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盛唐陌刀王> 第十二章 安禄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安禄山(1 / 2)

<dtclass="tp"></dt><dtclass="rd"></dt>;;;;唐玄宗李隆基喜欢住在兴庆宫内,这里是他曾做藩王时的潜邸,这一年西向的花萼相辉楼终于建成,他把最宠爱的武惠妃从大明宫接到兴庆宫朝昔相伴,中书省和门下省也相继在宫墙内设了执事房。

;;;;当然皇帝上朝、祭祀依然在大明宫,为了方便与大明宫以及禁苑芙蓉园之间的来往,也不使御驾扰民,特地在东城郭之间修建了夹城,这样皇帝不需要出宫,就可以游遍半个长安。

;;;;中书令张九龄此刻站在勤政务本楼二楼,他眼前是一道屏风,圣人盘膝坐在屏风后方的胡榻上。

;;;;“陛下,原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已被张守珪押解进都城,如今关在刑部大牢内。还请圣人裁决定夺。”

;;;;高坐在榻上的李隆基睁开眼睛,沉吟着问道:“这人犯了什么罪,为何押送进京。”

;;;;张九龄愣了一下,此事他六前已经向陛下禀报过,看来当时圣人并未放在心上,一转眼便忘在了身后。圣人每除去日理万机,还要空出精力照顾后宫的美人妃子,不可能事事都装在脑袋里。

;;;;“陛下,三月初,张守珪派麾下讨击使安禄山讨伐奚部与契丹叛乱,安禄山轻敌冒进,致使全军覆没,张守珪爱惜其才,不舍杀之,特遣人送来长安请陛下定夺。”

;;;;李隆基久坐酸困,伸出腿去由身边宫女穿上六合靴。他从屏风内走出,站在张九龄面前道:“张守珪向来自视甚高,能得称赞惜才之人凤毛麟角,听此人还是个胡将?九龄,谈谈你的高见。”

;;;;张九龄点零头,:“轻敌冒进,必是急功近利之人,昔日穰苴诛庄贾,孙武斩宫嫔都是为了整肃军纪,张守珪应当从严治军,这胡将安禄山不宜免死,应当问斩。”

;;;;李隆基拽着下巴上的一缕飘须,刚准备点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道:“朕或许可以见见这胡将,再做定夺。”

;;;;张九龄眼角闪过一丝异色,无奈地点零头。

;;;;“着人押送安禄山到大明宫紫宸殿面朕。”

;;;;李隆基将双手负于身后,轻飘飘走到屏风后面,消失在侧门中,张九龄这才躬身退下。

;;;;这个安禄山便是在朱雀大街上与李嗣业有一面之缘的胡将,他因战败获罪,义父张守珪不忍心杀他,便把这个球踢回了长安,踢给了皇帝,其实有借皇帝之手搭救义子的意思。

;;;;此时大唐的权力中枢依然强劲运转,唐玄宗还没有开始贪图享乐,贤相张九龄直言善谏,慧眼如炬,几代皇帝的积累使得开元盛世到达了巅峰。

;;;;……

;;;;被绑缚骑在马上的安禄山在千牛卫兵丁的押送下进入沥凤门,他抬头望着这座五开门的雄伟门殿,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凶吉。他穿过幽深的门洞,立在丹凤门的阴影下,抬头看到了那座气势恢宏如龙凤盘踞的含元殿,黄褐色的瞳孔中倒映着震惊、景仰、继而变为赞叹与渴慕的流光溢彩。

;;;;金色斜阳垂洒在含元殿的青色琉璃瓦上,翔鸾、栖凤二阁如同凤凰翅膀拱护着中央的主殿,高耸的台基使得整座含元殿仿佛漂浮在紫霄中的阙,任何人站在它面前,都会感觉自己像一只渺的蝼蚁。

;;;;此刻的安禄山也不外如是,他与无数个入朝参拜的使节官员一样,惊骇得目瞪口呆。

;;;;九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无论有多少人在他面前描绘皇宫如何雄伟,都不及亲眼一见,这就是子所居之地,也只有大唐才能当得起这样雄伟壮丽的宫室。

;;;;他们在御桥旁的左金吾卫仗院处下马,安禄山在金吾卫的带领下往第三殿紫宸殿而去,他的视线被眼前的一切所吸引,暂时忘记了他即将面临的死亡境地。

;;;;穿过紫宸门之后进入内朝,正面便是紫宸殿,紫宸象征着紫薇星,是帝王居住之所。搭在三大殿中虽不是面积最大,但殿顶比其余两个大殿都要高一些。

;;;;安禄山被两名金吾卫押进了大殿,他也顾不上欣赏殿中的盘龙柱和藻井,开始思考求生之策,恍惚之际来到殿中央,被两名金吾卫一推,跪趴在霖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