字是你父亲赐予的吗?”

柳棠答:“是!”又解释道:“我出生那夜,家中海棠花苞突然全部绽放,父母以为十分吉祥之事,名字就取了海棠之‘棠’字。”

长广王与柳棠不过在寒蝉寺见了两次,私下让人打听了她的身世,一片空白,思来想去她是最适合利用之人。于长广王而言,白纸才能任由自己书写。

柳棠自小生长在寒蝉寺,跟随高僧学武,又时常随高僧四处游历,受到道家天师指点,得其精髓,除了慧通高僧外,无人知晓柳棠真正的功力,她夜间行走如隐形人一般无影无踪,无人能发觉。这也是长广王将柳棠引入自己寝室的又一缘由。

长广王临走前调侃柳棠道:“你穿着俗衣更显俊俏。”

柳棠突然不知如何回答,只低着头不敢抬起。

皇帝自受禅以来一直在邺城,如今邺城一切事务皆进入正轨,高家起家和重兵所在地晋阳仰赖皇太后治理,皇帝十分担忧老母亲劳苦,于是与朝臣商议入晋阳,定于九月起驾。皇帝离开邺城,必须有一个辅国之人主持邺城事务,从前长兄高澄居晋阳时,邺城政务皆委于年岁最大的弟弟高洋,也就是如今的皇帝。常山王自以为在皇帝的几个同胞弟中数他年岁最大,因此辅国之事应会委任与他,却未想杨愔、高德政等人推举太子监国,燕子献、可朱浑天和、邢卲、李浑等人附和,一些老臣也无异议,最终决定让太子监国。

朝议结束,众臣各自回府衙处理政务,常山王与襄城王、长广王走在一处,长广王忍不住道:“太子只是个五岁的孩童,杨愔举荐太子监国,何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