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科幻小说>从配角开始称霸诸天> 第218章 讽刺画作,淮西妇人好大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章 讽刺画作,淮西妇人好大脚(1 / 2)

朱元璋入城的同时,命令李善长李善长张贴告示,这张告示晓瑜官吏和百姓。“元朝政治昏聩,烽烟四起,我来到此地是为民平乱。今赎买地主土地,分给百姓,军队屯田不用百姓缴纳粮食。我会废除四等人制度,重用贤士,振兴儒学,严厉约束军队不得扰民。旧的法令不方便的废除,官吏不得扰民。改集庆路为应天府。”

这告示一贴出,百姓迅速安定下来,尤其是赎买地主土地一招,使得大量农民分得土地。但为了安抚地主,一面高价赎买,给地主也留农民相等的土地,另外从读书文人中选拔杨宪等五十名官吏。

朱元璋为攻打集庆死难将士建立纪念碑,并且亲自请宋濂撰写碑文,为御史大夫福寿立庙,并且将其家眷平安送走。他还为为战死家属抚恤和分田,对于战死的烈士遗孤,建立学堂免费读书,教授武功。

朱元璋自封吴公,兼任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任命刘伯温、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陶安、汪广洋、宋濂、杨宪等按照功劳和能力晋升。徐达、常遇春、汤和、花云、邓愈、胡大海等全部晋升元帅。为了加强太平的防御,设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任务廖永忠为水军元帅。

朱元璋占领应天,这年是27岁。在历史上朱元璋占领应天是29岁,他从二十五岁从军,紧紧用了四年时间,就成了一方诸侯,而且并没有借助什么外挂。什么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就是了。

如今朱元璋的疆域以应天为中心,西起滁州、芜湖,东起句容到溧阳。四面形势复杂,犬牙交错。正东的镇江还在元兵的手中,东南面张士诚已经占据平江,并且攻破常州,向浙西进兵。东北面的扬州也在依附朝廷的青衣军手中。南面的徽州由元将八思尔不花防守;西面的池州已经被陈友谅占据,其实这个地方原本属于徐寿辉,但他杀了徐寿辉自然得到她领地,而东南外围由宋伯颜不花守衢州。

如今的形势如果是一盘围棋,朱元璋可以出气空并不多,但是也因为如此朱元璋不用直接面对元军,毕竟北方有韩林儿、徐寿辉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从全国范围内向元朝发动进攻,而且兵分三路,东到山东、高丽、西到宁夏灵武,打的是轰轰烈烈,但军队不统一,并且没有固定的地盘。

朱元璋在东西北三个方向有陈友谅、张士诚等隔着元军,这利与弊都是客观存在的,就像刀刃上的舞蹈。但由于元兵抽不出来兵力对付长江以南实力,就给一个宝贵修养写机会。

这说起来朱元璋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所做的事情,对外扩张地盘,对内修明政治。

朱元璋在修整一个月后,派徐达攻取镇江,这一伙元军是孤立之敌,若是不把镇江拿在手里,早晚是张士诚的。徐达是朱元璋诸将中纪律最好的,朱元璋在部队出征前,并没有送壮行酒,而是重申军队纪律,当众斩了两个违犯军纪的人。

徐达果然手到病除,拿下镇江并且创下一个好军纪的神话,就是拿下镇江后,老百姓居然没察觉打仗,这在古代战争中是不可想象的。徐达很快分兵占领丹阳等县。邓愈出兵广德路。

朱元璋亲自出兵攻克长兴、宁国、江阴、常熟、扬州,浙东等地简单的说利用这一年时间扫清了应天府外围的一切敌人。

接下来朱元璋招揽人才,这个可是比打仗要难多了。他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人才才是胜利的根本,所以每打下一个地方就搜罗人才。这访求名士的过程并没偶有想象的那么顺利,有的许诺高官厚禄,有的亲自去请,并且大张旗鼓的盖招贤馆,但有的死活不来比如说叶琛、章溢二人为了躲避征召居然躲到山里。

朱元璋感到特别的奇怪,这些人并非真正隐士,都曾在元朝手下做官,而且也只是辅助性小官,如今自己秉政这些人却跑到山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