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就绪(2 / 2)

或许是这里有孙承宗镇守,高阳没有经历破城,不会像安州城民那样了无生气,多了几份从容。

当然,赵知来所说的是清军破城之后的那一段日子。

现在的安州已经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

赵知来突然产生不少自豪感,满怀信心地向孙府那边走去。

到后门口,向门子知会一声,就等孙承宗接见。

只是率先而来却是云鬟和翠香。

现在,如娘会定期派人将云鬟的胃药送到孙府,至于翠香的病情,暂时还不太急,所以就没有排上日程。

翠香见到赵知来之后很是兴奋。

马上询问判官老爷,有关毛丫和嫚嫚的事,她想过去找她们。

赵知来只好哄了一番,才将她打发走,随后跟云鬟聊了一会,说了即将赴任大同一事。

不想孙承宗等待时间过长,赵知来就没多聊,而云鬟看着他的背影,眼睛冒出狡黠的目光。

孙府大堂,孙承宗正背着手,抬着头,望着边防地图。

那上面将大明九边之地都绘制了一遍,只是跟赵知来看过的现代地图相比,存在着不少差距。

不过,各个卫城堡垒所在的位置,大体还是一样。

等了一会,孙承宗还没有转过身,仍然瞧着地图,很是入神。

“督师!”赵知来只好喊了一声。

而对于督师之称,孙承宗比较满意,他喜欢赵知来这样叫他,因为那个地方,代表着他一生的心血。

现在,孙承宗又冒出一个念头,他不想他的心血就此白费。

他不想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一些瑕疵。

面前这个年轻人不错,或许可以改变一切,让复辽方略继续执行下去,直到恢复大明的大好河山,恢复辽东,甚至开疆辟土。

于是,孙承宗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将他塞到了大同。

那里是直面鞑虏的战场,但没有辽东险峻,就让他在大同历练一番,再去经略辽东,相信凭借他的天赋,或许,没有人能够阻挡他。

另一方面,从大同到辽东,将自己走过的那条路,再走一次。

从某种意义上说,算是继承了自己的衣钵,算是有了师徒之情。

孙承宗一时之间似乎焕发了青春。

他慢慢地转过了身体,看着对方那年轻的面孔,瞬间觉得希望就在眼前,成功离自己不远了。

孙承宗没多说什么,只是嘱咐赵知来励精图治,不可骄奢淫逸,一定要谨守住本心。

从字里行间,赵知来明白猜测没有错,果然是孙承宗的安排,让他前往大同。

临走之时,赵知来说了房府之事,请求孙承宗照看一下宅子,同时邀请他共同经营水产生意,每月费用是一千石粮食。

孙承宗当然接受意了赵知来的邀请。

见此,赵知来进一步提出赴任一事,说有好多城民将要跟随而去,想要聘请军队随行保护。

因为报酬是一万石粮食,孙承宗说没人会拒绝。

至此,事情算是圆满解决,就带着孙承宗的期望,赵知来离开了孙府。

前往河间府,到了那里,出示印信,倒没人敢拦他,任他进城。

不过,赵知来也不想去拜访当地知府,还是和商人正常买卖就好,只是骡子的价格出乎他的意料。

“五十两?!”

一匹骡子需要五十两,那三百匹就要一万五千两,商人告诉他,要是早些年,马匹虽然也贵,但二十两还能买得到。

但现在是动乱局势,已经买不到马了,骡子的价格也疯涨。

这么贵?那要不要在现代采购一批银子?

赵知来换算了一下,一两银子五十克,一克银子大约五块钱,那么从现代买银子,再到明朝买骡子,那一匹骡子就要一万两千五百块钱。

如果拿粮食换呢?

一石粮食要四两,那么五十两需要十二点五石,也就是一千五百斤。

按照一块五的粮价,那就是两千二百五十元,这就便宜多了。

所以,赵知来还是运粮食去明朝,要么直接换骡子,要么换银子再去买骡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