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乞活西晋末> 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礼之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礼之论(1 / 2)

<dtclass="tp"></dt><dtclass="rd"></dt>;;;;次日上午,钱凤赶到乐中城,比指定时间提前些许求见纪泽。在原州胡王宫门口,有一名书记室署员已然先一步等在那里,热情将他引至纪泽的公务书房,并很客气的将他安排在外间先行饮茶等待。

;;;;这里是原本州胡王宫的一处偏殿,后隔的内外两间,第一次来此的钱凤只感觉这里过于陈旧简单,甚至不如琅琊王氏普通子弟的排场,在不屑州胡蛮王粗鄙之余,倒因纪某人的简朴而对其又多了些许好感。他却不知道,原本州胡王宫要比他现在所见奢华的多,只可惜,其奢华之物大部已被没情调的纪某人变现成了黄灿灿的小可爱。

;;;;没多久,内间房门轻轻打开,一名颇有气质的年轻侍从悄声走出,看配饰是侍从们的官长。他与先前接引钱凤的那名署员几句低语,旋即走向钱凤,拱手笑道:“这位便是大才子钱凤钱士仪吧,某乃府主大人的主记室上官仁,士仪兄称字文渊便可。府主此刻正在接见他人,不会太久,还请士仪兄稍待...”

;;;;免不了几句寒暄,继而上官仁又返回了内间。而就在其进出开门的时间,钱凤听见内间传出一个年轻而沉稳的声音:“条文谙熟,逻辑严谨,明法科文魁你当之无愧!尤其最后三北一案,你能不惧权威,保持本心,秉公评判,直斥是非,颇具先秦法家之遗风,堪为华兴法务后继之才!”

;;;;“纪某提倡百家争鸣,我华兴府治政更将博彩百家之长,譬如,以法家精神确立社会秩序,以道家自然发展私有经济,以墨家兼爱完善社会保障,以农、杂、墨各家推进科技,至于儒学,独尊数百年,愈加成熟,也愈加死板,尤其愈显巧伪,便用于教化风气与个人修养吧。呵呵,跑题了,望你日后始终如一,依法公断,唯法至上,长此以往,或可于华兴府中重举法家大旗,那便...”

;;;;房门关上,钱凤的嘴角却抽抽开了。从方才那人说话的口气与年龄,怕是府主纪泽无疑。从其说话内容来看,与他交谈的明法科文魁,想必在三北案一题中直接批判了孔圣人,而这位府主似乎仍觉不足,非但意欲打破儒学独尊,还在引导那名文魁去复兴业已消亡的法家,难道他质疑孔圣还嫌不够吗?真当儒家学子们好欺负吗?

;;;;所幸,现在是历经百年变乱的西晋,僵化坚持儒学的不多,而钱凤正是知晓变通的人,不爽归不爽,还真犯不着不管不顾就跳起来开喷。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他钱士仪清者自清,只管坚持他自己心中的儒学,只要不涉及底限,别人爱咋地就咋地吧。至于他的底限到底在哪儿,好吧,面对的可是只手遮天的府主,钱凤还真不愿也不敢细想下去。

;;;;心思浮动间,钱凤见到内间房门再次打开,那上官仁率先出来,伴着纪泽的声音:“我华兴府只看忠诚与贡献,不看民族出身,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何况,你虽出身百济,但心向华夏,更是殷商后裔,身怀我炎黄血脉,而今不过重返我汉家正统而已。日后凡事凭心去做,大胆执法,无需顾忌其他,有事我来兜着。好好干,我看好你!”

;;;;当房间内另外两人走出的时候,钱凤的目光不自觉的看向右边一人,其身高八尺,衣装笔挺,相貌堂堂,轮廓分明,尤其那双画龙点睛的双眼,深邃而有神,令其整个人显得英气勃勃又威仪自生,不用想这定是府主纪泽了。而当钱凤看向另外一人的时候,不由满脸惊讶,因为此人正是与他一道赶考的那名“假汉人”箕信,其正满面潮红,显是兴奋得无以复加。

;;;;法家!韩人!府主是要将这箕信树为华兴府内的一面旗帜啊,只是,用一个韩人来挖儒学的墙角,未免太也看轻儒学了吧。心中闪过这个念头,本就不无怨怼的钱凤更加不爽,见纪泽望来,起身行礼之际,他终归年轻轻狂,却是一时没压住情绪,不无负气的报名道:“儒学世子钱凤,见过府主大人。”

;;;;听出钱凤语气中的生硬,尤其那个刻意强调的儒字,原本笑眯眯过来的纪泽一滞,看考卷钱凤这厮不是挺会太极推手的嘛,怎的这会儿又要玩傲骨铮铮了,欲说还休吗?眼睛眨了两眨,纪某人决定立马打压下这厮错误思想的抬头倾向,面上则恢复笑容,尽显和煦道:“无需多礼,钱士仪,好才学,不过,你自称儒生,纪某却是不甚苟同的。”

;;;;“府主大人此言何解?”钱凤沉声问道,脸色已然微露愠色。要说他虽已有意就此改投华兴府,终归对华兴府颇有旧怨,这会就着儒学一事,却是忍不住有了驳上一驳的冲动。甚至,那个横在设法出逃与留下效力之间的天平,此刻也再有动摇之势。

;;;;“不要这么严肃嘛,学术探讨而已,士仪不至因言罪人吧,呵呵,那就不符儒学士大夫当有的风范了。”纪泽却是一脸轻松,笑眯眯道,浑不觉自己是在挑事。

;;;;钱凤却没笑,依旧直视纪泽,不言不语。纪泽依旧笑得轻松,却也不得不再次开声:“怎的没点娱乐精神?好吧,士仪通晓经史,某且问你。有言曰: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却不知此等射礼之言可是源自周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