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小僧一心修炼> 第71章 迁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迁徙(2 / 2)

建业帝朱友真所在扬州,首当其冲。

好在获得巴蜀,蜀地有群山阻隔,反而是受灾最少的大州。

这也是花千代等大阳山居民,回迁困难的根本原因。

……船都派往蜀地运粮去了。

赈济百姓,安抚流民,打击强盗,控制物价。

比起南方各势力,在这方面,建业帝朱友真做得,是真没得挑。

这也让本因和尚,渐渐收起一巴掌拍死建业帝朱友真之心。

至于北方……

北蛮大军在大肆收刮一番后,撤回草原,留下的真空地带,被大小势力占据。

还有些留下来不肯走,或是太过贪心,走得慢的小部落,成了这些势力壮大自己的养料。

在失去北蛮精锐后,这些小部落的战力,还不足以威慑北方军阀。

仇杀、利益、新老交替。

清算投降官员、将领,加上那些被北蛮打散的武林帮派......

在失去原本秩序维护者(官府与武林)后,出现的魔门、邪教

......北蛮可不会清理这些势力,让整个北方陷入战乱之中。

上至州府高官,下至黎民百姓,众生皆苦,无有一人得脱。

很多百姓,拖家带口的逃离,往往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迁移,留下空荡的乡村与废弃的农田。

这些人有两个选择:一是向南方迁移;另一个是向兖州迁移。

大多数人都选择兖州,一方面是兖州离家乡比较近,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阳山一带的大雪,使南迁变得危险重重。

本因和尚没想到,他的无心之举,第一次成就了王启勉的无敌骑兵。

王启勉以缴获的北蛮良驹、辎重、皮甲武器为基,打造出近万铁骑,战无不胜,一统兖州。

第二次更是间接的为王启勉,送去百万流民,充实兖州。

随着山月临近,寒气日消,尤其是北方乱局日益向南方逼近,也迫使部分百姓,尝试向大阳山迁移。

那里便是红莲寺所在。

“和尚最是慈悲,断不会让我们饿死。”

抱着这样的心思,许多人冒着风雪,推车赶牛,拖家带口向一线天前进。

“大牛,前面就是冰雾区了,叫大伙休息,晚上在走。”

张老汉敲了敲烟袋锅,裹着件羊皮袄跳下马车。

他这件羊皮袄也不知从哪里弄来?

上面满是污渍,隐隐还有一股膻味。

不过在这等天气,却是件顶好的东西。

大牛虽叫‘大牛’,却一点不憨,他是张家村少数几名读书人,心思灵活,不然也不会派他与‘带路’坐在一起。

说起这‘带路’,却是新兴行业,专门做南迁百姓生意。

毕竟一线天附近气候无常,还伴随着重重风险,没有熟悉之人,很容易遇到危险。

而一线天之后,就是大阳山地界,红莲寺就是大阳山最大的‘地主’,谁都知道到了大阳山,断然不会饿死。

比起性命,这些许财货,便不值一提。

……北方粮价疯长,寻常百姓哪有那么多钱去买?

还不如给‘带路’,去大阳山混口饭吃。

当然,若是没几把刷子,也不敢接这带路买卖。

一般带路,都会几手粗浅武功,算是半个江湖人士。

所以带路也兼职保镖,寻常山贼野兽,真不是他们对手。

这也是村民肯雇‘带路’的另一个原因。

这些人虽不识几个大字,却也聪明着呢,有自己的小心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