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杂话(1 / 2)

从书斋的窗户望去,外面是一片春天的新绿。

(时间过得真快啊。)

我有些吃惊。从开始写这本书到现在,正好刚满一年。

这么一想,就换个姿势抽支烟歇歇。

趁着休息这会儿,真想把庄九郎拉过来聊聊天。

不过,和此人同席而坐的话,说不定茶水里会被下毒。

“不管怎么说,那人可是美浓的蝮蛇呢。”

作者想必会一边和他调侃,一边保持警戒吧。

“不是的。”庄九郎一定会无可奈何地辩解道,“我从未用过这种阴险的手段毒死过谁。”

“那倒是。你的行为向来都是光明正大的。”

我不得不说。庄九郎的世界,来自他相信自己的行为是善和美的。

接着庄九郎还会要求我:

“前期把我看作革命家,后期就看作武将吧。”

的确如此,革命是以善和美为目标的。所有的阴谋、暗杀和篡权夺位,都是革命家本身为了实现自己理想世界的手段而已。

对革命家而言,目的可以净化手段。

即使是“不可为”之事,也要去做。

幕府末期的维新志士们,同时也是盗贼,或是杀人犯。

然而,他们为了实现理想净化了这些行为,而把这种偷盗称为“尊王攘夷”,把杀戮歌颂为“天诛”。

庄九郎也不例外。

不过,他和日本幕府后期以及其他国家的革命家们不同的是,这些革命是由他自己单独完成的。

如果是集团组织,或许可以称为御用盗贼或是天诛之类的,正由于他是只身一人,因此不得不承受与这些词义相反的各种骂名。

“其实,”庄九郎一定会喝着茶说,“这些骂名都是出自德川时代的道学者们之口,和我活在同时期的人可没人骂我。”

读者们一定要捧腹大笑。这正是庄九郎的人性特点。即使在庄九郎的那个时代,大家称他“蝮蛇”并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却不会传到庄九郎的耳朵里。他原本就是个听不到别人说坏话的人。最起码,他不是那种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就郁闷纠结的人。

所以,他毫不在意。

如果在意周围无形的骂声,他的行动将会受限。更别提庄九郎表现出的狂野行为了。倘若将此人的思想和行为比作竹子的话,那么一定会是长得粗壮结实的孟宗竹,反过来说,耳朵并不一定非常灵敏。凡是革命家这种否定旧秩序的人,无论大小,性格大都如此。

虽说是杂谈,我想预告一下这个故事的结局。

这个故事描述的是庄九郎如何像破茧化蝶一样变成斋藤道三的经过,然而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未完成盗国的大业。道三的思想和方式,被两名“弟子”传承了下去。

弟子这一称谓也许不严谨,然而不管怎么看都应当称他们为弟子。

道三有个女儿。织田信长做了他的女婿。信长和道三可谓交情深厚,道三身上具备的对新时代的憧憬、独创性、权谋术数,以及他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战争手段等颠覆旧秩序、开创新世界的所有的东西,信长都加以了吸收。

道三的妻子有个侄儿。他从小就拜道三为师,和信长学到了同样的东西。然而,两人吸收的方式有所不同。信长吸取了道三无视先例的独创性,而另一名弟子却向往道三拥有的古典教养,他掌握的“道三学”带有这种强烈的色彩。这名弟子就是明智光秀。

可以说,历史就像一出戏。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对师兄弟后来成为君臣关系,最终在本能寺刀剑相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