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活就活出个人样> 第105章 死亡之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章 死亡之吻(1 / 2)

孩子生下来了,而且还是一个男孩,母子平安,郑少卿内心有说不出的兴奋。

在医院只陪护了韩洁茹一天时间,郑少卿在翌日就又出发去了江州。

这次紧急出差,是临时接到了一个会议通知并顺带有一件十分要紧的事情要办。

由于江州离东莞不多远,不到100公里的路程,郑少卿就打算带车过去。

在医院陪护妻子韩洁茹的当晚,郑少卿就把第二天要出差的消息告诉了韩洁茹和二姐红梅。

傍晚的时候,红梅催促着弟弟郑少卿赶紧回家去,让他好好休息一下。毕竟,他那么忙的一个人,已经在医院里呆了足足一整天的时间。

虽说人在医院里,电话却是一个接着一个。

韩洁茹见郑少卿忙成这个样子,也曾经多次劝他要以工作要紧,这里有二姐红梅在,没有什么不可以放心的。

郑少卿坚持留了下来。

从韩洁茹二胎怀孕至今天生产,让郑少卿有些愧疚的是,自己几乎没有很好地陪陪她,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每一次的产检都是韩洁茹自己一个人去的妇幼保健院。

他理解妻子韩洁茹,韩洁茹也更能理解他。正是两个人都相互理解,所以,在生孩子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韩洁茹可以说是无怨无悔的。这令郑少卿十分地感动。

就在昨天下午,韩洁茹在感觉到自己身体缓过了劲来之后,跟郑少卿商量,让他尽快地给孩子取个名字。

因为名字的事情,要不是韩洁茹这么一提醒自己,郑少卿甚至把这件事情暂时给忘了。

郑少卿就告诉韩洁茹,按照规定,孩子出生后上户口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取名的问题,他要慢慢地想想,先不要着急。郑少卿甚至还提议二姐红梅和妻子韩洁茹也都好好考虑一下孩子的名字问题。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建议。

给孩子取名,一定要按照老家的风俗、备份和排行来取,祖宗定下的规矩是不要破坏的。

韩洁茹就笑郑少卿思想守旧,都什么年代了,还考虑什么排行。

二姐红梅并没有多插言,她只是把自己的一点意见说出来让他们夫妻俩分析一下,权当参考。

红梅的意见是,除了姓氏,中间的一个字符往往代表的是辈分,这个辈分是万万不能去掉的,一旦去掉了这个辈分,如果随便挑一个好看或者好听的字眼的话,那就不太靠谱了。再说,那样取名的话,就算是坏了祖上立下来的规矩。

在这一点上,红梅的意见还是显然同郑少卿的想法明显的一致的。

其实,红梅的意思已经表达的相当清楚,意在提醒他们夫妻二人必须得要根据族谱的辈分进行取名。

韩洁茹跟郑少卿和二姐红梅的意见是全然相左的。

她是这么考虑的,女儿茹茹出生后不多久,上户口的名字是郑玉茹,小名是茹茹。如果当初顺着郑少卿的意思,茹茹的户口名字应该是郑学茹。“学”是“少”字辈之下的一个辈分。

当时,郑少卿一提出那个建议后,韩洁茹立即表示了反对。韩洁茹唯一反对的理由就是,如果茹茹是一个男孩子,那么,完全可以按照郑少卿的想法,把郑玉茹改为郑学茹。

韩洁茹说,一个女孩子,大可不必按照什么族谱和辈分取名,今后计划要一个二胎的时候,如果生下来的是一个男孩,可以按着你的意思,按着你们老郑家的族谱和辈分给孩子取一个响亮些的名字。

当年,在给女儿取名的问题上,郑少卿考虑韩洁茹说得还是有些道理,也就没有太坚持自己的意见,茹茹上户口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

郑少卿的老娘也听着好听,并没有追究辈分不辈分的事情。郑少卿至今还记得老娘当时说过得一句话,女孩家家的,只要名字叫起来好听就行,反正将来也是要出嫁的,小子不行,生个小子是长大成人之后要传宗接代的,这个规矩不能破!

韩洁茹曾经当着婆婆的面保证过,以后国家如果放开了二胎政策,如果再生一个一定会是大胖小子的话,取名会按照郑家“学”字辈来取的,这一点完全可以请她放心。

可是,韩洁茹突然又收回了她以前说过的话,她改变了主意。

郑少卿的老娘在活着的时候,思想其实是介于传统与保守之间的这么一个老太太。

一辈子她没有念过一天书,也不识一个字,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大道理不会多讲,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她却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子女的思想逻辑。那就是,非常知道念书的重要性。

还在几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她曾经告诉过郑少卿兄弟俩和他的两个姐姐,除非你们不主动地去念书了,也除非不听她的话了,只要是听话,就得憋足了心劲好好地念书。

郑少卿和他的弟弟郑少臣就是娘和爹一点一点攒钱把他们弟兄俩供出来的大学生。

眼下,爹娘都已经离开了人世,自己曾经答应过娘的话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改变的。郑少卿觉得,儿子的名字必须得按照族谱的辈分来取。

韩洁茹是一名教师,在给儿子取名的问题上,她当然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她就跟郑少卿和二姐红梅商量,看这样取名好不好,儿子就叫郑致远,寓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意思。

红梅看了看韩洁茹,又看了看郑少卿,并没有马上急于表态。她打算先听听夫妻俩人的意见再说。毕竟,人家才是孩子的爹妈

韩洁茹进一步补充道,这个名字有些大气,听上去也很好听,涵义也很深邃,有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唯一的不足在于,没有体现出郑家的辈分来。

郑少卿起初并没有反对韩洁茹所取的这一名字,他虽然并不封建,思想也并不守旧,但还是依然保留了自己的意见。

再给孩子取名的问题上,郑少卿其实坚持的是对爹娘的一份承诺。

关于取名的问题,郑少卿真正从内心深处的理解就是,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人的符号,叫起来方便而已,其实大可不必那样吹毛求疵。问题在于,爹娘还在世的时候,是盼着他们生个二胎的,甚至是望眼欲穿的,尤其是对一个男孩的渴望。在农村,辈分,往往预示着生命的接力和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延续。

弟弟郑少臣偶遇弟媳梁优雅后,不就结了婚,又不久怀孕生下了侄女郑婉君。

侄女的降临,是在母亲去世之后不到半年。

遗憾的是,老娘没有福气见到少臣的孩子。给侄女婉君取名的时候,尽管弟弟少臣是征询过自己及韩洁茹的意见的,韩洁茹就十分赞成梁优雅给自己的女儿取的婉君这个名字,甚至还鼓励他们完全可以跳出世俗来给孩子取名。其实,现在看来,那是韩洁茹早早就给自己埋下的伏笔。

韩洁茹给襁褓中的还没有睁开眼睛的儿子取了一个暂时的名字叫郑致远,她其实真正地希望如果郑少卿对这个名字没有任何意见的话,不久后给孩子上户口就用这个名字。

郑少卿一向行事十分果断,尤其是在经过了缜密的思考之后。

郑致远这个名字,郑少卿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红梅插了一句,把中间这个“致”字改为“学”字怎样?

红梅的用意是十分地清楚的,一字之差,名字中却有了辈分的显著特点。

郑少卿没有马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他清楚韩洁茹是不会更改这个字的。她更明白“致远”和“学远”这两个名字的含义及区别,尽管听上去这两个名字都不错。私下里,郑少卿也赞同还是用“致远”这个名字更好一些。

郑少卿心中想的其实就一个问题,了却老娘临终前的一个夙愿,老人家虽然没有福气活着见到过少臣的女儿婉君,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致远”,但他先前答应过老娘的事情总得要落实的。

韩洁茹在听了郑少卿的建议之后,还是表示了认可。

郑少卿当着韩洁茹和二姐红梅的面说,儿子的大名也就是学名就叫郑致远吧,在户口簿“曾用名”上加上一个名字,叫郑学远。

红梅不好再说些什么,弟弟跟弟媳决定了的事情,自己是不好再掺和其中的。红梅在这之前也只不过是将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来让他们参考一下,至于如何取名,关键还是他们夫妻俩人进行定夺。

孩子名字的问题,总算是告一段落,初步这样定了下来,也算是一举两得,相互兼顾。

韩洁茹不忘叮嘱郑少卿,时间上还允许,大家都再慢慢地好好地想一想,看除了这个名字以外,还能不能取一个更好更响更寓意深刻的名字。

当晚,红梅让弟弟郑少卿回到了家中,她不想牵扯他太多的精力。

郑少卿临离开医院产房的时候,红梅还再三地叮嘱他,回去后自己做点饭吃,不要太熬夜,第二天还要出发,那么地辛苦!

郑少卿再次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儿子“致远”,又轻抚了一下韩洁茹,依依不舍,微笑着离开了医院。

去往江州的高速公路上,薄雾弥漫,在行驶至快要接近一处隧道口进行拐弯时,由于路况能见度低,加之车流量大,司机谨慎地驾驶着车辆。然而,在减速的刹那,郑少卿所乘坐的车辆被高速行驶的后车一下子撞了上来。突然而至的追尾事件导致了车辆失控紧接着撞上了正在减速行驶的前方车辆。接下来,惯性的作用,瞬间形成了连环相撞,场面相当惊险。

当时,郑少卿乘坐的车辆由于受到了前后夹击,轿车的后尾已经被后车撞得面目全非,后备箱直接瘪了进去。车前部也已经与一辆越野皮卡车紧紧地咬合在一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