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盗艺江湖> 第266话 浮虚道观(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6话 浮虚道观(三)(2 / 2)

“假的”我和丁晓东齐声道。

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看到建筑物,大多都是在山石中开凿,说是堡垒倒是未尝不可,和道观一点关系都没有。道家再讲究追随自然,也不可能把男人女人那点事也整得这么自然,欺世盗名的想法再次在脑中浮起。

说话间李立明的灯光落在进来的入口,那里的直角石沿带有很大向内的弧度,再向旁边一看,立刻明白了,这是一道天窗。

“也许不是叫道观”丁晓东低声道。

道家建筑叫法繁多,关于哪个时期都有哪些叫法,就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也没有得到定论。有的说是在汉代就有了宫、靖室、仙馆之类的,也有的说道观这个叫法出现在宋朝后期。但我个人更相信,在隋唐之前,就有道观这种叫法,下来之前我们可是研究过武则天的各种厮混。

“你们看这些梁,一柱十二梁可是对了”阿约在那些木梁阶梯处喊道。他可是没有我们这个雅兴,研究天伦之乐,言语中带有焦急。

一柱十二梁是道家亭台建筑的特点。但事实也并非一概而论,在很多建筑物上,都能看到对称的布局结构,有人说那是体现道教万物归一的理念。

“按位置来说,我们现在应该还在下层,也可以说是浮虚道观的最底层,这应该是一处密室”李立明道。

即然是密室,那李立明的说法就成立。既然在最底层,那就对了,再追求自然,也不能失去理性,阴阳和合的时候还是要背着点外人。

阿约的上方,出现一个圆洞,直径只有一米半,外延圆润经过打磨。那应该是在山石中打通的,用来设置旋转的楼梯。我用灯光示意阿约上去,不足十米的高度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我就不信这个姿势人也能做”。

身后传来李立明的声音,一时也不知是哭好还是笑好,丁晓东走过来也摇头叹气。明哥到底还是明哥,脑袋想得东西再多,也能分出一点心思考虑一下最热衷的问题。

阿约的灯光消失了一会儿,短暂的时间里,几人四处收索。木梁也被放倒在一边,在最里面的角落,地上有一些看不出是什么的碎屑。但从那些碎屑的样子,能看出应该是云秀她们在这休整过,一小块立在地上尖尖的东西,虽然全都锈成了灰,但是还保持着原来的形状,看起来很像罐头盒碎片。

“看那边”张春来的灯光照在斜上方,那里还有一道天窗。这间密室不小,这道天窗和我们进来的那道正好相对,试想如果这间密室立起来,左右两道天窗必然都能采集到阳光。

阿约在上方的洞里折返,上边还有通路,爬上去没有问题。几人的包里已经再没有多余的绳子,当听到阿约的话,我第一个解开五六式,摘下了枪身上的背带。

石洞很短,前行不远就是一道转弯。半蹲在里面行进,身侧倒是很宽敞,几次都被枪卡主。大小不一的木质残片,脚踩上去变成粉末。

刚刚转身,眼前豁然开朗,先前怪石嶙峋的一道道影子,现在就在我们上方。阿约在我前面爬上一块巨石,那里和其他的巨石曲折相连,地形不能站起来走,只能是爬。

视线所及之处,能让我们通过的地方很多,选择路线就成了难题。没有标记,没有人留下的痕迹,只能冒蒙上了。

李立明处在最后,每爬出不远就要停下来,他不是散漫,看他沉着脸不说话,一定在想着什么事。

丁晓东气喘吁吁,两次问他在想什么。这样的爬行,谁都受不了,疼得最要命的就是膝盖。

“只要细心”。

李立明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又念叨起了阿约母亲笔记上的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