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武侠修真>渝仙> 迷失之境 第九十三章 回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迷失之境 第九十三章 回家(1 / 2)

“你们几个把前院的树叶都用水冲一冲,随后爬上去用布条都擦干净。”

“记住了,树叶上不能有一丝丝灰尘。”

“还有你们几个,在去把房间才打扫一下,打扫的要将窗户打开通风,打扫完之后记得把宫里的香料放在房间内。”

“刘管事,凉亭的新桌子怎么还没到?师父他老人家最喜欢坐在凉亭,按日子算师父快到夏城了,回来一看桌子都没有像什么,你赶紧去催一催。”

....................

夏城一座府邸前院内,几名身穿儒衫的青年卷起袖子站在一颗桂花树前,指挥着周围忙碌的家丁侍女们。

其中一名青年抬头看了一眼耀眼的太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走到中堂前的阶梯一屁股坐下后,朝着身前还在指挥的两名青年喊道:

“老四老五,过来休息会。”

两名青年闻言走到阶梯处一左一右坐在正提着茶壶倒水的青年身旁。

三名卷起袖子坐在阶梯上喝着茶水的儒衫青年正是礼智信三兄弟,三人穿着素朴卷起袖子的样子一点都不想大夏王朝的王子,而是像那普通书生刚干了重活的样子。

三人从军中回来之后便一直以朴素为主,穿着打扮皆没有王子气派,也没有一直出入那风花雪夜之地,连夏城中的酒楼茶馆都少有涉足。

三人偶尔前往王宫面圣和探望夏王后时,被王亲贵族与当朝大臣见到之后心中皆诧异几位王子的作风,在交谈之后。

才知晓三人跟随军队打仗,在军中与那士兵同吃同睡同穿,且在行军之时见到一些穷苦百姓满是补丁的衣衫和面黄肌瘦的样子,三人便决定从此绝不铺张浪费生活以简朴为主。

这些贵族大臣得知原因之后对三人的做法皆称赞,在夏王面前夸赞几人还让夏王下旨推行勤俭节约,夏王见到几个不争气的儿子如今的作为心中喜悦,也准了贵族大臣推行勤俭节约一事。

随着夏王旨意一出,整个夏城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那些家风严谨且管不住自家儿女的官宦家的老爷夫人,愁的是整个夏城的风花雪月之地。

不少青楼的清倌人得知这勤俭节约是几位王子引起之后后,心中也对三人抱有怨气,而在先前与夏睿礼,夏睿智有过鱼水之欢的佳人则抱怨着二人,不宠幸自己就算了还让夏城中那些贵家公子不能来此。

当然还有那些整日拿着家中银两游手好闲的贵家公子们,这些贵家公子也有先前与三人交好之人,整日吃喝玩乐。

就在这旨意颁发之后,这些贵家公子们整日被约束在家中读书练武,每日即使能出去玩耍身上也没有银两去那风花雪月之地。

不过这些贵家公子虽然没有银钱去风发雪月之地玩耍,但也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不给我钱出去与佳人喝花酒,那我便在家中玩乐。

这些贵家公子本着为家族传宗接代的目的,便开始让自己的父亲母亲为自己娶妻纳妾,一些本已娶妻之人便开始频频纳妾。

于是,整个夏城的豪门贵族每逢喜日家中便开始张灯结彩,操办喜事,其中有豪门独苗在一月之中纳妾八人,也沦为夏城中的酒桌上的谈资。

当然,有些家风严谨的家族容不得家里的人如此荒唐,有些原本正气之人倒也不会跟风纳妾,但有些已经成为习惯之人,便开始对自家的窝边草下手。

这些人的家中也频频出现了一些侍女怀孕成功上位,也出现那一棍两尸的惨事。

这些事情虽然因三人而起,但三人充耳不闻,整日不是在公主府中便是在隔壁正在装潢的吴府内,忙碌着新房装潢一事。

任你夏城风起云涌,都与我三人无关。

天大地大,师父的事情最大。

三人坐在阶梯上喝茶聊天之时,一名家丁火急火燎的从府门跑到三人面前急道:“三王子,四王子,五王子,二公子回来了。”

三人闻言脸上露出欣喜,急忙起身朝着府门走去。

到了府门口后,只见到一辆马车与一匹骏马站在府前,几名家丁正在马车上拿东西下来,并未看到吴优等人的身影,几人询问之后得知吴优等人如今在沐阳公主府内,便匆匆朝着隔壁的沐阳公主府走去。

沐阳公主府内。

吴优三人在沐阳公主与萧崇武和简宵夫妇的迎接下走进中堂,进入中堂后简宵夫妇拉着吴优与简茹在一旁驱寒温暖,一边的沐阳公主夏朝雨则满脸悲伤,眼圈发红看着独臂夏睿武没有说话。

夏睿武看着心疼自己的沐阳公主,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脸上依然满脸笑容,爽朗笑了两声后看着沐阳公主道:“大姐,我没事。”

双手抓着夏睿武左袖子的沐阳公主闻言看着褪去稚气愈发成熟的夏睿武,心里愈加的心疼,脸上的泪水也慢慢滴落下来。

夏睿武抬起满是老茧的右手轻轻的帮沐阳公主擦眼泪,随后朝站在身后的萧崇武使了个眼色。

萧崇武意领神会双手扶着沐阳公主的肩膀朝椅子走去,边走边安慰道:“朝雨你别担心,睿武的手臂我和吴优会想办法的,睿武长途跋涉刚回到家中,让他休息会。”

夏睿武看着萧崇武与沐阳公主的身影,压住心里的不舒服走到沐阳公主身旁坐下。

而在一旁的简宵夫妇拉着吴优与简茹聊了一会之后,见侍女们开始上茶后知道自己太过心急,便急忙让吴优和简茹坐下休息。

就在众人在殿中坐下之后,礼智信三人风风火火进入府中朝着中堂而来。

进入中堂之后,与吴优见礼之后。

看到夏睿武的独臂,三人脸上皆有些伤感坐在睿武身旁,心情有些沉重。

吴优看到沐阳公主眼圈发红和几兄弟脸上沉重伤感的样子,一脸正色道:“睿武这手臂我会想办法医好的,你们放心便是。”

几人闻言,虽然知道吴优既然说了会医好那便会医好,但看到夏睿武空荡荡的袖子心里依然不舒服。

作为当事人的夏睿武看着自己的几位哥哥和姐姐心疼的样子,看了一眼吴优与简茹后爽朗笑了几声,扯开话题与礼智信三人说道:

“几位师弟,师父师娘就要成婚,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礼智信三人闻言看着满脸笑容的夏睿武的意思,不想刚重逢的气氛如此沉重。

便脸上露出笑容,刚想回话时想到夏睿武呼他们几人为师弟,坐在夏睿武身边的夏睿礼给了夏睿武一个爆栗故作怒容道:

“真当自己入门早一些就不遵兄长了?叫你叫师弟。”

“三哥说的对,老六你可不要忘了我们几个是你的哥哥。”

“三哥四哥说的对,老六快点叫哥哥。”

随着四人这一玩闹,中堂内的气氛也活跃了起来,沐阳公主看着几人嬉皮笑脸的样子也笑了起来。

笑了之后脸上恢复正色,看着四人呵斥道:“你们几个还跟个小孩子一样,都这么大的人了。”

说完见礼智信武四人端坐在椅子上不在玩闹,沐阳公主便偏头看着吴优与简茹微笑道:“吴馆长小茹,父王在得知你们要成婚之后,便把这隔壁的府邸划到了吴馆长你的名下,作为新房。

这几日老三他们几个都在忙着那府邸的装潢。

我母后也在前几日过来府中,与简叔和庄姨商议婚事,依照父王母后的意思婚事便按照王爷的规格来办。”

吴优闻言对夏王与夏王后心生好感,但听到婚事要按王爷的规格办之时心中便出现这夏地的繁文琐节,于是摇了摇头道:“感谢夏王与王后的好意,但婚事还是按平常家办就是。”

沐阳公主依旧微笑道:“简叔与庄姨也是这般说,但这婚事的规格是父王所言,我做不了主吴馆长还是与我父王说说。”

吴优点了点头,没有在与沐阳公主在谈这婚事,端起茶盏抿了口茶后。

看着沐阳公主旁的萧崇武满脸春风得意,戏谑道:“老萧,你可是有什么喜事?”

此言一出,吴优便看到沐阳公主的俏脸微红,心中便知道这二人成了,还没等萧崇武出口便继续道:“老萧你何时办喜事?”

萧崇武闻言叹息一声道:“小优你别调侃我,你是喝不到我的喜酒了。”

“嗯?这是为何?”吴优脸上露出疑惑看着萧崇武。

“师父你有所不知,姐夫与大姐如今已是夫妻了。”

夏睿礼的声音响起,吴优闻言脸上露出笑容看着萧崇武戏谑道:“好你个老萧,我不在你便把婚事办了,喜酒我也没喝上。”

“小优你是不知道,我也想办喜酒可没法办。”萧崇武闻言摇了摇头轻声道:“这大夏的礼法太过苛刻。”

吴优点了点头,心里知晓萧崇武与沐阳公主为何不能办婚事,不过并没有遗憾,只要两人能在一起就可以了,至于那繁琐的婚事也不过就一个过场,有无都不重要。

想到此,吴优露出笑容看着沐阳公主恭敬的喊了一声:“嫂子。”

听到吴优喊嫂子,沐阳公主夏朝雨俏脸一红站起身与吴优回了一礼。

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下众人闲聊一会之后,吴优与夏睿武还要进宫去见夏王,便告辞出了公主府朝那大夏王宫而去。

在吴优与夏睿武进宫之后,礼智信三人便到吴优的府邸继续盯着装潢一事,中堂中便只剩下简茹与几人讲着那邯郸城的事情。

大夏王宫,永安殿。

夏王得知吴优与夏睿武回城进宫之后,便早早在永安殿前等候,见到二人的身影后便迎着二人进入永安殿中。

当朝能让夏王亲自出迎的人从未有过,这一幕看在王宫的侍卫眼中心里皆充满着震惊。

其实还有让侍卫们更加震惊的事情,本来夏王是打算派出官员在城门迎接二人的归来,自己率领百官在承天门等候,但这一提议被夏王后知晓之后劝止了夏王。

夏王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想法会给吴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就没有实行,不过夏王在得知吴优一人守城门,拖住三万敌军,斩杀一万人时心中便对吴优有了崇拜。

在邯郸城最后一战中,吴优与夏睿武二人在城门处拼尽全力与吴国敌军厮杀,特别是自己的儿子夏睿武被斩断一臂,夏王也对自己的儿子有了一丝钦佩和心疼。

随着自己的儿子从各方战场回到夏城,夏王看到他们的转变,心中对吴优的崇拜到达了一个顶峰。

夏王迎着吴优与夏睿武进入永安殿后便朝着偏殿走去,偏殿处的桌上早已准备好了酒水果食,三人在桌前席地而坐。

殿内除了三人并无他人,夏王亲自给吴优与夏睿武倒酒,夏睿武急忙要抢过酒壶,却被夏王制止。

于是在夏睿武惶恐下夏王将酒杯倒满后,夏王举杯敬二人,三人一饮而尽。

一杯酒下肚之后,夏王满脸敬意看着吴优感谢道:“感谢吴馆长为我大夏所做的贡献,如若不是吴馆长邯郸城早已被吴国敌军所破。”

吴优闻言想起东边军的将士们在邯郸城无畏生死守城,姜阿死在自己面前的场景。

想到此吴优脸上浮现出沉重之色,看着夏王摇了摇头道:“夏王要感谢的应该是战死在邯郸城中的十五万东边军将士。”

夏王看着吴优点了点头,一脸郑重道:“十五万东边军将士与那些战死在我大夏边境的将士们,我时刻都不敢忘记,这些人为我大夏的奉献,大夏始终记在心中。”

吴优点头问道:“不知这些将士们的抚恤金是否已然发放到其家中。”

“吴馆长放心便是,抚恤金已在第一时间便全部发放到将士们的家中,并未有所拖欠。”夏王看着正拿起酒壶倒酒的夏睿武,随后看着吴优继续说道:

“我也安排政事堂商议修建纪念碑之事,这纪念碑将修建在夏城,上面要刻录所有因为大夏牺牲将士们的名字。”

吴优闻言起身朝夏王郑重行了一礼,在夏王起身扶住吴优时,吴优一脸郑重看着夏王道:“夏王英明。”

夏王闻言一脸正色扶起吴优道:“我大夏绝不会寒将士们的心,也不会寒天下百姓的心。”

此言一出,夏王在吴优心中的好感加深几分。

在二人相互伸出手势后,二人继续坐了下来,夏睿武也紧跟其后就坐。

此时吴优想起自己的婚事,在想到那王爷规格之时便有些头疼,于是看着正吃着果食的夏王感谢道:“感谢夏王为吴某的婚事操心,但吴某一身布衣真不能以那王爷规格来操办婚事。”

夏王闻言不怒自威的脸上露出笑容,看着吴优缓缓说道:“吴馆长放心便是,在明日大朝会之时,朝堂中会宣布对这次战争有功之人的奖赏,吴馆长的奖赏本就是王爵之位,所以这婚事理应按王爷规格操办。”

听到夏王此言,吴优愈加头大。

吴优知道夏王是铁了心要对自己奖赏,只是这王爵之位吴优并不稀罕,也不想当那王爷给自己找不自在,还不如自己当守尘馆馆长来的安逸。

吴优心里想着让夏王改变这奖赏,想着想着吴优便想起守尘馆的初衷,于是吴优一脸郑重的看着夏王道:“感谢夏王的一番好意,不过这王爵吴某实在不敢当。”吴优看着夏王正想开口,话语一转继续道:

“若夏王真要奖赏的话,吴某心中有一想法。”

“哦?吴馆长请讲。”

吴优点头脸上露出沉思,随后看着夏王淡然道:“我本是守尘馆的馆主之一,前往战场之时也没有任何官爵在身,不如这奖赏便奖赏给守尘馆。

将守尘馆立为大夏的国教,馆长便为大夏的客卿。”

夏王闻言脸上露出疑惑问道:“这国教我大夏从未有过,至于这客卿更从未听闻,还请吴馆长解答。”

吴优心中早已有了腹稿,见夏王询问之后脸上一脸正色道:“这国教便是作为大夏王亲国戚与官宦之家的指定的学习之地,至于这客卿是一个虚职,不参加大夏的政事,但在大夏有用之时夏王随意调用。”

听到吴优的解释,夏王脸上释然之色,心里便开始盘算起这国教与客卿一事。

心中想着王亲贵族与朝中大臣们的子弟能进守尘馆中修行,在想到自家的几个儿子进入守尘馆之后的转变,如若这些人都转变成为大夏的有用之臣,那大夏将会蒸蒸日上,这不就是自己多年所要奋斗的吗?

至于那客卿本就是虚职,且不会耽误守尘馆馆长在馆中教育人,也能为大夏所用。

想到此,夏王心中大喜,满口答应。

吴优见状,心中长舒一口气。

但婚事夏王还未改口,吴优便只能继续问道:“至于这婚事?”

夏王也知道吴优心中所想,便点了点头道:“吴馆长的婚事我便不做那添麻烦之人,吴馆长自己操办就是。”夏王说着,话语一转笑道:“不过,在吴馆长成婚之时,我与王后定要前去喝喜酒,届时吴馆长可不要不给我夫妇二人喝酒。”

吴优闻言笑了笑,朗声道:“吴某定恭候陛下与王后大驾。”

夏王与吴优便开始聊着那国教一事,吴优也把先前与萧崇武的想法与夏王缓缓道来,夏王听在耳中脸上露出憧憬,心中对于那拐了自己女儿的萧崇武也是连到佩服。

想到萧崇武作为吴优的好友,也是那外界之人,且还是守尘馆的大馆长,在想到先前萧崇武与沐阳公主进宫唤自己父王,夏王心中便也有些得意起来。

但在二人聊完之后,夏王看着夏睿武的空袖子心中也有些心疼,在询问吴优之后,得到吴优说能恢复之时,夏王心中便也好受许多,在想到夏王后得知夏睿武被斩断一臂之后至今还心情不悦,便让夏睿武去看望夏王后。

在夏睿武走了之后,夏王便继续和吴优聊以民为本一事。

黄昏之时,吴优与夏睿武从大夏王宫缓缓走出,侧身上马回公主府。

回到公主府之后,天色刚刚好暗了下来,府中之人早已等待吴优与夏睿武二人开放。

在二人回来之后,便开始上菜。

清蒸鱼,烤炉猪,烧鹅等十几道吴优喜欢吃的菜摆满整个桌子。

十人围着圆桌就座之后,原本应该是沐阳公主发话开吃,但随着沐阳公主嫁给萧崇武后,府中也没有了那公主与王子,便就是府中辈分最大的简宵发话。

简宵夫妇坐在主位上,看着桌上神采奕奕的众人,脸上满是慈爱之色。

在简宵端起酒杯后,众人举起酒杯,齐喊一声‘干’一饮而尽后便开始动起筷子吃了起来。

饭桌上其乐融融,这也是公主府自修建以来最为热闹的场面。

简宵夫妇二人脸上露出长辈的关怀和慈爱之色看着桌上的晚辈。

吴优与萧崇武二人脸上满是轻松。

简茹与沐阳公主二人脸上带着不知是酒后还是害羞的红晕,满是幸福的看着自己的夫君。

礼智信武四人褪去稚气成熟坚毅的脸庞上满是笑容。

....................

晚饭过后,在中堂上聊了会家常,吴优与简茹因衣物都在隔壁的新府邸中便告辞离去,而简宵夫妇与礼智信三人如今皆住在公主府中,便也没有跟着二人离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