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长乐主> 第227章 无耻的燕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7章 无耻的燕都(1 / 2)

今年五六月交替之时,周国泛了水患天灾。

一直断断续续地持续到入秋,都不见起色。

在六月初三,因久雨不停,宇文毓在文安殿,下诏让群臣密奏进谏。

当然是密奏,如若不然,众人都会有所顾虑。

后来在朝廷的鼓励之下,除了密奏之外,很多朝臣都上书直言。

不过直言上书所言,就没有那么直截了当了。

有顾虑在所难免。

但这其中,也有说得好的。

左光禄大夫乐逊的上书切中肯綮,对于水患天灾一事,见解独到。

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一番上书。

他一共说了四件事。

其一,近年来,诸郡太守和治下县令的接替期限太短,上司们又大多严格责求下面官吏的施政成效。为了表现政绩,官吏就只好在威猛上面着力。

现如今,关中之民沦陷于水火之中,生灵涂炭,如果不实施仁厚宽和之政,让天子和朝堂仁政之名传遍天下,又怎么能让庶民百姓都来投奔周国呢?

其二,前魏末年,洛阳富足强盛,贵族权势之家,奢靡浪费之风盛行,灾祸动乱都纷纷交替出现,以致灭国,殷鉴不远。

而如今,周国的权贵所用器物、所着衣裳也日益奢靡起来。匠造们在制造工艺上,纷纷争着穷尽自己的奇巧之思,这种风气一但成为一时之好,终究会损害政教之风俗。

乐逊直言道出了自己的一番担心。

他不仅仅说了此两点,另外还有两点。

其三,选调官员去补缺亦或是升迁,这些事天子和朝官应该共同商榷朝议。如今,州郡一级的选配官员,还需召集乡闾之人,征求他们的意见,何况朝廷对官员的考察衡量。

这是关系到天下利弊之大事,竟然不听取民间舆论,不按官员声望来决定。

乐逊认为这理应由大家公开讨论,然后再向天子启奏。

其四,就和雄踞东边的齐国有关系了。

高洋占据山东,并不是很容易就制伏击败他。

双方如今之势,就如同围棋的打劫一般。

相持不下,互相争着落子的先后。

只要有一步一子之不妥,就会造成对方的优势。

下棋不能悔棋,和齐国对峙也同样是如此。

鉴于这种情况,乐逊之处,周国的策略应当是舍小利以求大利。

先保住自己的封域,保住自己的边郡不失,且不能贪图边陲之地的小利而轻举妄动。

牵一发而动全身。

乐逊借助天灾,更想要让宇文毓和宇文护注意人祸。

天灾尚且来得及拯救,可一旦出现了人祸,尤其是边郡的人祸。

那就是灭国之灾。

边郡有失,那之后恐怕就要准备长安保卫战了。

直捣黄龙,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对于乐逊的一番直言规谏,不顾宇文毓和宇文护二人如何的剑拔弩张,不管他们心底作何感想,反正明面上都是非常重视,全部予以采纳。

其实说起宇文毓和宇文护的关系,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即将要决裂了。

不管是政事上,亦或者是私事上面,他二人已经没有了共同的话题和利益追求。

自从宇文护放了一部分事权给宇文毓,即宇文毓开始亲政后,宇文护和他的治政理念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用人上。

人的本性,这用人嘛,都喜欢用自己人。

他们两人的裂痕,被这种朝政琐事拉扯的愈来愈大。

以至于到现在,宇文邕在朝上的呼声,甚至已经超过了宇文毓。

当然,是背地里的。

明面上还是没有朝臣敢去招惹天子宇文毓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