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网游动漫>麻烦请叫我上仙> 第636章 我就是传奇:秋阴不散霜飞晚(4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6章 我就是传奇:秋阴不散霜飞晚(40)(1 / 2)

我一边心里在焦虑,一边又不忘记打探李豫跟着李白大神和念情出去,到底是做了啥事情?

念情也是特别逗的一个人,美男子装咳嗽我也算见识了的。

好多次貌似要松口,可惜他立马反应过来装咳嗽。

咳的来惊天动地的样子,我看他装的那么辛苦也只好作罢。

念情基本也是皮外伤,恢复的挺快,所以好些后,也帮着李豫照顾李白师父。

适儿也一直守在李白师父的床头,小孩子也知道心疼,看到我特别的欣慰。

那么懂事可爱的适儿,如果可以,我好想一直陪在他的身边看着他一点点长大,乃至坐上九五至尊的位置。

哎,不过我想,应该没那么一天的。

这几日思绪百转,眼泪更是止都止不住,我也不知道怎么了?

我感觉我应该很是没心没肺的,可是看到李豫那天背着李白师父回来后,心里原本的纠结全转换成了哀伤……

世事无常,李白大神应该算是武林高手了的,在说李豫的暗卫加上念情的暗卫,那些都应该是顶尖的高手。

可即便是这样,他们还都受伤了的,那说明安禄山的势力可是非常的不容小觑。

也是呢,没什么本事能造什么反呀?

这样想一切都可以明白了的。

李白大神一直陷于昏迷状态,还好李豫路上带了个御医过来的,当时为的是怕适儿会水土不服,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可惜李白大神的伤不是一般的严重,这里又不如宫里,医药齐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豫没办法之下只能动用留守宫里的建宁王李倓,让御医写下李白大神病症所需药物之后,飞鸽传书建宁王李倓,让他从宫里立刻拿药过来。

建宁王李倓快马加鞭在路上连续赶了五天五夜,在驿站换了五匹千里马,终于到达了李白大神的隐居处,实在是非常遥远的距离。

当建宁王李倓风尘仆仆的赶到的时候,李豫的眼里对着这个王弟充满了感激之情。

只是李白大神的病耽搁不起了,兄弟两人还没来得及说上话,就连忙拿了建宁王李倓带来的所有的药给了御医。

御医对症下药之后,李白大神终于渐渐苏醒,李豫自然很是高兴。

确切的说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只是慢慢恢复的过程里,太医告诉李豫,李白大神这辈子在也不能使剑,手上伤势太过严重,用药也延误了太多时间,让刚放下心的李豫又开始愁眉不展。

李倓和念情也是感觉李白师父知道的话,貌似后果很严重的样子。

“父王,太师傅还有左手可以使剑的。”适儿在那边的天真的作答。

“适儿乖。”

李豫抱起适儿,心里却是想着师父出神入化的剑术,哪是能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呢?

哎,多希望受伤的是他自己才好。

师父虽然喜欢隐居,可是抱负很大。

自己很想完成师父所期盼的,那种让天下世人皆可以有安乐家园的理想。

只是现实总是太骨感……

建宁王李倓送完药不久就急急的告辞离开,离开前还单独找李豫谈了一会悄悄话,二人神情都异常凝重。

这次相见,李倓不像以前那样一切都在掌握的意气风发的神情,也许是风尘仆仆的关系,反正让我感觉到李倓已到达心累的境地。

大唐朝马上面临风雨飘摇的时代,而他们都是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有心要制止但现实却让他们无力去制止,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一个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男儿因为现实的残酷而不得施展自己的抱负,那是人生一大憾事。

山中几日,世间事却早已时过境迁,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一路南下势如劈竹,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宫里夜夜笙歌还未知安禄山谋反……

李倓飞鸽传书里这样传述着宫内的近况。

李豫看到事情紧急,带着暗卫连夜赶回宫里,沈珍珠和适儿被留在了李白大神的隐居之处。

这个地方自成一体,浑然天成,我想一般人和非一般人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是无法入内的,实在是个隐世避难的绝佳场所。

念情和念惜留下来照顾李白师父,而我和适儿纯粹是避难吧。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李豫和唐明皇离宫没带沈珍珠的疑团了,对待如此深爱的沈珍珠,李豫怎么可能把她留在危难之地呢?

原来一切早已安排妥当。

那么沈珍珠和适儿都在这里,哪里来的沈珍珠从此失踪之说呢?

好吧,应该所有的谜团很快会解开了的。

沈珍珠何去何从也早已注定了的……

**

建宁王李倓的信鸽这几天异常的繁忙,来回不停的传信。

念情在李白师父床边看信的时候,我和念惜都在,自然也是很难欺瞒。

第一封,安禄山谋反,举国震惊!

史书记载安禄山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当时国家长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民疏于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长驱直入,至十二月十三日攻占东都洛阳,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河北大部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

大唐朝的蛀虫不是一点点呀,简直是成群成群的呀。

开元盛世之后,难道是极盛转衰必然的宿命么?

好吧,这里所写的基本和史书记载相符,只是时间有所不同而已。

第二封,唐明皇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史书记载唐明皇处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

由于地势之险,唐室本可利用此一优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

可是由于唐玄宗想尽快平定乱事,加之杨国忠痛恨哥舒翰因此借刀杀人挑唆皇上,迫其领二十万大军出战,最后以惨败收场。

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

从此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第三封马嵬坡处死贵妃!

史书记载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

杨国忠被乱刀砍死,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李白师父此时神志基本已恢复,听到此等消息也只能一声叹息了的。、

主政之人因为识人不清,用人不当,刚愎自用没有守好江山,一介平民哪怕在有心也只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而已。

皇室中人只要没有实权也照样眼睁睁的看着所有的悲剧就这样发生。

李白突然觉得他的手不能使剑,也许是很幸运的事情,一直觉得自己一身武功不为朝廷出力很是浪费,这样就可以安心隐世了的。

听到贵妃处死,我想念情和念惜应该是思绪万千的。

读完密信,二人深情的对望已经是最好的解释了的。

是啊,看见念惜好端端的在眼前,真是万幸念情的先见之明。

朝廷之事无法去改变什么?

但至少保全了所爱,念情是成功的,带着所爱的人一起隐世而居已经是作为普通人最大的幸福了。

**

话说天下大乱,人间必有异象。

李白大神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这几日也被奇异的天气搞的一片凌乱,让待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心神不宁……

神奇的是原本吹不到这里面的风沙,莫名地这几日从不间断地吹了进来,还是那种狂风骤雨般的全面覆盖进来。

里面原本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也被这风雨吹的晕头转向,瞬间就要枯萎的样子……

反正这里现在是一片风雨飘摇的感觉,就如同二十一世纪里龙卷风发作的前奏……

要有多恐怖就有多恐怖的感觉……

念情怕我们几个女眷和小孩呆在木制屋内不安全,和李白大神商量着安排念惜和我带着适儿,他和御医用支架托起李白大神赶着搬进山谷里面早已闲置的山洞里。

据李白大神说,他游历四方,足迹踏遍了天下的山川大海。

偶然间走进了这个地方,发现里面风景独好,用来隐居最是恰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