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活就活出个人样> 第103章 人生大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人生大考(1 / 2)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命运也完全由自己主宰。

但在职场上尤其是在工作中,很多的时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会出现一些戏剧性的变化。有些人很可能从主角变成配角。有些人还有可能从配角成为主角。这种人生的逆袭,不可预料,但却可以把控。

所谓命运,一半是自身的努力,一半是机缘。

命运之神将郑少卿一步步从一名外来打工仔推向了星光公司的领导层、核心管理层,这里面既有机遇的成分,当然还是取决于他后天的努力。

郑少卿对于自己今天的这种局面,从来都没有过高高在上甚至沾沾自喜的感觉。履职以来,在他身上承袭的是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他始终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这是局外人无法感受的到的。

华雯娜临回到深圳总部接受新的任务之前,对于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跟郑少卿进行了交接。这也就意味着,工业园区的新星光建设项目这副重担自此之后将全部落在了郑少卿一个人的肩头,接下来,将完全由他带领着大家继续着新的事业。

新星光的项目建设并没有因为原有土地的农民“闹事”而停滞。在华雯娜和郑少卿的协调下,对于暂时未有开发应用于项目上的土地,可以短暂地允许农民们耕种,这样以来,化解了矛盾纠纷。

深圳皇家地产集团总部近期在江门开发了一个新的项目。集团总部安排华雯娜过去具体地对项目工作进行开发落实。

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华总裁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华总裁的打算是,将华雯娜抽调到江门执行新的任务时,新星光的项目建设事宜完全由郑少卿全权进行负责。郑少卿也一定能够胜任这项重要的工作。实践足以证明,郑少卿是有能力担当起这项重任的。

特别是当前,新星光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有的车间已经初具雏形和规模。国内国外订购的大宗设备正待陆续进入工业园区的项目建设工地。

在这样一个紧要的关头,华雯娜的离去,更是平添了郑少卿肩头的压力。

很长的一段时间,郑少卿大都在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办公,有时候连续数天吃住在施工现场。

郑少卿的主要精力除协调项目上的一些事情之外,还拿出相当的时间兼顾着老线星光的生产经营。

给郑少卿的肩头主动地压担子,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观察郑少卿的承重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等。这其实是华总裁在进一步考验和磨练郑少卿的意志力和忍耐力。

天降大任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郑少卿没有考虑太多,他唯一正在考虑的,就是如何搞好项目,加快项目建设的进度,确保项目工期的向前推进。按照规划和计划要求,再有半年,新星光就得建成投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郑少卿恨不得一天拆成两天。

新项目建设指挥部的一干人马都是十分精干的,他们每一个人也都同郑少卿一样,日夜加班加点,各自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NYZTW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再有一个月就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国外进口的尖端生产设备陆续到达港口。

针对国外尖端的高科技设备的安装特点,郑少卿已经着手安排骨干力量进行了先期的技术培训,以备届时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时能够拥有一支雄厚的技术力量,出色地完成设备安装任务。

对于这样一条现代化程度极高的生产线,在签订国外设备订购合同之前,事先是有过技术约定的,那就是,购买哪个国家的先进的设备,哪个国家的设备制造厂家是会跟进服务并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的。

郑少卿之所以打造一支自己需要的精干的设备安装力量,目的就是在国外工程技术人员不久之后入住工业园区进行设备安装时,能够零距离地学习,并进行设备安装方面的配合。通过学习、实践、观察,最终掌控先进设备的各种性能。

郑少卿深知,国外厂家的设备同国内采购的先进设备还是有不同之处的。订购的国外的先进设备虽然届时由国外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安装调试,但如果不把相关的技术学到手的话,日后的工作中势必是要被动的。

把一切能够想到的细节都及时地想到并且安排到位,时刻做到未雨绸缪,是郑少卿工作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华雯娜在江门工作期间,没有忘记给郑少卿通个电话。

她甚至直言坦白,在江门的这一段日子里,他郑少卿的身影几乎每时每刻都印在了她的心里。回忆起跟他在一起工作的那些时光,真得很让人留恋。也许这样的日子要分开一段时光,也许,她很快就会从江门再次回到东莞,回到星光,回到她已经熟悉和眷恋的工作岗位上。

华雯娜告诉郑少卿,这次到江门来,是姑妈华总裁有意收购一家房地产公司,是先让她打个前站并负责这一项目。目前,关于江门的这家房地产公司的相关的一些情况,华总裁已经基本掌握。

两个人在电话中聊了好长一阵子,郑少卿因为当时正在现场研究工作,就想结束他与华雯娜之间的通话。华雯娜却依然没有想要结束的意思。郑少卿只好走到一边,跟她又聊了一会儿。

华雯娜告诉郑少卿,你自己独处的这段日子,也是华总裁对你考验的关键时期,一定不要有任何的疏忽和大意。

华雯娜的话,使郑少卿还是怔了一会儿。

其实,郑少卿自从当年入职星光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经受着不同的考验。

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考验,他已经习惯了。因为,人生,处处都是一场大考。

郑少卿无论作为一个主角还是一个配角也好,都也是在生活、职场这座大舞台上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那就是本性使然,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是在实实在在地想,实实在在地谋,实实在在地干。这既是他的禀性,更是他对人生的诠解。

职位或者职务的高低,郑少卿看得一直并不那么地重。他真正所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舞台,一个能给他提供施展理想与抱负的空间。

在整个集团内部,最近疯传着不少的声音,很多人都认为郑少卿将来很可能作为一匹黑马,成为集团的中坚甚至是顶峰人物。十六家分公司的一把手虽然个个都有着自己非同凡俗的能力,但大家在华总裁的心目中所占的分量,除了华总裁自己心中有数之外,再就是每一个人内心最为清楚。

每一个季度的述职报告会,郑少卿几乎都会成为一个各方面的典型和标杆被树立起来。事实上,星光公司在郑少卿的带领下发展、壮大的如此迅速,郑少卿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也不得不被被人所广为认可。大家同样作为领导,同样被冠之以企业家的称号,但人与人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

十六家分公司的一把手,暗地里其实也都在较着一股劲,大家都在憋足了心气比业绩,毕竟,衡量一个企业领导人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志就是你对企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你领导的这个企业创造了多少的利润。

华总裁每次在述职报告会上总会翻翻老账,晒晒大家的成绩单。成绩好的一些企业,一把手的脸上自然挂得住。业绩不太理想的企业一把手,最怕的就是华总裁那张冷若冰霜的脸。华总裁的那张脸大家都说是变色的脸。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错。

她之所以善于变脸,主要是因为那是一张总裁的脸。总裁的脸是说变就变的,每一个人都得学会适应总裁,而不是让总裁去适应任何一个人。

换位思考的话,总裁承受的重压是一般人承受不住的,这既是事实更是现实。

在集团公司召开的中层以上干部大会上,华总裁再次提出了赛马、相马的选才用才理论。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透过这个信号,不少人敏锐地意识到,集团高层或许有重大变动或人事调整。

外界的一些传闻,郑少卿都没有主动地往自己的身上去靠拢。他需要做到的,就是做好当下自己需要做好的事情,他没有闲暇的时间考虑任何一件与工作毫无关联的事情。

由于工作紧锣密鼓,也由于繁杂的事情缠身,郑少卿足有一个礼拜没有回到家中。

妻子韩洁茹知道他忙,也没有打扰他,甚至也很少给他打一个电话。她是十分了解郑少卿的,这是一个要事业不要命的人。因为担心他的身体,她还是忍不住给他打了一个电话。

女儿茹茹也想爸爸了,茹茹在想爸爸的时候,忍不住哭了。韩洁茹心里也是酸酸的。

郑少卿回到家中的时候,看上去有些疲惫不堪。

韩洁茹正在厨房中做饭。韩洁茹最拿手的菜就是清蒸鱼。她知道郑少卿最喜欢吃鱼。

茹茹拉着爸爸的手,亲热的了不得。

晚饭后,韩洁茹提议,一家三口到小区外的湿地公园里去散散步。郑少卿也想借散步的功夫休闲一下,那样多少可以缓解和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