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南昌会战(1 / 1)

武汉会战前,日本大本营判断,攻占武汉,控制中国腹心地区、击歼中国军队主力井夺取广州、切断中国的国际补给线后,可以迫使国民政府屈服。但事实与其愿望相反。武汉失守后,中国军队主力既未被歼,国民政府亦未屈服,华北敌后战场已经开辟,游击战争广泛展开,沦陷区内,日军占领点线已感兵力不足,难以确保“治安”。此时,日军用于侵华的军队,陆军己达24个师团和1个飞行集团;在中国东北,还配置有防备苏联的9个师团;日本国内,仅留有1个近卫师团。在现有兵力情况下,已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动。因而,日本大本营在1938年11月19日制定的《战争指导方针》和12月6日制定的《对中国事变处理方案》决定,放弃速战速决战略,改取持久作战战略,在基本上“不扩大占领地域”的原则下,以局部有限攻势、战略轰炸和切断中国国际补给线,来打击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并以有力部队击歼后方游击部队,以保持占领区的“治安”;运用中国的人力及资源,“以华制华”,维持对中国的占领;同时加强政治攻势,扶植傀儡政权,谋求结束战争。根据上述原则,日军参谋本部制定的《陆军在华作战指导纲要》规定:华北方面,“确保主要交通线”,“在占据地域内实行大规模之扫荡作战”。为此,在华中“留置6个师团,其余转用于华北方面”,华南则“逐次以守备部队代替,主力转用于华北方面”;华中方面,除“恢复上海、南京、杭州间地域之治安”外,“配置于武汉地区之作战军,协同海军,确保由岳州迄长江下游之交通,以武汉三镇及九江为根据地,摧毁敌人的抗战企图,作战地域,大致定为安庆、信阳、岳州、南昌之间”;华南方面,“以遮断中国补给为目的,配置最小限之兵力”。

武汉会战后,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先后于湖南南岳、陕西武功召开高级将领军事会议,检讨此前抗战的得失,分析敌情,认为,今后第二期的抗战是转守为攻、转败为胜的时期。为适应战局的要求,重新决定了作战方针、重行划分了各个战区,调整了兵力部署,整理了军队编组,并简化了指挥层次。撤销兵团、军团,以军为战略单位,由统帅部至军,中间只有战区、集团军2个层次。将步兵师逐步由2旅4团制改为3团制。同时,合并军事委员会湘、桂、陕、甘各地行营,改设桂林、天水2个行营,以统一指挥南北两个战场各地区之作战。1939年1月7日,军事委员会颁发的《国军第二期作战指导方案》的作战方针是:“国军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主力应配置于、赣、湘赣、湘西、粤汉、平汉、陇海、豫西、鄂西各要线,极力保持现在态势。不得已时,亦应在现地线附近,尽量牵制敌人,获取时间之余裕,俟新战力培养完成,再行策动大规模攻势。”

南昌是江西的首府,位于九江以南,赣江与鄱阳湖之间,南邻浙赣铁路,系第九战区重要战略基地之一。武汉会战时,日军第11军就奉有攻略南昌之任务。但由于其第101、第106师团沿南浔路前进时攻击受挫,特别是第106师团在万家岭几乎被全歼,所以未能完成任务,被阻止于修水北岸。中国空军以南昌机场为基地,经常袭击九江附近在长江中航行的日海军舰艇,对九江及武汉日军的后方补给交通线威胁甚大。日军攻占武汉后,为切断浙江、安徽、江西经浙赣路至大后方的交通线,解除对九江及长江航道的威胁,占领南昌机场以缩短其对中国南方进行战略轰炸的航程,决定再次进攻南昌,并仍以第101师团和第106师团为主攻部队。由于这2个师团损失惨重,必须休整、补充才能进行战斗,所以预定于1939年3月间沿南污路发动进攻。

为保证进攻成功,在准备期间,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数次派作战主任参谋宫崎周一等乘飞机侦察地形和守军的防御体系、工事状况及兵力配备、重武器的位置等,据此选定渡河(修河)点和进军路线、主突方向。为提高进攻的强度和速度,冈村宁次改变以往将野战重炮兵和战车配属各师团,分割使用的作法,由军集中使用,统一指挥;同时改变将战车分布在步兵战斗队形直前,掩护和引导步兵攻击的传统战术,将战车编为战车集团,在第1线部队前方2天行程的距离上,在航空兵支援下,进行远程迂回,突破守军防线,为部队开路的战术。直接支援第101、第106师团进攻的炮兵,由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长澄田崃四郎指挥,下属野战重炮兵第10、第13、第14、第15联队,野炮兵第101、第106联队,独立山炮第11联队和攻城重炮兵第2大队,共有火炮170门,另外,2个师团还有联队编制内的火炮112门和配属的迫击炮8个中队,总计300余门。战车集团由第5大队长石井广吉指挥,下属2个战车群、1个预备队,共有战车135辆。为使主攻方向上的2个师团作战容易,冈村宁次还令在湖北安陆的第16师团、在岳阳的第9师团、在杭州的第22师团,于进攻南昌开始前,分别向当面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以造成中国军队的错觉而分散兵力,以减轻主攻部队的压力。另外,令在箬溪的第6师团、在鄱阳湖的海军部队和第116师团,各以一部兵力,在进攻南昌开始时,分别向箬溪东西的安义、三都镇等地及鄱阳湖东岸的都昌沿湖地区进行攻击,以策应主攻方向的作战。部署第101师团由永修渡修水,沿铁路和铁路西侧进攻南昌;第106师团由永修西北的艾城、虬津渡修水,在第101师团以西经奉新左旋,在生米街以南渡过赣江,从南迂回南昌,切断浙赣铁路。

重新划分后的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仍为陈减,但因其兼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故由薛岳代理。所属部队有:第19集团军(罗卓英,辖第79、第49、第70、第78、第32军),第31集团军(汤恩伯,辖第13、第18、第92、第37、第52军),第1集团军(龙云,辖第58、新编第3、第60军),第27集团军(杨森,辖第20军),第30集团军(王陵基,辖第72军),第20集团军(商震,辖第54、第53、第87军),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樊崧甫,辖第8、第73军),战区直属第74军(王耀武)。总计主力作战部队共52个步兵师。南昌会战开始前,防守南昌地区部队的兵力部署为: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指挥第70、第49、第79、第32军及顶5师等11个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