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第163章 插秧前的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插秧前的准备(2 / 2)

……

骊山脚下。

同样是一觉醒来,陈远却发现,还是有点大意了。

因为随着时节正式入夏,气温攀升,纵然是活水长流,又有河风吹拂,蚊虫,还是不可避免的猖獗起来。

这不,好不容易养白一点,现代的蚊子还没来得及尝鲜,却被一千四百年前的蚊子给盖章了。

郑愔姜篱细皮嫩肉,血大概更甜一些,更惨,直接就戴上了面纱。

要说谁好,大概也就永嘉了。

不是皮糙肉厚,而是,要幔帐有幔帐,要驱蚊香囊有驱蚊香囊,早有准备。

也因此,临时买了瓶宝宝金水回来喷过之后,他便琢磨着,是不是自己做点花露水来用。

不然这一天天干嘛呢?

这人活着,总是要找点事情打发时间的!

不过在此之前,得先把插秧前的准备工作做了。

长乐过来,隔着老远,便看到水田里人头涌动,呼声云集。

便命人把车停在院门口,看好,孤身前往。

永嘉也在田边,闻声扭头一看,不禁又笑了:“怎么又来了,不是昨天刚走吗?”

“奉旨办差!”长乐一身男儿装,看上去神气得很,也得意得很。

说完又问道:“姑姑,这干嘛呢,不说插秧还要等两天吗,怎么就开始了?”

插秧的事情,昨天提过,说的就是还有两天。

她原本也想好了,到时候再过来。

想必父亲也是一样。

不曾想,今儿就开始了。

永嘉笑道:“什么呀,今日可不插秧,这是做插秧之前的准备呢!”

“准备?”长乐错愕,指向田里正在拔秧苗的人:“既然是准备,为何就拔了?”

“拔了到时候才好插啊!”

“拔了,一小捆一小捆这样放在水里养着,插的时候,哪里需要往哪送,效率会高很多。”

其实都是陈远说的,永嘉根本都不懂,她也没见过水稻。

长乐仔细端详了一会,还会接受了这样的说法,又看了看水田里卷着裤腿俨然已经一身泥的陈远轻笑道:“那陈大哥呢,他干嘛,学耕地么?

还有,他坐的是什么,新式的犁?怎么从来没见过?”

陈远的确就是在耕地。

准确的说,是把开垦出来后泡水多日的水田耙平,耙均匀。

这也是插秧前的准备工作之一,也只有这样,秧才好插,也方便日后秧苗生长,及田间管理。

为此,一早还特意带人做了几把耙犁。

就他现在用的,上面可以坐人,下面,一排一排,都是木质的斜齿。

这是种水稻专用的,早些年乡下很常见。

也只有长时间泡水松软的水田,这东西才拉得起来。

这东西,永嘉看着做的,也好奇过,闻言比划着笑道:“没见过就对了。

这叫耙犁,今天早上赶着做的,下面是这样的斜齿,只有在这种泡软的水田里才能用得上。”

“哦,那暂时来看还真没什么用。”长乐懂了。

关中基本上都是粟米,也就是小米,而粟米,是旱地作物,跟水稻有着本质区别。

这也意味着,这种看着很有意思的耙犁,短时间内,根本用不上。

便也不再多问,抬手招了招,笑眯眯喊道:“陈大哥,坐稳哦,小心跌了摔一声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