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牙子的人生> 第21章 噩耗(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噩耗(上)(1 / 2)

清晨,村子里四处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欢笑声。

罗县长一行人早早便从富林镇赶了过来。空气中随风袭来阵阵浓烈刺鼻的硝烟味和腊肉飘香,他不由陶醉地深吸一口。

径直来到刘术清家,他敲敲门问道:“刘村长在家吗?”听见声音,刘术清打开门:“哟!是罗县长,快进屋,今年又来和我们一起过年?”说完看着他后面的几人,却一个都不认识。

“今天我们还真不是来过年的,我和县委组织部的这几位同志来是发放现役革命军人家属证和‘光荣之家’奖状,同时代表县委看望大家。”罗县长说完向后面几人点头示意。

“你叫刘术清?”其中一人翻看着手里的证件问道。

“是我。”

“这是家属证,请你收好。”另一人也伸出手来:“这是奖状,也请你收好。”刘术清道声谢接过来,好奇翻看了一下问道:“每户都有吗?”

“只有军属才有此殊荣。”罗县长旁边解释道。刘术清点点头,小心将证件和奖状收好。

“这个村里还有两户,叫黄元龙和李文定的,你能带我们去他们家吗?”罗县长又问。

“好,我把东西放好后马上带你们过去。”刘术清进屋东瞅西瞅,最后将证件和奖状小心地叠放在枕头下面,到门口时又回转身看了看,这才关上门走了出去。

“罗县长,上次你说的那个乡农会究竟是做什么的?”

“你说这个事啊?前些日子我打算找你谈谈,结果事太多忙不过来。所谓乡农会,我先简单和你说一下:它是一种群众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团结雇农、贫农、中农以及农村中一切反封建分子,遵照人民政府的法令法规组织农民生产,保护农民利益,改善群众生活及参加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工作等。”

“这农民还分几种?”刘术清不解问道。在他心里,所有的农民都是一个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扛着锄头修地球。

“阶级成分不同,当然就有不同的划分标准。”罗县长解释道。

“那我呢?算什么成分?”刘术清又好奇问道。

“你呀,当然得算贫农,你不常说自己穷得叮当响吗?”罗县长开着玩笑:“不过农民的成分划分很是复杂,三言二语也说不清楚,等下次有时间我再和你详细说说。”

“嗯。还有一件事,”刘术清犹豫问道:“罗县长,这沙坝头的工程眼看就结束了,到时土地该如何划分呢?”

“工程结束后由县上派专人对所有的土地进行丈量测算,然后根据海螺、中坝、新华和麦坪村四个村的人口总数划分土地,具体工作由乡农会负责,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因此乡农会务必在工程结束前成立,我打算春节过完便开始筹备这件事,到时我会通知你。”

……

三月上旬,“背土填沙”工程终于结束。其耗时一年半,花费人力物力无数。村民们在欢喜之余,心中盼望着能早日分配土地。

而对于土地分配问题,县上却出现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土地暂不该分,理由是:土地现在分下去没用,因为堰道还没有修通,分了也是枉然,还有可能引起混乱;另一种声音以罗县长为代表则认为土地应该马上分给老百姓,理由是:正因为堰道没修,才应该将土地分配下去,才能大大提高百姓劳动积极性,为接下来修堰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投票决定,却是后者占优。

刘术清这几天忙得臀不着凳,他带着乡农会(一月前成立)的主要成员配合县上下来丈量土地的人餐风露宿整整忙了七八天才将全部土地丈量完,刚好2005亩。按以人口分配原则,四个村子总人数1500人,人均可分到1.3亩,海螺村总人口297人,刚好分到386亩地。

此时,全村人都聚在沙坝头团团将刘术清围住。

“情况大家都知道,家里人口越多分到的地就多,人均可分到1.3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