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科幻小说>黑科技时代:黎明> 第181章 飞行摩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飞行摩托(1 / 2)

现在各国制备氚的方法,成本非常高。

核大国的储量也只有100千克左右,为此已经投入了千亿美刀,建设特殊的核反应堆,可知氚的价格有多昂贵。

当然一枚氢弹所用的氚,平均不到4克,核聚变发电所用的氚也非常少。

“嗯,核裂变制备氚的工艺太过高昂,我计划研究,直接在核聚变反应中,以锂元靶材作为吸收中子的材料,同时释放出氚气,直接加入核聚变反应。”小云说道。

按照核聚变公式,氘+氚=氦4+1中子,一个中子恰好可以轰击出一个氚来,理论上是可行的。

不过这个方法的难度,远远超过现在的核聚变。

“先将现有的核聚变应用,氚的制备可以再另行研究。”唐隐考虑的更加慎重。

“与组织合作,我可以选择可靠的研究员,与我一起研究啦,效率肯定会更快,哥哥放心啦,况且我们的天虚世界,已经开放虚拟真实空间,研究员进入虚拟真实世界研究,效果一定远超现在的模式。”小云明媚的笑容,充满阳光自信。

虚拟世界,人类成为造物主,言出法随还要语言来承载含义,一念造物才是王道。

很多时候,人们空有想法,却没有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含义,苦口难言。

比如描述某些复杂的形状,说出来,与别人理解的可能是两码事。

人工智能虽然智能很高,也很难完全理解研究员的想法,研究员需要反复的修改,才能得出满意的结果。

脑机实现人机互联,沟通上的障碍彻底打破。

念头产生出形象,脑机可以直接反馈到虚拟世界中,让研究员的想法,更快具现。

研究员熟练运用后,一念造物不过是基操。

言出法随与一念造物的差别简直不可以道理计。

而虚拟真实中,人拥有造物主权限,但是创造的造物却要受限于真实规则,造物的真实作用,瑕疵,优点等等,直接反馈到研究员的大脑中。

人类相当于虚拟世界的四维生物,透视整个造物的全部构造,运行轨迹。

当然这么庞大的信息,人类的大脑无法承载。

虚拟真实的真正作用,已经远远超越了虚拟平台。

这才是唐隐心中真正的虚拟研究所,也是人类未来科研最核心的圣地。

“虚拟真实需要庞大的算力,以我们现在的量子计算机的算力,能够大范围支撑虚拟真实吗?”唐隐道。

算力才是一切的核心,以现阶段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即使有诸多量子数据中心的支撑,也应该支撑不了多少,原子级的真实模拟。

“量子芯片的研究从没有停下脚步,现在实验室已经可以做出一亿倍的量子芯片,不过距离我们需求的目标,依旧有很遥远的距离,要进行量产吗?”小云道。

“一亿倍算力,已经很不错了,起码是原来的四倍了,先内部迭代吧,替换下来的旧芯片,也不要浪费了,卖给其他人,物尽其用。”唐隐想了一下。

内部量子计算机,早就考虑到量子芯片的迭代问题,基本可以直接拆换芯片,几乎不存在资源浪费。

“替换的话,虚拟真实预计可以支撑一千名研究员,同时研究,通过核聚变供电,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一千名,可以挑选创造性强,思维天马行空的研究员,先行进入虚拟真实世界研究。”唐隐捉摸下巴。

“虚拟真实需要植入脑机芯片才可以,头盔式脑机的信号强度,远远低于脑机芯片。”小云道。

“植入脑机芯片有什么副作用吗?”

“麻醉剂的使用,会迟缓人的大脑,对普通人微乎其微,对科研人员的创意,思维,存在一定影响,另外就是植入脑机后,心理上的影响。”小云道。

要动手术,自然不是绝对安全的,微计量的注入麻醉剂,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出任何问题来。

可对科研人员,就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