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 八、孰为螳螂、孰为黄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孰为螳螂、孰为黄雀?(1 / 2)

一直以来,少林都被当作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是正教的领袖,是光明力量的旗帜,是一切正义军团的强大后援。这是江湖中妇孺皆知的常识。

光环太多太耀眼,就会将基本常识都遮掩掉。就如五十年前,全国上下疯狂膜拜某个人造的神灵,以至于到了1976年他老人家逝世的时候,有为数众多的人表示无法接受,神怎么可能会死呢?万岁万岁万万岁啊!啊,原来他也只是个人呐!关于少林也是如此。很少有人意识到,少林再伟大也只是个江湖门派,而只要是江湖门派就会有门户私心。

而且如果仔细追究武林历史,就会发现,所谓“少林是正教领袖”根本就是个错觉。江湖诸色人等中,维护正义最纯粹最理想主义的是那些单干的游侠;其次是帮会,如丐帮、明教;再次才轮到门派,而门派之中,又以少林最为明哲保身,从北魏时期到清初,少林与历朝历代的执政者保持着不算太差的关系,在江湖内讧中少林还显得比较踊跃,但在民族大义国家危亡的时刻,少林的立场就显得有点暧昧,南宋末年大散关英雄大会、襄阳武林大会,三教九流都有参与,但何曾见少林和尚的身影?

明代之前,并没有“少林是正教领袖”这个说法,全真、丐帮、明教在江湖中的号召力都远在少林之上,后来全真教毁于蒙古人的围攻,丐帮的精英与襄阳城共存亡,明教出了朱元璋这么一个白眼狼。所谓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理想主义者易死,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世故是世故者的护身符。少林和尚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出家人六根清净,不理会俗世些许事。”等英雄们都死尽之后,矬子里面拔将军,苟且者成为新的巨人,少林这才成为正教的领袖。

这段历史说明一件事:少林历来都是将门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从北魏建寺开始算起,迄止《笑傲江湖》时期,少林寺已经一千两百年高龄,这在云谲波诡的江湖中绝对是个异数。如果真有老树千年成妖之说,少室山上肯定妖气冲天,一个和尚都别想成佛。

少室山上的老树并没有成妖,但是这一千两百年沉淀下来的武学宝藏与生存智慧使得少室山上的和尚们不仅有妖怪那样的身手,还有像妖怪那样的深沉心机,这是少林的软实力,江湖上无人能敌。

如果把江湖上各门派比作人,少林无疑就是其中资格最老的老人。有谚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历来被视为是有智慧的。所谓的智慧是什么呢?除了眼光深一点、计谋长一点,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更深刻了一点。

子也曾经曰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说人越老越明白自己有几斤几量,什么事能干成,什么事不能干成,心里都有了数,聪明的老人从而专心于能干的事情,修练到“从心所欲”的程度。

少林也是这样,在这漫长的一千多年里,它已经明白一统江湖这种事情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任何人产生这样的野心,都将是灾难的萌芽。它也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做为一个江湖最大门派立足于世,它专心去做了,并且做得非常好。

千余年来江湖上风风雨雨,像明教、魔教这样的盛极一时的教派不知凡几,它们朝气蓬勃有理想,具有侵略与扩张的本能。在短时间内,它们的风头可能盖过少林,历史最终会证明它们只是一朵朵浪花,而少林则是海中的磐石,浪花最终会死在沙滩上,而磐石屹立千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