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打得赢,关键还要赢得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打得赢,关键还要赢得起(1 / 2)

赢得起,和输得起一样重要。如果打赢了仗,却“赢不起”,那就是巨大的灾难。

所以常胜将军,反而要灭亡。一战而定,关键在定。

原文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华杉详解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对“不修其功”,对“费留”的解释,十一家跟约好了似的,都解释为战胜之后,赏罚不及时,造成士卒不知道该干吗,于是财竭师老而不得归。可能因为曹操第一个这么说了,影响了后面各家的认识。

曹操注:“若水之留,不复还也。或曰:赏不以时,但费留也,赏善不踰(yu)日也。”他说了两个意思,一说“费留”是指像覆水难收一样,回不来了。或者说是奖赏不及时,造成“费留”,这不对,对功劳的奖赏要当天兑现。

李筌、贾林、杜牧、张预的解释与曹操大同小异。后学者多有对这解释不满意的,我也不满意。“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这里要修的功,不是指奖赏有功之士,那只是修功的一小部分。这里的修功,一是巩固战果,二是修明政治。

战胜攻取,却不能巩固胜利、修明政治的,那是凶兆,要遭殃,这叫“费留”。

军事胜利之后,必须有政治胜利,否则,军事胜利反而会成为灾难,你看现在战争的泥潭、战后的黑洞,费财疲兵,留在那儿给拖死,这是巨大的灾难。

费留的战例,典型的是春秋时吴伐楚之战,而这一战,孙子本人也参与其中。

吴王阖闾杀吴王僚即位,锐意改革,军事强盛,就开始伐楚争霸。吴王阖闾三年,与伍子胥、伯嚭、孙子攻楚,获得大胜,当时阖闾就想直取楚国国都郢都。孙子说,民众疲劳,不能攻打郢都,要等待时机。阖闾才作罢。

吴王阖闾四年、六年,吴国又两次大败楚国,中间第五年还击败越国一次。到了第九年,阖闾憋不住了,问伍子胥和孙子,说当初你们都反对我打郢都,今天如何?这回二人都同意,说联合唐、蔡两国就行。于是吴军再举攻楚,一举拿下了郢都,楚王逃亡,创造了春秋战史上攻下大国都城的第一例。

连续九年都在打胜仗,怎么样呢?费留了。因为只有军事,没有政治,不仅占领楚国后政治没怎么弄没有能“修功”,自己本国政治也没弄明白。阖闾在郢都“费留”,越国就乘虚而入攻打吴国。楚国向秦国求救,秦国也来攻打吴军。吴军和秦、越两国作战,都败了,阖闾的弟弟夫概见他哥哥在郢都滞留不归,他自己先逃回国去自立为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