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重生之山野农家> 第126章 码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码头(2 / 2)

正说着话,游桥拿着两个馒头出来,直接塞到游渠手里,“坐下来吃着慢慢说。”

游渠不要,但游桥把馒头塞给他就收回手。

“这么晚了,我得回去了。”

游桥说道:“着什么急,说会儿话。”

游父也问:“你爹,奶奶都回来了,那你娘的事是彻底解决了?”

闻着辣片的香味,游渠到底是掰开一个馒头夹一个大辣片子,一口下去,红亮的辣油都顺着馒头往下流,把软软的馒头浸润一层香味十足的红油。

游渠只觉这一口,比肉还好吃,狼吞虎咽地嚼完嘴里的食物,这才道:“嗯,解决了。我们也是运气好,听说再过一个多月是小皇帝的诞辰,朝廷要大赦天下,我娘那种流放的,是可以无罪开释的。只是还要在牢里住些日子,我爹就让都回家等着。”

游父笑道:“挺好,挺好。”

游渠一口一口吃着馒头夹辣片,又道:“二叔,我大哥休了我大嫂,你们有没有见到她回村里来?”

其余人都是一惊,游父道:“倒是没见她,村里人也没谁说起看见她的。”

“不会是跟隔壁大云家的一样,跑没影了吧?”游母说道,“你们怎么不回到家把你大嫂娘家的人叫来,当面锣对面鼓的说清楚?大云家,现在还闹着呢,那边找不到女儿,口口声声说是他家谋害的,可被讹去不少钱。”

游渠也没心情吃东西了,“那时候都在菜儿家,不知道我娘的事什么时候了,都没想那么多。”

“我回家问问去。”

游父道:“我也去看看。”

半个时辰后,游父才回来,此时游母还在家里等着消息,一见他来就问:“咋样,回家没?”

游父点头:“在家呢。正闹着,大梁非要把人赶走,大梁家的只抱着菜蛋,拉都拉不开。只说不走,除非把她打死。”

游母想想都觉得糟心,“还不都是大嫂作的,好好的日子过着,非要去掺和大户人家的事儿,她有几个脑袋能跟人家玩?”

“或许是着急挣钱吧”,游父说道,问游母,“你今儿晚上不去山上跟闺女做伴了?”

“着急挣钱也不能害人啊”,游母撇嘴,见老头子不想说他大哥家的闲话,也顺着转移了话题,“大白这些天都带着小白住在家里,你闺女那里跟个铁笼子似的,谁能进去?明儿两个儿子都得起五更,我在家里也好起来给他们做饭。”

游家人只睡两个多时辰,天空中还繁星满点的时候,农家院里便又亮起灯光,一家人都进进出出的忙碌起来。

父子三人装车,游母带着儿媳妇在厨房炒菜做饭。

半个时辰后,游松、游桥一人带一个大皮帽子,赶着捆扎着三瓮的辣片出发了。

车上还放着一个半旧的被子、褥子,是让兄弟俩累了替换着睡的,里面当然还包着一大包袱这些日子家里做的花露水。

因为三瓮的辣片足有二百多斤,中间倒车坐船很不方便,他们是要赶着车到京城的,京城距酒仙县都有三百多里,赶着个驴车,少说得走一天多。

他们五更出发,再怎么也要第二天的上午才能到。

其实辣片也可以在县里卖,但尽管常家已经败落,游家人还是不喜欢再在县里做生意,再者说,游松之所以想做辣片这个利润薄的生意,瞄准的市场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县城。

---

冯三是一个普通的码头力工,家里就住在京郊三十外的小村庄,因为靠近京城,他们整个村子都是京城某个官员家中的佃户,主家挺和善,一亩地只收取一成的租子,农闲时也不驱使他们做活。

村里的壮力便常到京城的码头做活儿,那码头从年头到年尾都是车船不断的,每天也能赚个二三十文。

这天早晨天还不亮,冯三如同往常一般起来,将要出门时,小儿子也行了,缩在被窝里哼哼唧唧道:“爹,我想吃好吃的。”

冯三偶尔赚的多些,便会在码头那片的摊子上给孩子们带一些吃的。

“你在家听话,爹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的好东西给你捎一些。”

小儿子六七岁的年纪,听完就是一阵欢呼。

冯三妻子把装好的干粮交给他,说道:“前些日子的大雪灾那么严重,我们还是多攒一些钱,别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小儿子听见娘的话,立刻哇哇叫道:“娘,我要吃,就要吃。”

女人转身到床边,掀开半旧的棉被,啪啪几下就拍在小儿子的屁股蛋上。

冯三笑着道:“别哭啊,要是哭一定没有好吃的。”

张着嘴正要嚎的小男孩立刻闭紧嘴巴。

冯三走出家门,村里其他要去做工的差不多都已在村口,他们又等了会儿,人都到,便走着去向京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