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武汉会战(1 / 1)

武汉三镇位于长江中游,战略位置极力重要。既有长江水路联络东西,又有平汉、粤汉铁路贯通南北,并沟通西南和西北地区,从国外购买的各种战略物资,大多由广州运至此地再分运各个战区,南京失守之后,国民政府虽已迁至重庆,但实际上,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则在武汉。因而,国民政府提出“保卫大武汉”的口号。保卫大武汉的中心思想、并不在于武汉三镇本身的得失,而是以武汉为核心,在其外围皖、鄂、赣、豫广大地区,与日军进行作战,消耗其战力,挫败其士气,为杭战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1937年12月13日,中国军事委员会在南昌制定的《军事委员会第三期作战计划》方针就规定:“国军以确保武汉为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之目的,应以各战区为外廓,发动广大游击战,同时从新构成强韧阵地于湘东、赣西、皖西、豫南各山地,配置新锐兵力,待敌深入,在新阵地与之决战。”徐州会战后,第五战区各部队,除韩德勤之第24集团军撤向苏北,准备进行游击作战外,主力部队撤至豫东、皖北、皖西的商城、六安,霍山一带,一面休整,一面准备依托大别山有利地形,阻击可能西犯的日军,杨森之第26集团军则撤至安庆附近,准备固守安庆、无为、庐江地区,并协同江南第三战区的部队,阻击沿江西进之日军。同时成立武汉卫戍总部,以陈诚为总司令,开始进行武汉会战的各项准备工作。

徐州会战末期,第五战区各部队突围转移,日军跟踪追击。

日华北方面军沿陇海路西进,在豫东击败第一战区的阻击部队后,于1938年6月6日占领开封。当向郑州前进时,蒋介石下令炸毁花园口黄河河堤,制造水障,日军暂时被阻于黄泛区以东。日华中派遣军沿长江和合肥西进,6月12日占领安庆、舒城等地。日军企图进攻武汉的形势已极明显。

中国军委会为适应作战的需要、增强指挥机构,遂调整了战斗序列,除江防部队指挥系统(江防总司令刘兴、江防要塞守备司令谢刚哲)不变外,将武汉卫戌总部改编为第九战区,以原卫戌总司令陈诚任战区司令长官,辖第1、第2兵团,负责长江南岸的作战。江北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两战区协同作战,共同保卫武汉。中国军委会的作战指寻是重点立于外线,以保证机动的自由。采取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针,主要防御方向置于长江以南。以南昌、九江、黄梅、大别山东麓向北延伸之线为第一防御地带,在此以东为游击区,由此地开始实行逐次抗击;萍乡、铜鼓、瑞昌、广济、罗田、麻城至武胜关一线为第二防御地带,亦即决战地带。

其具体作战计划,第九战区:令第1兵团薛岳所部防守南浔线,井沿鄱阳湖沿岸配置兵力,以南昌为基地,防止日军进攻南昌及迂回长沙;令第2兵团张发奎所部确保九江及田家镇,并沿江构成阵地带,必要时逐次抵抗,消耗敌人,防止日军由瑞昌西进,直趋岳阳、蒲圻、咸宁;另以有力兵团,分别控制于各重要据点之间及武汉、长沙地区,以便随时策应尔后之作战;司令长官部设于武昌,第五战区:以第4兵团李品仙所部为右翼兵团,利用长江北岸大别山南麓丘陵湖沼的有利地形,以一部占领广济东西亘浠水一线的纵深阵地,阻击敌人;以第21集团军廖磊所部为中央兵团,位于太湖、潜山西北山地,相机南下侧击西进日军;以第3兵团孙连仲所部为左翼兵团,位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之间,利用地障,阻击该方面日军;以第24集团军韩德勤所部任敌后游击;以第29集团军王缵绪所部为第二线兵团,随时准备策应第一线的作战。

武汉会战开始时,中国军队参战兵力4个兵团,辖5个集团军(第20、第9、第3、第31、第32集团军),共30个师、1个旅、2个团及3个野战炮兵团、2个要塞炮兵团。会战中不断增兵,至后期,总兵力约达124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7个野战炮兵团、3个要塞炮兵团。其中110个师是参加此前各会战的部队,伤亡、损失甚重,虽曾进行过整补,但缺员仍在半数左右,平均每师约5500人。后增加的14个师,多为满员,每师约1.1万人。武汉会战,中国军队的总兵力约75万人。其中有不少是没有受过训练的新兵。

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的战斗序列为: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所属部队有:第1兵团(薛岳),辖第9集团军(吴奇伟,第4,第8、第66军,第29、第37军团),第20集团军(商震,第32、第18军)及第74、第29军,第167师及鄱阳湖警备队等;第2兵团(张发奎),辖第3集团军(孙桐萱,第12军),第30集团军(王陵基,第72、第73军),第31集团军(汤恩伯,第13、第98军),第32军团(关麟征,第52、第92军),第11军团(李延年,第2军)及第75、第94、第37、第6、第16军。战区直辖第30军团(卢汉,第60军),第26军团(万福麟,第53军)等,共约61个师。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所属部队有:第3兵团(孙连仲),辖第2集团军(孙连仲兼,第30、第42军),第26、第55、第87军;第4兵团(李品仙),辖第29集团军(王缵绪,第44、第67军),第11集团军(李品仙兼,第84、第48军),第28、第86军等,战区直辖第26集团军(徐源泉,第10军,第199师),第21集团军(廖磊,第31、第7军),第5集团军(于学忠,第51军),第33集团军(张自忠,第59军),第24集团军(韩德勤,第57、第89军),第27集团军(杨森,第20军),第17军团(胡宗南,第1军)等,共约51个师。

此外,尚有江防总司令刘兴指挥的第16、第43、第73军及马当、湖口、九江、田家镇筹各守备区和江防要塞部队等,共约12个师。海军舰艇有“永绩”、“中山”等8舰,“宁字”、“胜字”炮艇10艘,“史可法”、“岳飞”等号快艇10余艘,参加会战的空军,有轰炸机2个大队、驱逐机3个大队、侦察机1个中队,作战飞机126架。另有苏联志愿航空队3个大队,飞机120架。

日本在占领南京后,中国军队主力并未被其歼灭,而国民政府正以武汉为中心,继续组织抗战。日本大本营继续寻找中国军队的主力进行决战。为控制中原地区,切断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