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1 / 2)

培特西公爵夫人不等最后一幕结束,就离开剧院回家。她一走进梳妆室,在苍白的长脸上扑上一些粉,擦擦匀,梳了梳头发,又吩咐仆人在大客厅里摆好茶。这时候,一辆辆马车陆续来到她那滨海大街的大住宅门口。客人们在宽敞的大门口下了车。看门的胖子每天早晨都在玻璃门外读报教诲过往行人,这时轻轻拉开大门,让来客从他身边进去。

主人和客人差不多同时走进大客厅:女主人新梳了头,脸上刚匀过粉,从一扇门进来;客人们从另一扇门进来。大客厅里的墙壁是暗色的,铺着柔软的地毯,灯光把桌子照得通亮,桌布白得耀眼,桌上摆着银茶炊和半透明的白瓷茶具。

女主人在茶炊旁坐下,脱掉手套。几个仆人悄没声儿地走来,帮助客人拉开椅子,大家就分两组坐下来:一组坐在女主人旁边,围着茶炊;另一组坐在客厅另一头,围着那位穿黑丝绒衣裳、生着两条弯弯黑眉毛的美丽的公使夫人。两组人的谈话开头照例总是游移不定,被招呼、寒暄、献茶所打断,仿佛在摸索话题。

“她作为一个演员真是出类拔萃,她一定研究过考尔巴哈 的造型,”一位外交家在公使夫人那一组中说,“你们可曾注意她是怎样倒下来的……”

“嗳,咱们别再谈尼尔生了!她没有什么新东西好谈了。”一位穿老式绸衣裳、没有眉毛、不戴假发而生着浅黄色头发的红脸胖太太说。这是米雅赫基公爵夫人,她以性格直爽、态度粗暴出名,因此绰号叫“可怕的娃娃”。米雅赫基公爵夫人坐在两组客人当中,同时倾听和介入两边的谈话。“今天我就听到有三个人谈到考尔巴哈,谈的都是同样的话,仿佛预先串通好了似的。我不明白他们怎么这样喜欢这句话。”

谈话被她这个意见打断,只得再想新的话题。

“您给我们说些什么好玩的事,但话可不要刻毒。”擅长闲谈的公使夫人对外交官说。那外交官此刻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倒有点为难了,因为一般认为只有刻毒的话才好玩,”他笑眯眯地说,“不过我愿意试一试。您出个题目吧。关键全在于题目,有了题目,文章就好做了。我常常想,上个世纪的好口才,到今天也很难说出有趣的话来,因为一切有趣的话现在都已成为陈词滥调了……”

“这话也早就有人说过了。”公使夫人笑着打断他。

谈话开始得很文雅,但因为太文雅了,谈谈又谈不下去。于是不得不采用那种最可靠的办法:挖苦人。

“您没发现土施凯维奇有几分路易十五的风度吗?”他瞟了一眼那个站在桌旁的浅黄头发的年轻美男子说。

“可不是吗!他的趣味同这客厅是一致的,因此他经常到这儿来。”

这番话得到了人家的响应,因为他暗示的事在这个客厅里是不能直接说的。那就是土施凯维奇同女主人的关系。

茶炊和女主人周围的谈话,同样在三个无法避免的题目之间兜来兜去:最近的社会新闻、剧院和对人的挖苦,但最后也集中到说人家的坏话上。

“你们听说了吗,玛尔基谢娃——不是女儿,是母亲,给自己定做了一件鲜艳的玫瑰红衣服?”

“不会的!要不那真是太妙了!”

“我真弄不懂,像她这样聪明的人——她确实并不笨——怎么不明白,她这样会被人家笑死的。”

人人都找些话来挖苦和嘲笑那个倒霉的玛尔基谢娃。于是谈话就像烧旺的篝火一样噼噼啪啪地谈开了。

培特西公爵夫人的丈夫是个和蔼可亲的胖子,热衷于收藏版画,知道妻子有客人,就在去俱乐部之前到客厅里来了一会儿。他踏着柔软的地毯,悄悄地走到米雅赫基公爵夫人跟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