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如果如果书店> 第五百九十一章 负荆请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一章 负荆请罪(1 / 2)

一想到曾经见过的那些被规矩击中过的人的惨相,范无救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他倒不是怕死。

事实上,这把规矩论杀伤力,远不如那些斩仙弑神的杀伐神器。

或者说,它根本就不是一件凶器。

反正范无救也从未听过有谁死于这把规矩之下。

可即便这样,被这把规矩鞭打,依旧是远乡排名第二的刑罚。

至于排名第一的刑罚,则是被打入无间地狱。

因为这把规矩真正厉害的地方并不在于皮肉之苦,而在于它有“拷问”人之内心的力量。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这三者之中,前两者外人很难帮忙,基本上全靠自觉。

而且对于那些无可救药之人来说,前两者其实已经没什么意思。

审判与刑罚唯一能够帮助到被审判者的,大概就是让他们知道何为耻。

规矩只是被用作为一件刑具。但实际上,它是一把勇者之刃。或者说,是一把知耻之刃。

它能够将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恐惧最厌恶最愤恨最耻辱的记忆中翻捡出来,洗刷晾晒干净之后,摊在你面前,让你反复观摩,直到你幡然悔悟为止。

这才是规矩最可怕的地方。

当然,范无救还知道,这其实也是规矩最珍贵的地方。

因为它的勇,它的知耻,并不止针对敌人,还针对它的持有者。

就像剑开双刃,一者对敌,一者克己。

规矩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帮助持有者内省。

修行这件事其实可以看做积蓄灵气与修心两件事。

前者是水磨工夫,而后者则是水磨工夫加悟性。

在修行界,能够辅助修行者积蓄灵气的东西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能够辅助修行者修心的东西,那真的是凤毛麟角。谁要得了这样的宝贝,也大都敝帚自珍,财不外露,所以修行界中鲜有流传。

规矩算是范无救知道的此类宝贝中的佼佼者。

至于范无救为什么会知道这一点。

那又是一桩旧闻。

曾有一任阴律司主判官,在执行公事时,遇到前世的生父,心生感恩,私念一起,擅自为其多添寿十载。此事被陆之道发现,前去问罪。

该阴律司主判官不服,觉得自己是敬孝道,于法不和,但其情可免,最后与陆之道对峙于府君之前。两人唇枪舌剑争辩数日,其间引经据典,好不热闹。其间引得不知多少阴差前去围观。而府君对此也似乎乐见其成,未置一言。

最后,那任阴律司主判官不敌陆之道,被驳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之下,竟然攀咬出一大串阴差姓名,并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证据簿。

经过验证,他所说之事,件件属实。

而在最后,那位主判官又将矛头指向了陆之道,说陆之道也定然做过徇私枉法之事。

然而经过查证,却并未能发现相关证据。

面对这种事实,那位主判官却仍然表示不服,依旧不愿认罪伏法。

一直闭目端坐旁听的府君终于开口。

他告诉众人,陆之道腰间所系木条规矩,便是一件自省之物。唯有格物致知,诚心正意者方能持之。

只要陆之道还能持有它,那就足以证明陆之道无过。

那位主判官当然不信,诽谤府君偏私。

府君轻叹一声后,闭目不言。

陆之道冷着脸从腰间解下规矩,立于身前。

那位主判官自然伸手去握持规矩,却在抓握住规矩的一瞬,如遭雷击一般,失手摔飞了出去,之后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就地翻滚,痛哭流涕一番之后,乖乖俯首认罪。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范无救还未出生。

他能够知道这件事,是在阴司实习期间,听闻一位前辈勾魂使者醉酒后偶然提起。

那位前辈说,除了那位主判官之外,还有不少胆大的阴差上前摸了一把,他也是其中之一。而摸过之后,他因为按奈不住心中的悔意,哭了好几天才恢复正常。

范无救当时还半信半疑,不过围观了几次陆之道主持的公审之后,他对此是深信不疑。

打完寒颤,陆之道还是没有理会范无救。

范无救转头朝屋内偷瞄了一眼,随后长松了一口气。

陆之道以往都会将那把规矩挂于蓝袍的腰间,时刻自省。但此刻他没穿蓝袍,那把规矩自然无处可挂,似乎不在此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