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大国重工> 第一百九十三章 培养能当师傅的工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三章 培养能当师傅的工人(1 / 2)

小冯,你算是把我给坑了,让我到这个鸟不拉屎地方来当孩子王。

京郊,一处略显破败工厂院落里,薛暮苍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冯啸辰说道。在他们身后,停着冯啸辰从林北重机采购站借来那辆吉普车,他们俩刚才就是乘坐这辆吉普车才来到这处离城区颇有点距离废弃厂区。

有关成立一所高等技工师范学校建议,最终得到了经委领导批准。经委领导也都是富于实践经验,知道企业里高级技工匮乏现状,重装办愿意挑头来建这样一所技工师范学校,经委领导自然也乐见其成。不过,正如冯啸辰和吴仕灿事先估计那样,经委既无法解决学校编制,也无法提供所需经费,一切都需要由重装办自己去筹措,经委只是给了一个口头上支持而已。

罗翔飞在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想明白了办这样一所学校对于重装办意义。首先,目前11个重大装备项目都面临着工人培训压力,这样一所学校对于缓解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通过规范化培训,能够使各企业技术工人具有一定通用性,有助于重装办未来调集不同企业力量进行重点攻关;最后,这样一所学校一旦办成,能够壮大重装办力量,扩大影响力。罗翔飞当然不希望自己手下只有这区区20多个人,规模越大,权力就越大,哪个领导都不会嫌自己手下人太多。

得到经委领导首肯之后,罗翔飞马上把薛暮苍调过来,担任技工师范学校筹备组长,同时宣布在学校建立起来之后,薛暮苍将担任第一任校长。薛暮苍原本就是一个传奇般技术能手,人脉又广,还有很强亲和力和组织能力,天然就是一个当校长材料。

吴仕灿和冯啸辰二人虽然是这件事倡导者,但一个担负着追踪技术前沿重任,一个则是罗翔飞最得力先锋官,罗翔飞自然不会让他们俩陷到办学事情里去,只是让他们二人先帮薛暮苍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等学校建起来之后,他们俩就该各自回去忙自己事情了。

经过商议,吴仕灿承担了为学校编制教学方案及编写教材任务,这些任务当然不是由他亲自去完成,而是要联络部分高校以及一些科研院所专家来协助完成。围绕着装备制造企业需求,学校初步准备设置四个专业:数控机床操作铸造电焊装配,未来根据情况还要再增加诸如热处理探伤等其他专业。

所有这些专业培训,都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这与劳动部门办入门级技校是完全不同。为了达到这样培训要求,除了从各企业借调高级技工之外,还需要聘请一些具有国际视野专家,甚至可能需要引进国外培训技师。

冯啸辰任务,就是跟着薛暮苍跑腿,落实校址师资设备经费等问题。在这方面,薛暮苍有一定能力,冯啸辰长处则在于擅长独辟蹊径,能够解决一些常人解决不了问题。

薛暮苍以重装办名义联系了十几家单位,结果找到了这样一处厂房。这里原来是一家机械厂,隶属于京城某个工业局。这两年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关停并转了一批企业,这家企业也在关停之列,而其厂房就闲置下来了。工业局对于这处厂房处置也正在头疼,听说重装办要借用,工业局领导只觉得是瞌睡碰上了枕头,求之不得,一分钱都没要,就把厂房交给了薛暮苍,声称任其使用。

厂区面积不大,也就是150亩左右,有四座厂房,还有办公楼宿舍等建筑。厂区绿化不错,时值秋天,金黄银杏叶落了一地,看上去缤纷一片,很有些诗意感觉。这样一片厂区,如果放到后世,稍稍包装一下就能够改成一个什么创意园区,吸引到一批艺术家入住。不过,现在还不是那种艺术家泛滥年代,没人会对这种旧厂房感兴趣。

校址落实了,接下来就是经费。冯啸辰抱着试试看心理,给冷水铁矿矿长潘才山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重装办要建技工师范学校事情。潘才山听出了冯啸辰弦外之音,非常爽快地答应赞助2万块钱,作为学校启动经费。

这钱其实是从冷水矿石材厂拿出来。石材厂能够成立,又能够把石材出口到德国,全是倚仗着冯啸辰帮忙。后来,石材厂遇到用电危机,又是冯啸辰到平河电厂去帮忙弄到了用电指标,才使石材厂没有面临停工厄运。从这个角度来说,潘才山拿出2万块钱来支持冯啸辰事情,丝毫也不算过分。

潘才山如果是把这些钱送给冯啸辰本人,那麻烦就大了,从企业收受2万块钱足够让冯啸辰把牢底坐穿。但这些钱用于赞助重装办,就没有任何问题,经得起一切审查。

2万块钱,够应付一阵子了。

薛暮苍听说冷水矿钱到账之后,喜滋滋地对冯啸辰说道。

冯啸辰却没有薛暮苍那样乐观,他掰着手指头给薛暮苍算道:咱们如果招500个学生,一个学生平均只能摊到40块钱经费,这些钱别说雇老师,就是日常实践操作都不够。像这样技工师范学校,应当是由国家财政来支持,一年没个几百万经费,根本做不出什么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