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牙子的人生> 第16章 乡农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乡农会(1 / 2)

曾经某位诗人用这样一句诗描述了春节四处洋溢的节日气息:

爆竹天天闹,喜事天天闻。

刘术清和村民们也在‘闹’,而且‘闹’得热火朝天,汗流夹背。

初一他们便动工了。虽然农村有个习俗,说是初四这天不宜出门,不宜动土,不然会有不好的兆头。可盼地心切的人们哪还顾得上这些,在他们眼中这土地就是他们的命,若连命都没有了还管它什么兆头好不好。

他们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重复着今天,浑不知道山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许许多多件大事:

1950年1月1日,我国南北交通线大动脉京汉、粤汉两铁路全线正式通车;2月13日,第一次全国财经会议举行;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署;3月16日,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举行;……

这天下午收了工,刘术清和李老根正在说说笑笑吃着饭,见宋德波走了过来。他连忙站起身:

“宋连长快来将就吃饭。”

“刚吃过,我来和你说点事。”

刘术清忙把碗放下。

“没事你先吃完饭我们再说。”

“差不多吃饱了,说吧啥事?”

见他坚持,宋德波说道:“我接到通知,明天必须回县上一趟。”

“那没关系,你去把事办完回来不就完了。”

宋德波歉意看着他:“恐怕要耽搁些时日,原打算和乡亲们一起把这个工程做完的。不过就我一个人离开,其他人还是留在这儿。”

“什么时候走?”刘术清问道。

“明早。工作我已经交待好,你不用担心。”

“好,那你明早走时路上慢点。”

“饭茶快凉了,你接着吃,我先走了。”宋德波说完便转身离去。

第二天临近中午,宋德波便折回来了,同行的还有罗县长和赵雪。见到刘术清,罗县长说道:

“刘村长,我们今天来主要有三件事和你商量一下:第一件是宋德波同志这段时间因工作需要须离开段时间,上级让他具体负责春季招兵工作;第二件是县里打算在你们村建一所小学,现在国家经济比较困难,但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得让他们接受教育,未来国家建设还得依靠他们,没文化咋行?我看学校校址就选在大石包那里,就叫‘海螺小学’,由赵雪同志暂时担任校长兼老师,你看怎样?”

“这可是好事。”刘术清说道。

“还有第三件事,”他顿了顿说道:“县上决定,在全县各乡镇成立乡农会,考虑到你的工作能力和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我提议让你担任大树乡乡农会会长,你觉得如何?”

“不行!不行!我怕干不好。”刘术清连忙摆手拒绝。

“县里对你这段时间的工作很肯定,我个人也觉得你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个乡会长职位,所以,你就不要推辞了我的村长同志。”

“可是,我担心我干不好,让领导失望。”刘术清嘴里嚅嚅说道,心里却在想这个乡农会会长是个多大的官,看样子应该比‘村长’官大。

“尽其力,做其事便是,”罗县长表情严肃了些:“还有,让你当这个会长是为了让你挑起更大的担子,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我们共产党人可不是为了贪图亨乐和荣华富贵才去做官,以后你肩上的担子肯定比现在要重得多。”

“那既然领导看得起我这把老骨头,我便粉身碎骨也要干好这个会长!”刘术清信誓旦旦说道,心里想这个‘乡农会’是干啥子的。

三人都被他逗笑了,罗县长说道:“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

“那罗县长你看,我们这边抽调不出人手,修建学校的事……?”

“不用你担心,我见这后山树木众多打算就地取材,县上到时安排伐木工人和建筑工人处理这事。”

“那就好!”在他心里,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背土填沙’工程。

“刘村长,请你帮忙统计下你们村有多少达到上学条件的适龄儿童,我们需要将附近中坝村、麦坪村和新华村几个村子的全部统计出来,暂时以统计人数为基准,确定学校建造规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