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活就活出个人样> 第47章 职业生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职业生涯(1 / 2)

作为家庭主妇,韩洁茹自从有了女儿茹茹,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茹茹四岁多了,韩洁茹就想,自己也该腾出精力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尽管几年来书报亭的生意一直持续很好。

韩洁茹上大学时学的是食品加工专业,当年之所以报考了这么一个专业,虽然并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但由于成绩不甚理想,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幸好,还能有个大学可上。

多年来,其实韩洁茹内心都有一种冲动,有时候甚至还那么地强烈。

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全部都已经放开,包括教师、村官的考试等,无论国考还是地方性的公职招聘,都已离不开一个“考”字。

韩洁茹就觉得,国家这样做,其实是挺公正、公平的。因为这至少给了每一个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要不,那么多的人辛辛苦苦读过的大学岂不要白上了?

孩子出生后不久,韩洁茹就去新华书店买来了不少的公务员考试的专业书籍。

郑少卿见她闲暇的时候去读这些枯燥的书,就曾经打趣过她,甚至还劝告她不如就省省心吧,在家里当个全职妈妈,把孩子照顾好就是大功一件。

好胜、要强是韩洁茹骨子里的一大特点。自小她就很有些上进心,只不过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加之高中阶段少女的那颗芳菲之心突然开绽,多少也还是在学习上分了些心思。所以,她就想着一定要在大好的青春时光拼上一把。最起码,就是考不上自己想要的“铁饭碗”,也还可以证明一下自己曾经是有理想的。

三年多的时间,几乎她都在坚持学习,尽管在这三年中她不止一次地萌生过要报名参加公考的念头。

就在前不久,她在电视上和报纸公告中看到了地方性公务员和村官招考的启示后,那颗一直以来并不安分的心重新又荡漾开来。这一次,她决心要报上名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亲自参与一下。

韩洁茹就跟郑少卿商量,是报考市直机关的职能部门的职位好,还是报考教师编制好?今年的地方性招考,还有村官这一项。也就是说,只要韩洁茹愿意,只要她想考,无论报上哪一个层面,都是符合相关的招考条件的。

见韩洁茹这么地坚定,也是那么地痴迷,除了鼓励,郑少卿并没有再向她泼冷水。因为他知道,凡是她认准了的事情,保准会去尝试一番,即使失败了,也许她才会心甘情愿。再说,为了一次考试和人生命运的转折,韩洁茹已经整整准备了三年多的时间。

郑少卿的本意是这样的,两个人,不一定非得有自己的事业。自己既然走上了星光的主要领导岗位,企业就是他的家。他的主要的精力应该首先是为了企业这个大家庭,这样一来,毋庸置疑自己的小家庭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冷落,当然这会包括对老婆孩子的关心也不一定会有很多,尽管他很爱她们,是一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真爱。

妻子韩洁茹的这一要求,自己只能是支持的、赞同的,尽管他有着自己的不同的想法。然而,当他冷静下来之后,也曾经这么地去想过,任何人都有自己工作的权力,更有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力,自己是无论如何不能横加干涉的。

郑少卿就认真地跟韩洁茹进行了分析。

郑少卿认为,韩洁茹不适合“当官”,所以他首先用排除法否定了她第一个提出的报考市直相关职能部门的想法。韩洁茹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己报考市直机关的职能部门还是有着自己的优势的。她就举了一个例子,这次公务员招考,食药品管理局就招录一个名额。自己大学时所学的专业正好是食品加工专业。

韩洁茹甚至跟郑少卿开玩笑,我必须得考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否则的话,咱俩的肩头会越来越不对称,万一有那么一天,你就跟杨程万那家伙似的,突然花了心,找一个比我更加年轻的情人,我岂不惨了。到什么时候,还是经济独立的好,职业尽管再不好,也算得上是一份职业,总比没有的强。

因为韩洁茹利用一年的时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郑少卿建议她首选教师这个职业。现在,社会上教师的工资待遇其实是挺高的,跟公务员的工资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差别。

韩洁茹就点了点头。

这几年,韩洁茹除了学习了大量的公考的书籍之外,还先后报名考取了除教师资格证之外的另外三个资格证书:会计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食品加工监管资格证。

正因为心里有了些底气,韩洁茹才更加平添了些许的信心。

对于郑少卿的建议,韩洁茹也是比较认可的。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其实应该是一项很不错的职业。自私一点讲,对女儿将来的培养和教育也是非常有利的。

韩洁茹就点了点头。

至于村官,郑少卿不建议韩洁茹作为首选项。

理由有三:一是韩洁茹并不是“当官”的料,并没有农村基层工作过的任何经历;二是农村的工作很难做,甚至比做机关工作都更难;三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分复杂,如果报考村官并可能考上村官的话,很难驾驭得了工作。。。。。。

韩洁茹就扬起头,质问郑少卿,按你的意思,我就是一无是处、一枚白痴喽?

郑少卿就笑,说是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并没有看扁你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无论报考什么,你的选择只有一个并且也只能有一个,你没有第二个选择。这可不同于高考时填报志愿,可以任由你填报一两个,录取时甚至也可以根据你的成绩的高低进行志愿调剂。

韩洁茹内心里知道郑少卿是支持她的,只不过会隐隐地为她担忧,又不好明显地再去制止她的这种行为,只能依了她。

韩洁茹就决定,不如试一试,尽管这是第一次试手也许会是最后一次。这次尝试一下,如果感觉还不错的话,那就听天由命。如果感觉不好,今后就此罢手,就听他郑少卿的,在家中做一个全职妈妈和全职太太。毕竟,眼下不同于初来乍到东莞时的那般窘迫的模样。关键是,自己一定得要找点什么事情做做。

促使韩洁茹下定决定参加公考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书报亭不久就要拆除了。

半个月前,韩洁茹已经正式地接到了城管的通知。由于书报亭所在的位置在闹市区的一角,这个地方市里准备扩建后改建成绿化带,所以。。。。。。

尽管书报亭不久就要面临拆迁,韩洁茹还是深感惋惜的。

四年多的时间,依靠这间小小的书报亭,自己不仅找到了快乐,充实了自己,而且手中还有了经济上的盈余。虽然她很留恋这间给她带来欢乐带来实惠的书报亭,一旦到期拆除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个人利益还是要服从全局利益的。这点,韩洁茹心里清楚,也懂得这个道理。何况,对于拆除这间书报亭,政府还是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的。应该说,从经济利益方面考量,韩洁茹是没有吃亏的。

经过慎重分析,韩洁茹最终听从了郑少卿的建议,报考了人民教师的职位。

一个半月后,韩洁茹终于如愿以偿,考取了小学教师的编制,成为了人民路小学三年级的一名语文教师。

韩洁茹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郑少卿的家庭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

先前的时候,郑少卿可以拿出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和投入到工作中去。那时,韩洁茹主要的职责是照顾女儿茹茹和这个家庭,顺带着管理一下那间书报亭。

松花来到星光上班后,书报亭的生意就落在了韩洁茹的身上。女儿茹茹也一天天长大了一些,已经在幼儿园上学。

现在,由于考取了一份职业、一份工作,韩洁茹再也没有了先前的闲适。自从她正式报到上班的第一天起,一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似的,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女儿身上。只是偶尔的时候,郑少卿会搭上一把手,顺便把茹茹送到幼儿园后自己再去公司上班。

曾一度,韩洁茹甚是怀念以前那种不快不慢十分恬淡的生活,甚至后悔自己是自讨苦吃干嘛非要强迫自己非要考一份什么职业不可,这可完全没有了昔日的自由。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严谨的规则,教育行业更是如此。

初入职场的韩洁茹开始时的确有些不太适应也不很习惯,既然路是自己选择的,也是自己走出来的,那也只好排除眼前的一切困难,继续走下去。她不断地这样砥砺自己。

还好的是,松花考虑到表嫂的工作很忙,自愿接送茹茹的任务几乎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本来,松花已经于两个月前跟表哥表嫂提了出来,不再在他们的家中居住了。因为,的确有些不太方便。表嫂韩洁茹尽管真诚的再三挽留,松花却执意要回到单身公寓去住,并且住在了春花姐妹几个的隔壁,桐花也搬了过来和松花一起住。

当着表哥表嫂的面,松花提出,茹茹的事不用他们任何人分心,早晨由她来接茹茹去幼儿园。中午,如果茹茹不愿意在幼儿园吃饭,可以把她送回家来,也可以让她跟自己一起就餐。晚上,她会去幼儿园接茹茹。。。。。。

松花的真诚与无私,深深地感动了表哥郑少卿和表嫂韩洁茹。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

当年,韩洁茹就因为工作努力,进入角色很快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

韩洁茹就决定给松花也发一个大大的“红包”。

松花就笑着对表嫂韩洁茹说,红包就先免了吧,你先攒着,等到我跟阿宝结婚的时候一起送。

韩洁茹就嗔笑松花,鬼丫头,精灵着呢。

眼瞅着松花的年纪又大了一圈,韩洁茹问松花,婚事打算什么时候置办?

松花就羞红了脸,说准备下个月就订婚。订婚时,还要赶回老家去,这是乡下的规矩。

韩洁茹就沉默了一会儿,跟松花说,听说阿宝家倒是日子过得有些殷实,但也不应在订婚时狮子大开口,这点你得告诉舅舅舅妈。

松花噗嗤一笑,我懂。我稀罕的是他这个人,实在、实诚、憨厚,有股子干劲和拼劲,还有一身的技术。

韩洁茹对松花的恋人阿宝还是有着一个很好的印象的。上次,松花跟阿宝来到韩洁茹家中的时候,阿宝给韩洁茹的第一印象是机灵、正直、善良的感觉。

来到星光后,阿宝甘愿到最艰苦的岗位去工作,在机加工车间,没人愿意去干的活,别人干不了的活,阿宝一个人包揽下来,干得井井有条,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

阿宝还十分地勤奋好学,他还通过自学进行编程,应用于工作实践后,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能。在全市首席技师大比武中,一举夺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对于松花和阿宝,韩洁茹其实更多的时候在私底下多次叮嘱过他们,不要依仗表哥郑少卿的这层关系搞任何的特殊。星光的人际关系历来都是极其错综复杂的,稍有不慎,都会给郑少卿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这绝对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松花就牢牢地记住了表嫂的话。尤其记住了她说过的最后那一句话:仗势不如本事。

郑少卿虽然身为星光的董事长,事实上也从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给自己的亲戚及家人谋取过任何的私利。

松花之所以能够当上厂报的编辑,完全是因为她具备了那种能力,只不过在机会面前,她善于把握住了自己,尽管机会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事实也进一步证明,松花自从当上厂报的编辑后,工作能力也是相当出色的,以她为主编辑的报纸不仅版面内容丰富、版面特点突出,报道深度和力度加大,更为重要的是,这张报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可以说是充分发挥了党委的喉舌作用,对于当下稳定干部职工队伍作用巨大。

就在前不久,星光报还荣获了全省企业文化报纸展评一等奖,可以说,在这一成绩里面,都浸润了松花和大家的一番心血。

当下,唯一的一个遗憾就是,三天前,松花介绍来的那几个老家来的姐妹,最近老是吵着工作太累,活计太苦,尤其春花和水妹甚至一度同班长吵了起来,并且在星光闹出了十分不好的影响。

松花最先得知消息后,就找到了春花了解情况。春花告诉松花,班上的那个班长看上去真凶,不就是在工作中不小心干坏了一条产品吗、至于那么凶巴巴的吗?再说,又不是自己故意那样的。

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松花就耐着性子给春花讲道理,她告诉春花,班长批评你是对的,既是对企业负责,也是对你负责,你应该作出检讨。

春花就拧巴巴地质问松花,你到底是哪头的?怎么这样向着外人说话呢?

松花见费劲了口舌也不见得跟春花解释的清楚,于是就缓了下口气,心平气和地告诉她,产品质量是大事,你干活不小心生产出了次品,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你自己也是有损失的。

春花不明白地大睁着双眼,问松花,依你这么说,厂子里莫非还要倒扣我的工资不成?那样的话,我就不打算干了!还不如到大街上随便地找个活计,也总比在这里受这份窝囊气强!

面对春花的蛮不讲理,松花真的有点生气了,她再次严厉地批评了她,并且一再叮嘱她态度必须要端正,要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松花还告诫春花,即使这是在你自己的家里做工,父母也不允许你把活计干遭。春花听了松花的劝解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这才管住了喋喋不休的嘴巴。

水妹跟班长发生口角是因为上班的时间精力不集中,边干活边玩手机微信,跟朋友聊天。

班长是在例行班中正常巡检的时候,发现水妹不专心工作的。班长当即就批评了水妹并没收了水妹的手机。

一向性格火爆的水妹见班长拿走了她的手机,顿时把手中的工作一丢,冲着班长就是一记耳光,边打边骂班长耍流氓。

班长就气不过,不愿意跟她理论,就打电话告诉了车间主任和公司保卫处。

车间主任来到生产现场的时候,水妹正紧紧地抓住班长的衣领不放。班长的左侧脸颊上面甚至还有三道鲜红的手印。

松花是在保卫处见到水妹的。

水妹见到松花的时候,甚至还委屈地大哭起来,边哭边指着一旁的班长仍旧骂个不停,很有些乡下泼妇的味道。

松花赶忙冲着一旁的那个班长连声说着对不起,一边把水妹拉到了身边,水妹竟然搂住了松花仍旧啼哭个不停,就好像谁真的欺侮了她似的。

保卫处长告诉水妹,你已经违反了公司的管理规定,打人是不对的!

车间主任企图把这件事情就此化解,车间进行内部处理,如果双方都这样不依不饶的话,那也太不成体统了。车间主任知道,水妹是松花介绍来的,松花又是董事长的亲戚,再说,水妹跟班长两个人也只是言语上的事情,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把人带回车间批评几句就算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