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活就活出个人样> 第39章 感动自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感动自己(1 / 2)

借助一次外出开会的契机,短暂的家乡之行,了却了郑少卿浓浓的思乡情节。

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老爹的坟前给老爹说了会儿话,烧了烧纸,圆了先前的那个梦,这也算得上是孝道。再就是看到老娘精神还算矍铄,也使他安下心来。

如果说这次家乡之行还有什么遗憾的话,也许值得留恋、遗憾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比如,没有能够多一些的时间好好地陪伴在老娘的身边,给她捶捶背、捏捏脚、啦啦呱;没有能够在韩洁茹的爹娘面前同样有足够的尽孝的时间,哪怕多呆上那么一天;没有到大舅家亲自去看望一下他们,只是在电话里进行了嘘寒问暖;没有见到表姐木槿,甚至连一个问候的电话也没有打通。潜意识中,大家都好像在刻意地回避着什么,谁也不肯提一下“木槿”这两个字,惟恐让自己知道了什么似的。

回到东莞后的郑少卿很快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这期间,一大堆的事务等着他需要他来定夺、决策和处理。

胡子航退位后,经过股东大会的选举,他接替当了新一届董事会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一直以来,总经理的人选目前他还没有考虑。尽管不止一次,郑少卿考虑过这个职务的人选问题。至少,任命一个能干的总经理,可以减轻他的工作上的不小的一块压力。

在没有合适的、理想的人选之前,郑少卿只好一身兼着多重职务,这注定会是十分地辛劳。对于辛苦,郑少卿并没有放在心上,正是奋斗的年纪,就不要辜负了青春,一个人只有在奋斗中才会成长起来,他深信这一简单而又深奥的道理,事实上,他也是努力地这样去做的。

一大早,董事会秘书范小枣(女)就将YX银行起诉星光的法院传票递到了郑少卿的手上。这是昨天刚收到的,这已经是第四家银行连续四次的债务保全诉讼。

对于YX银行及其他几家银行近几个月来的诉讼,郑少卿感觉到从来未有过的压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界的鼎力支持和扶持。资金链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郑少卿心里是最清楚的。面对前任领导遗留下来的这副烂摊子,郑少卿作为新的企业法人,想摆脱甚至逃避都是徒劳的,尽管他也没有这样想过。

出了问题,无论是哪一届的问题,只要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只要这个企业还在,只要是这些债务是合理合法正当的债务,那么,必须要认,不仅认账,而且还得要勇于担当、敢于担责。

因为,前任领导者发展企业的出发点毕竟是好的,通过上一些新的项目,希望把企业发展好发展上去,但也有许多的案例证明,有些事情也是事与愿违,结果不甚那么理想。

至于什么人把什么企业发展到什么程度,谁也没有前三十年后三十年的眼光,一切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更不能责备求全。

总设计师不也说过这么一句旷世名言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发展企业问题上,只要不是主观故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即使走了点弯路,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也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明知是弯路,偏偏还要弯道超车,明知不可为偏偏而为之,这就不是科学的发展观,这就严重脱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是坚决不允许的。

星光的问题在于,当年,盲目地上了一些新的项目,这些项目,有的见效,有的根本没有收回投资成本,导致一大批尖端设备闲置甚至浪费,巨额投资全部沉淀下来。换句话说,投资和产出是严重的不成正比的。

正是因为上项目的失败,才最终导致了星光现在的困境。

企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希望银行的扶持。但是,还应看到,银行的钱毕竟也不是属于银行的,除了国家的钱之外,银行的钱毕竟也还都是储户的钱。银行每对外贷出一笔款子,不论数额大小、多少,也都是相当谨慎的。

对于信誉好、效益好的企业,银行是优先扶持的,那样,风险相对较小一些。对于那些发展前景堪忧、债务居高不下、偿还能力欠缺的企业,任何一家银行也不会主动地去把贷款交到他们的手中。所以说,每一个行业大抵都有着不同的苦衷,哪一个行业也都很不容易。对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毕竟还是始终放在第一要位的,这毋庸置疑。

郑少卿当上星光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以来,这是经历的第十几个案子。以前,他对于和法院打交道还是不适应不习惯的。既然今天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任何的不适应和不习惯都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的最高利益,这对他而言没有任何选择和商量的余地。

公司法律顾问向楠桢应约来到了郑少卿的办公室。

每一个案件,郑少卿都要认真地同法律顾问进行交流意见、看法,商讨解决问题的措施。

YX银行的诉求是十分明确的,要求偿还5000万的项目贷款,另外附加合同约定中的所有利息以及银行的延期还款的滞纳金。

5000万对于星光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小的数目。眼下,生产经营虽然还很正常,但由于资金不足,原材料价格成倍上涨,生产经营成本急剧攀升,只能是微利运转。

南方地产公司新开发的楼盘也正处于竣工收尾的关键阶段,同样需要资金投入。可以说,到处都得需用钱,又到哪里去找这么一大笔钱来填充先前欠下的巨额债务的窟窿呢?

法院开庭判决后,责成星光半个月内连本带息一次性偿还YX银行的那笔5000万元的贷款债务。如果逾期,郑少卿非常清醒地知道,那将意味着被银行拉入黑名单,信誉深受影响,即使今后再想从银行贷款,那也将是不可能的事。

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

严峻的形势根本容不得郑少卿有一丝喘息的机会,他必须直面现实并且要用自己的智慧千方百计地去化解当前的矛盾和面对的困厄。否则的话,仅此一笔债务案件,足以让星光走进银行界的黑名单并且永远不得翻身。那将是最致命和最危险的。

郑少卿在思衬着解决眼前这个棘手问题的办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路。郑少卿相信这两句话是有道理的。

在法律顾问的建议下,郑少卿决定召开董事会,把这一问题摆到桌面上请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在这一点上,郑少卿可以说是没有承袭前任领导决策随意、武断的衣钵。在他看来,任何一项涉及企业利益的决策和部署,都必须要深思熟虑,必要时都得要做广泛的调研。星光之所以失去了国企时代的光泽,根源也正在这里,国企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人拍板、决断的模式毕竟弊端深深,最终是要留给后人埋单的。

星光的全体董事对于郑少卿提议的以资产(商标权、产品、设备)作为抵押贷款5000万元用于偿还YX银行贷款的建议得到了董事们的一致通过。董事会秘书范小枣很快拟定好了“董事会决议”,董事们都在这份决议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一个个表情凝重。

眼前的危机总算是化解了。

在YX银行起诉星光期间,很多干部职工都听说了这件事。不少职工纷纷把电话打到了郑少卿的办公室里。有的电话是通过董事会秘书范小枣转达的。

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遇到了难处,我们应该为企业做些什么帮助?这让郑少卿十分感动。

他记得在一天的下午,一位老员工一身油腻腻地找到他的办公室,从衣袋里掏出厚厚的一摞钱,放到了他的办公桌上。郑少卿当时有些不解。那位老员工开门见山地说,董事长,你为星光操碎了心,你的所作所为大家都是看在了眼里的。星光遇到的困难,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不能光让你一个人顶着,即使你是铁打的、钢铸的,你也会经不起折腾。既然星光是我们大家的,每一个星光人都有责任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去尽一份义务。我把这三万块钱交给你,虽然少了点,但多少是我的一点心意,用它来偿还咱欠银行的贷款吧。。。。。。

郑少卿终于听明白了那位老员工的来意。一席话感动的他热泪盈眶。

有了这句话,郑少卿的心底更有数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员工在星光干了一辈子了,也即将面临退休了,可他的孩子还在星光的生产一线。在他言之凿凿的淳朴话语里,郑少卿分明地感受到了一份深深的依恋和信任。员工们对星光都是有着深深的感情的。他不能辜负了大家,决不能让大家心寒。

星光的生产经营运行一切都是正常的,这给了郑少卿一颗定心丸。只有生产经营正常,队伍才能够稳定,社会上关于星光不行了的那些传言才会不攻自破。最要紧的是,员工们的饭碗才能保住。

郑少卿在他的日记中记下了这一感人的篇章。

他有些激动地告诉妻子韩洁茹,我们的工人真好呀!真的算得上是企业的主人翁。过去,想想的确有很多地方是对不起工人师傅们的。过去的欠账,一定要尽力弥补回来。

妻子韩洁茹若有所思,她完全赞同郑少卿的这一说法。对于他刚才说得那位老工人拿着自己家的钱帮助星光还贷款的故事,她也是倍加感动的。

韩洁茹告诉郑少卿,你应该看到的,更应该欣慰和自豪的是,你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一点是至关紧要的。但是,你也一定要谨记这么一句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忽略了员工们的利益,时时刻刻心里都要装着他们,也只有你心里有他们的存在,带领大家不断地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大家跟着你干,才会越发地认为有奔头更有盼头。群众的信心不能打击,群众的信心首先来源于企业领导人的坚强决心。那位老职工的一个善举,不仅仅是3万元钱的问题,其实他也代表的是星光全体员工的心声。

郑少卿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他要憋足了干劲把星光发展上去并且一定要发展的更好。眼前的困难,毕竟是过往云烟。努力,才是通往下一步成功道路的阶梯。

郑少卿之所以把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跟韩洁茹主动地去交流一下,主要是发现韩洁茹有着一颗跟常人不一般的非凡的头脑。很大程度上,她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半个“参谋”。她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并不一定非要采纳,至少,有些建议性的东西可以启发她的思路,坚定他的信心。

很多时候,郑少卿在想,如果不是碍于这层夫妻关系,他一定要把韩洁茹安置到公司策划公关部去,相信她一定会如鱼得水,施展开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但是,他不能这样做。

夫妻俩在闲聊的时候,韩洁茹不止一次地提醒过郑少卿,能不能找个合适的机会,把松花安排进星光。松花眼下正在攻读高教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还有三门课程就要毕业了。

郑少卿就眼前一亮,没有马上表态也没有立即拒绝。只是说,等她毕了业看看情况再说。

韩洁茹其实是这么想的,松花不可能一辈子都在这个书报亭里这么待下去,总有一天,她会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前程和归宿的。

郑少卿就觉得韩洁茹的提议不是没有道理。

韩洁茹还把松花写得不少诗歌、发表的散文和小说作品都拿给郑少卿看。这让郑少卿很是有些吃惊和赞叹不己,甚至对松花刮目相看。

在《南国晨报》的副刊版上,郑少卿看到了松花昨天刚刚发表的两首诗歌。郑少卿禁不住好奇心,仔细地品读起来。

松花写得(外一首)那两首诗歌作品,一首的题目是《月光下的姑娘》。另一首是《意外和现实》。《南国晨报》拿出了较大的版面发表了松花的这两首诗歌作品,这足以说明松花具有了一定的文学天赋。

在《月光下的姑娘》这首诗中,松花是这样写得:

一轮圆月

皎洁了寂寥的夜空

月华如洗

淋漓在

稀疏的星星上

静的夜

除了被濡湿的小草在诉说着心事

耐不住寂寞的蝉鸣

一不小心将聒噪挂上树梢

夜色

开始在朦胧中变得更加浓墨重彩

甚至有几分羞赫

抑或多情

河边

倚着石栏

有一位姑娘

正低头打捞水中的月亮

小石子抛到河面

溅起的水花

荡开涟漪

一层层

一圈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