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活就活出个人样> 章节感言:把“小说”当成小说来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章节感言:把“小说”当成小说来写(1 / 2)

(一)只不过利用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

从没想过自己竟然有足够的勇气尝试着去写一部大部头的长篇小说作品,尽管很清楚也很清醒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现在看来,一旦下定了决心,剩下的就是努力、勤奋、坚持。尽管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底,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站在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上,只要开局良好,无论结局输赢。

对于小说,我喜欢。不仅喜欢品读,而且也喜欢尝试着努力去写。

我是一个有信心但不一定信心十分坚定的人。也相信自己有着一定的文字基础和文学的天赋。毕竟,工作之余,写了不少的东西,也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大量的文学作品,大概也已有60多万字吧,这也算是一点底气。

在我读过的小说书目中,尤其喜欢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大气、厚重,可谓是写尽了人间的冷暖。人间正道是沧桑。

莫言的作品我也很喜欢。《酒国》、《生死疲劳》、《檀香刑》、《红高粱》、《蛙》、《丰乳肥臀》大都读过,有的还不止读过一遍,每一部作品都具有浓郁的写实主义的特点。

我之所以尝试着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不是突然地心血来潮,而是长期以来积聚在内心深处的一个梦想。因为喜欢,所以喜爱。因为时间,所以拖延。因为梦想,所以决心。

第一次在起点注册并进入一个长篇的写作状态,有些激动,有些亢奋,有些躁动,有些不安,也有些喜悦。

之所以激动,是因为自己终于下定了决心,说服了自己,并砥砺自己:你能行。

之所以亢奋,是因为在8小时以外的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充分地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可以完全地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可以舒缓心情进行自由地写作,不用再去担心别人说你“不务正业”。

之所以躁动,是因为经历了二十几个夜晚,写出了将近十五万字的文字。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家伙”看上去也许具有一定的码字潜力。最起码,写作的态度是虔诚的、更是认真的、端正的。因为他甚至还懂得,在一个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写作来排遣、纾解压力,尽管开启的是“地下写作模式”,尽管是以最佳的写作状态。

之所以不安,是因为在写完第十万多字的时候,这才想起要不要在神往已久的全球最知名的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上传自己的这部长篇小说作品。我所担心的是,万一决定上传后,自己会不会中途打了退堂鼓,这都是一些不可确定的因素,所以,我仿徨、犹豫过。

之所以喜悦,是因为作品连续上传了二十几章后,大概到了十万多字的时候,起点中文网给我发来了“站短”信息,发出了邀请我签订合同的消息。无疑,这对于初次涉猎长篇小说的我,也就是“锅里有不饿”同志而言,的确是一个莫大的精神鼓舞。

随后的日子里,按照起点中文网的要求签订合同、邮寄合同、进行签约,紧接着根据责编的要求对作品进行“VIP”申请上架。所有这一切,既是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总之,还是比较顺利的。是起点中文网和编辑老师的鼓励,使我对自己更增加了几分了解,也更坚定了一些信心。

活着不容易。

生活不容易。

写作不容易。

虽然并没有把写作当成事业和职业,但也一定要虔诚、执着。至少,目前我是认真的。

一条有想法的鱼,尽管有很多的时候难免会自投罗网,但如果没有想法,同样会窒息鱼的梦。

(二)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活就活出个人样》这部长篇小说,写得是企业的故事。每一个章节都有着独立的故事,然而又环环相扣,紧靠主题思想和时代的脉搏。

从小说作品的整体架构上来看,结构是严谨的,章节设定也是比较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也是鲜明的。今天更新的第三十四章VIP章节《恍若地震》就很值得一读,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及故事走向给人以反思。

文学是什么?说到底,文学是精神的,文学是写实的,文学是社会的,文学作品所描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所反映的主题思想都带有一个时代的社会性的鲜明特征。归根结底一句话,文学作品是用大众化的、乡土化的语言勾勒出底层社会人的真实面谱、心酸故事、打拼经历以及同命运抗争的不屈的精神,起到鼓舞人心的目的。

言归正传。

作品中展示的“企业”虽然虚幻,人物虚幻,那是因为构思和表达的需要。

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希望把企业搞上去,通过自己的努力,凝聚起班子的力量,调动起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把企业发展的红红火火。

然而,经营企业、发展企业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更是一门艺术。这就如同对弈,需要思考、智慧、定力、耐心,甚至出奇制胜。

一个善于博弈的人,必定是一个高超的棋手。对弈如此,经营、发展企业亦是同样的道理。

善于对弈者,往往在陷入绝境时会突然杀出重围。如果在面临险境时一味地故步自封,甚至连赢得对手的机会都没有。

善于经营者,往往对企业情势、情境的判定至关紧要。正确的判断、理性的决策,至少可以避免少走或不走弯路。

任何一个企业的兴盛与衰退,既有客观的因素,更有主观的原因。

客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是大的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的影响,也许不是针对哪一个行业或者哪一个企业,它针对的几乎是全部。

主观的因素在于,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如果决策不科学甚至决策有误,对企业的发展必将也是致命的。

很多企业大都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国企时代的优势和一些优良的传统、作风尽管不能轻易地丢弃,但毕竟代表的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新兴的经济实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一大片。在这些实体企业中,企业主要领导者的素质、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其发展思路、理念也同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对于从国有企业过度过来的一些改制企业,“星光”面临的困境可以说是所有国企改制企业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缩影。在星光身上,的确还残留着一个时代的烙印。那时的企业经营者,应该说思想还是传统守旧的,对于发展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对于事关企业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也仅仅依靠绝对权威的拍板决定,这是严重背离了经济发展规律的。

小说作品中,星光公司就是这样一个由老牌的省管国资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改制后,由于谋求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定位上不够精准,致使企业走了不少的弯路,甚至弯道超车,投资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以至于拉下了“饥荒”,束缚住了发展的手脚。

小说作品还反映出国企时代落后的思想观念羁绊了星光的发展。胡子航这个重要的人物形象代表的是不少国企时代的领头人。这个人物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他是企业的一把手,任何的决策都出自于他。他首先并不是一个坏人,也并不存在企图把企业搞乱的主观故意。他也希望能够把星光发展好,但他却由于思想的守旧,希望变成了失望。

分析这个人物形象,他的悲剧在于,虽然没有贪腐行为,决策渎职、管理松散,也着实给企业以致命的打击。换句话说,胡子航他只是一个缺乏创新精神、平庸守旧的企业领导者。在作品中也注定会成为一个悲剧人物。同样作为悲剧人物出场的还有那位财务总监、副总经理段澜涛。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存在漏洞,才“成就”了他出现问题。

信任不能替代监督,绝对的权力势必会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用教训换取来的经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