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活就活出个人样> 第112章 还看今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还看今朝(1 / 2)

闲暇的时候,郑少卿喜欢捧读伟人的诗词《沁园春.雪》。

这首诗词,可以说是从初中时代就熟读与心,甚至倒背如流。诗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眼,都是那样的振聋发聩,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尤其是诗词的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令郑少卿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他总有一种壮志未酬、一切还在路上的感觉。

职务上的变化,给他带来的并不是喜悦,在他看来,那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在别人心目中,郑少卿手握重权,可谓一步登天,前途一片光明,不可限量。

在安家的问题上,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他跟韩洁茹的面前。

此前的几天,总裁已经多次跟他谈过,集团公司在深圳开发的房子中,还余有几套面积不小的现房。

按照职务、级别,郑少卿完全可以享受集团公司领导的住房待遇,价格方面,购房时也只是一个内部价格。作为集团公司内部的一项福利,所购住房也只是相当于一个白菜价。

面对总裁的关心、垂爱,郑少卿也只是心动了一下,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一想法和念头。

当下,深圳住房的价格,郑少卿是心里有数的。

如果说,以目前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在深圳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加上按揭贷款的话,也只能算得上是勉为其难。如果普通职工以现行的收入在深圳想买一套哪怕面积不大的住房的话,恐怕也得要用一辈子的打拼去努力。

问题在于,集团公司等于拱手相送的大户型房子,郑少卿却拒之门外。

职务发生变化后,郑少卿的工作地点在两地:深圳-东莞。

在深圳工作期间,家,对于郑少卿其实很重要。

总裁已经替他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甚至还告诉他,把家安到深圳来,随后,由她亲自出面协调政府和两地教育主管部门商调韩洁茹,从东莞到深圳来教书,并且找一个好的学校。

总裁的意思就是尽己所能帮助郑少卿解决后顾之忧,也好让他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接下来,集团公司的很多重要的事情都需要郑少卿主持完成。一个较为舒适、宽松的生活环境有助于郑少卿的事业和身心健康。

韩洁茹是倾向于在深圳安家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家四口的户籍可以迁入深圳。

政府对有特殊贡献的企业家在政策方面是有规定的,像郑少卿这样的人,也可以说是符合迁户条件的特殊人才。

眼下,万事俱备。

韩洁茹的意思已经十分明了,要珍惜这次机遇。

郑少卿的想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韩洁茹有些大惑不解。

郑少卿对韩洁茹说,总裁的好意咱们心领了。深圳、东莞也是不远的距离,无论在深圳工作、生活还是奔波于东莞与深圳之间,都是工作需要。家,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

顿了顿,郑少卿又对韩洁茹道,总裁给安排的深圳的那套住房,可以说是一套面积很大的别墅。说句实在话,虽然是内部价,买得起买不起先搁置在一边,就是让白住,我也很不习惯,住起来会很不舒服。打拼的年龄,不能享受安逸。。。。。。。

郑少卿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接下来跟韩洁茹又讲了许多的大道理。

韩洁茹保持了沉默。

郑少卿依旧过着深圳-东莞的双城工作、生活模式。

在深圳工作期间,除了自己拥有一间面积不大属于自己的公寓之外,他最终没有接受华总裁的安置和馈赠。

郑少卿每一天的工作日程都是安排的满满的。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思路、有计划、有准备的人。

担任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先后两次深入到十六家分公司调研、指导工作,先后数次召开相关专题的现场交流会。

管理思路的改变,管理手段的加强,改革力度的加大,带动了集团整体工作跃升到一个新水平。各个分公司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集团发展蒸蒸日上。过去,一直处于潜亏边缘的三家分公司,经过郑少卿的把脉、会诊,在果断地调整了这三家分公司的领导班子之后,引入岗位竞争机制,一批优秀的管理者走上了领导岗位,重新启动了内部活力,常年潜亏的企业在经过调整、布局之后全部实现了盈利。

郑少卿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不仅华总裁看在了眼里,而且整个集团公司上下的干部职工都看在了眼里。

作为改革的急先锋,郑少卿在涉及集团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从来都是不手软的,也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他的管理哲学就是;部署的任务、安排的工作,就得要不打折扣、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加大执行和落实,并且要严格兑现考核。

干部队伍,要始终坚持从严管理,惟业绩说话。

职工队伍,要始终做到稳定第一,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在思想观念、企业的发展理念上,郑少卿极力倡导改革创新,坚决反对因循守旧。

对于旧有的、在干部思想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影响创新发展的东西,敢破敢立。

日常工作中的郑少卿,俨然一位重臣,总理着集团的内外事务,成为总裁最为得力的干将。

新星光的二期扩建项目已经开启。

老星光原址上的那片广袤的土地也已经列入了房地产开发议程。这两项重要的工作,都属于郑少卿工作的范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