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冻烟斋里(1 / 2)

好不容易让婢女把自己给收拾好了,纪然马上就把人给遣了出去。“啪嗒”一声关上门,还细心得上了个门栓。

她爬到床上,掀开了床边的一个暗格,从里面拿出了一个乌木锦盒。打开,里面零零散散地装了好些个碎银子和几吊铜钱。

“这可是我全部的家当了。”纪然有些肉疼地把碎银子拿了一大半出来,小心翼翼地装到了随身的荷包里,系好带子收进了袖中。然后,才又仔细地锦盒收好,放回了暗格中。

杨言吃完早膳后就在门口的马车上等着了,也不知等了多久,才看到马车帘子一掀,穿着一袭水蓝色衣裙的纪然才慢悠悠地进了马车。

杨言撇撇嘴,有些嫌弃:“姐姐,你好慢啊。阿言等得花儿都谢了。”

纪然斜了他一眼,脑海中突然飘过男主之前说过的一句话:“吃饭要细嚼慢咽,不然对身子不好。”

杨言一愣,这话好像在哪里听过?

纪府的马车一路前行,纪然撩开帘子偷偷往外瞧着,不由感慨了句“人真多!”。

马车到了城中最繁华的街口时便停了下来,此处在白日里是禁止马车通行的。

纪然便揣好了钱袋子,带着杨言下了车。

天气没有那么炎热之后,街上的行人、商贩也渐渐多了起来。今日又恰逢集市,道路两边都摆满了小摊。

有卖着初秋新上的水果的,也有卖着糖人、小玩意儿的。像馄饨摊子、冰糕摊子的生意也比往日好了许多,摊子周围的座位都坐满了人。绸缎行、书斋,也是贵客盈门,站在门口迎客的小二,脸上的笑容也比平时又更热烈了几分。

街边高楼鳞次栉比,绿荫如云间错其中。

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纪然第一次见到如此热闹的集市场面。像这样的场景,在现代的时候只能通过想象,或者通过张择端先生的《清明上河图》来窥见一二。如今这种热闹繁华的场面真真实实地出现在眼前,自己反而有些不敢接近了。

“原来,词里所写的场景,是真的呀。”纪然站在如流的人群中,不禁感叹起语文课中曾学过的一首词,乃是柳永先生所作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一字一句,与眼前的景象竟是如出一辙,仿佛这建州城就是作者笔下的“小钱塘”。

纪然“啧啧”了两声,赞叹了句:“见识了。”

冻烟斋在这条街的中心处,平日里便做着售卖文房四宝的生意。文人墨客来往其间,或交流诗作、或高谈阔论,闲时再相看相看新到的笔、墨、纸、砚等物,也是个打发时间的好去处。

纪老爷与这家店的幕后老板相熟,故而纪然有时也会跟着纪老爷到这冻烟斋耍玩,也因此认识了白梦莹。耍玩之余,这位纪府的千金也跟店里的掌柜跟伙计混了个脸熟。因着这层关系,这回纪然这个八岁小姑娘带着五岁的杨言到这里来买文房四宝,身边也只是跟了一个随侍的婢女。

纪然才走到冻烟斋门口,就被眼尖的伙计看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