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回到1979当赤脚医生> 第52章 生产大队很支持求收藏,求票,求打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生产大队很支持求收藏,求票,求打赏(2 / 2)

刘立民点头道:“多谢万支书,我是有充分把握的,而且我今年选好的几种中药材,不需要很肥沃的土,完全可以利用荒山,还有竹林下边,这些比较阴的地来种,即使是出现一些问题,也不会影响咱们整个生产大队的总体生产计划。”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每个生产队都是要交公粮的,所以粮食生产计划,绝对是不能受到影响的。

刘立民也没有说一上来就要大干,而是逐步的推进,因为现在社员们虽然都很相信他这个小神医,但是粮食生产是根本,谁都动不得的。

这时候可不像后世,要是几十年后,刘立民只要有钱,就是把整个生产大队的土地都承包下来种药材,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这样的事情,政府还巴不得呢。

因为那时候已经有很多农民都不怎么种地了,除了大量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农村没有多少劳动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种粮食根本不值钱,所以到后来就有很多的农村土地流转,有很多农业公司来承包大量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

接下来刘立民又向大队领导介绍了自己的计划,要知道这个中药材种植,要是搞得好,那可是大队领导的政绩,同样也会成为公社领导的政绩。

所以说刘立民这一番晓之以利,就让大队领导们动心不已。

刘立民就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比如说一亩土地,如果种小麦的话,亩产大约三百公斤左右,一斤小麦才一毛多钱,算下来这一亩地的小麦也就卖个四十块钱左右。如果刨去化肥成本,那就更少了。

而要是种中药材呢,比如说种川芎或者大黄之类的根茎类中药材,加工之后产量在二百公斤左右的话,卖一元到两元钱一斤,可以卖二百块到三百块,要知道八十年代初,这种药材的供销是比较平衡的,价格相对稳定。

要是到了九十年代末,那川芎的人生就到了最高峰,一斤要卖四十元。

所以这笔账,刘立民是算得很清楚的,他挑选出来的几种中药材,比种粮食要高三倍以上,有的能高到五倍。

所以说这还是让支书和大队长很心动的。

试一试又没有什么问题,种植面积先不搞那么大,比如说搞个二三十亩,对整个大队的粮食生产计划,完全没有一点影响。

刘立民现在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了,要知道发展中药材种植,首先就得有种子呢,有些种子可以到省城买回来,有些呢还可以从青云山找。

新的一年开始了,整个中国大地,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农村,从皖省发展起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川省也搞起来了,并且在向全国各地蔓延。

刘立民记得很清楚,龙都市是今年就下户的,而全国范围的全面下户则要到一九八二年了。

中药材种植,其实从古代就有,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不少地方搞起了中药材种植,比如说都江堰那边,就是最主要的川芎产地,不过现在它还叫灌县,川芎的种子,可以到那边去买的。

只要公社和生产大队决定搞中药材种植,刘立民就准备带人去采购一些种子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