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玄幻魔法>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 第95章 武家侄子的野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 武家侄子的野心(1 / 2)

黑幕之中,皇城外,一座高大的府邸。

一个男人身穿锦服,昂首眺望亭栏外的月色,另一个男人坐在石凳上,品着香茗。

“韦洵反武会的事,你告诉姑母了?”武三思放下茶杯,轻声问道。

武承嗣往亭中走了几步,应道:“那天我去宫中,向姑母提起过。她说,关于韦洵叛党一事,我们可以先斩后奏,格杀勿论!”

说完,他的嘴角划出一抹诡异的微笑。

女帝的话,正契合他的心意。

从此以后,对于韦洵的反武会叛党,武承嗣可以毫无忌惮的大开杀戒!

“那么含嘉仓藏宝图的事,你也告诉姑母了?”武三思试探道。

“这倒没有……宝藏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我如果告诉姑母,就相当于给了她这笔宝藏……”武承嗣接道。

如果让女帝知道这件事,就算把含嘉仓翻个底朝天,也不过是她一句话的事。

“而且宝藏这件事一旦闹大,我怕会打草惊蛇。现在我们在明处,韦洵在暗处,我们只能以宝藏,来引他出动!”武承嗣盘算道。

反武会的堂主、舵主、香主,已经来到了神都(洛阳),为了藏宝图,他们一定会狗急跳墙!

急于寻找,宫中那个藏图的小太监……

这正中武家侄子的下怀。

“如果我们铲除了韦洵,哥哥又会如何处置这笔宝藏?”武三思起身问道。

这笔宝藏,谁都想觊觎,武承嗣也不能例外。

作为武家的爵位继承人,身为哥哥的武承嗣,更是一家之长,需要长远的目光。

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武三思的话。

“紫微城乾阳殿正在拆除,你知道拆完之后,会建什么?”武承嗣问道。

“这我知道,姑母耗费巨资,打算建造一座通天明堂!”武三思应道。

武承嗣问道:“可你知道,这明堂的来历?”

所谓明堂,即“明政教之堂”,乃是“天子之庙”。

在周朝时,用于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祭祀宗祖。

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

《乐府诗集·木兰诗》有云: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历朝帝王,都喜欢建造明堂。

无论是隋文帝,还是唐高祖、唐太宗,甚至是唐高宗,都曾下诏建造明堂,但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建完。

“你的意思,这明堂,乃是天子之物?”武三思听哥哥说完,似乎嗅出了其中的不同寻常之处。

想要知道女帝的圣意,不是听她说了什么话,而是看她做了什么。

从女帝建造明堂背后,武承嗣似乎读懂了,她的权欲之心。

“明堂虽然只是一座宫殿,但它代表的意义,非同小可!”武承嗣说道。

“难道姑母她想要……”武三思露出惊恐的眼神。

如今女帝执政,武家作为最大的外戚,已经尊贵无比,权倾朝野。

权力和荣耀都达到了顶点,武三思根本没有想过,还能更进一步!

这是一个可怕的野望!

武承嗣示意他不要说出口,彼此心知肚明即可。

“现在的大唐,可谓姑母一人之天下。百官诚服,谁敢不从?不过,姑母已经年逾六旬,如果一旦驾鹤西去,我们武家,又该何去何从?”武承嗣不无担忧地说道。

别看武家如今昌盛,但繁荣之下,难掩根基的脆弱。

外戚专权,在以往各朝各代,都会在掌权者倒后,而遭到灭门清算!

现在李唐王族势力虽然被打压,但是人心向背,湖底暗流涌动……

况且现在名义上的皇帝,流着唐高宗的血脉,姓李而不是姓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