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玄幻魔法>康熙国策顾问> 第二十七章 论功行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论功行赏(1 / 2)

第二十七章 论功行赏

康熙八年五月,不过几天的时间,大清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康熙成了货真价实的皇帝,再也用不着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像个傀儡似的要看着别人的脸色办事了。辅政大臣、少傅加太子少保、领侍卫内大臣、大清第一勇士鳌拜被生擒活捉,六部中鳌拜提拔上来的亲信大员、拱卫京畿的主要将领几乎一天之内全部落马,甚至许多人甚至脑袋都没了相关定罪的公文才下来。到了这个时候满朝文武才知道,大家平时都小看了这个只有16岁的皇帝了。别人平时是隐忍不发,只要有机会,那必定是雷霆手段,一击致命。

“列位臣工,鳌拜现以被打入天牢,至于应该如何处置,朕还想听听各位的意见!”康熙这会心情当然是不用说的了,从今以后,这堂堂的大清帝国就只能听他一个人的了。坐在龙椅上,打量着阶下站着的文武大臣和皇亲国戚,康熙开口问道。

“臣以为,如鳌拜这般不思皇恩,欺君罔上之辈,乃十恶不赦,当处凌迟,诛九族!”康亲王杰书上前一步,出班奏事。

康亲王杰书原来袭封的爵位是郡王,后来他承袭了他爷爷礼亲王的爵位,称康亲王,是满清十二铁帽子王之一,不过这个时候还只有六个铁帽子亲王和两个郡王。所有铁帽子王中,他的排名第一。按照规矩,铁帽子王穿的是五爪龙袍,可以见王不跪,不接不送,从待遇上可以说是仅次于皇帝了。杰书手上的人脉极广,而且手握兵权。最关键的,所有皇亲国戚中,他的品级最高,他的工作就是安抚那些皇亲国戚。这次能顺利铲除鳌拜,也亏得他鼎力相助。

“臣等复议。”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黄锡衮一同站了出来。他们两个征管兵部实权,调兵遣将都是他们的活,要不是他们两个在背后支持康熙,康熙也不敢动鳌拜的手。

“臣复议。”站出来的是户部侍郎王弘祚。他跟鳌拜本来就有旧怨,当初要不是鳌拜,他就可以当上户部尚书了。在康熙铲除鳌拜的行动中,他负责的是控制朝中鳌拜的亲信大臣,可谓功不可没。

大家见这三个人都站出来了,哪还有那么不懂事的?于是呼啦一片,除了几个铁帽子王,其他大臣都跪下去了,异口同声:“臣等复议!”

这帮当官的当然清楚得很,事情明摆着:康亲王杰书是第一铁帽子王,算是皇亲国戚那边的。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黄锡衮手里抓着兵权,有刀子。户部侍郎王弘祚掌管天下百姓,可以堵住悠悠之口。再说这几天的事大家都明白,要不是这几个人,康熙还说不上能不能干过鳌拜。这会他们都出来说话了,不用说,肯定是皇上授意。再说,事到如今,鳌拜就像一只给拔光了羽毛的老鹰,即使想飞也飞不起来了。都说墙倒众人推,这会要是不推一把,说不上就给算到鳌拜一党里去了。有些事情,说你有关系就有关系,没有关系都能给你找出来,更何况鳌拜把持朝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谁还没跟他说过两句话?现在趁着皇上不愿追究太多人,还不赶快把自己给拎清楚了,那不是跟自己的脑袋开玩笑么?另一个,鳌拜要是死了,很多事情就没有人知道了,所以他还是死了的好。

康熙看来看大殿里跪着的人,心里感慨呀,想当初,要是这大殿里的人都能像今天这么心齐,自己至于受那么多委屈、装那么久孙子么?不过想想原来也不是不心齐,只不过都是向着鳌拜的。

想到这,康熙不由得想起了昨天晚上纳兰性德传回来秦有福的话:“既然鳌拜活不了两天了,皇上又何必弄得一身的血?再说了,鳌拜的手下都给砍了,就剩他一个要死不活的还关在大牢里,只要看紧了别让人给抢了去,留着他还能彰显皇上的仁慈,对稳定文武百官还是有好处的。那些人会觉得皇上连鳌拜都能放过,自己的罪行不大,只要老老实实的,想必也能过关。以后办事会更尽心尽力。其实就算有人真的不开眼,非得跟皇上过不去,那有没有鳌拜都是一样的,早点冒出来总比整天防着强,只要控制得好,跳出来一个两个的美关系,谁跳出来就砍了谁!”

要不是秦有福的这番话,康熙今天根本就不会问这一屋子的人有什么意见。康熙想过了,秦有福说的有道理,只要把鳌拜看好了,别让人给救出去,自己为什么不表现得仁慈一些?反正就算自己不杀鳌拜,鳌拜受了那么重的伤,想来是活不了几天的。秦有福这个人还真不简单,看来自己得想办法把他留在身边,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能给自己出点什么好主意。若他是满人还能想一点办法,先给他个小官当一当,慢慢的再想办法提拔,问题是他是汉人,而且不过是一介布衣,就算让他考科举也是考不上的。自己就这么提拔了他,有点不合规矩,这个事情不太好办。帝师不是说当就当的,言官御史可不跟你讲那么多。

“皇上?臣等候着您示下。”康亲王杰书是不用跪着的,所以能看见康熙的表情,很明显,这会皇上不知道怎么就发起了愣来。这满朝文武可都跪着等他开口呢,这个发呆的样子要是让大臣们看到了,说不上会出什么事。反正杰书自己都觉得,皇帝是不是还不习惯拿主意?要不怎么愣了?

“哦,列为臣工先起来吧。”康熙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刚才分心实在有点不合适。

“谢皇上!”地上跪着的大臣们有点莫名其妙的,不过皇上既然发话了,还是起来吧!

“朕刚才想了很多东西,都是关于鳌拜的。”康熙停了一会,发现大家都盯着他,于是接着说到:“朕在想,鳌拜为什么能被父皇命为辅政大臣?”

大殿里的大臣当然没有说话,大家都等着皇上接着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