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都市言情>遗世风情> 第39章 三元殒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三元殒命(2 / 2)

最后杨老太亲自上了手的打了梓亭十几巴掌,出了自己心中一直憋着的,因鸾凤一而再处心积虑地陷害自己的女儿而引起的那一口恶气。

从刚才杨老太的怒责声中,让三元也彻底明白了,亲家母还在责怪着当年自己两口子坑了儿子儿媳的哪一件事儿。

此时见杨老太当着自己的面怒打自己的儿子,马三元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急得嘴里只能:

“这……这……这……”

杨老太骂够了马梓亭,也打够了马梓亭,赶紧回过身来向亲家翁赔了一声不是。

杨羽然和杨老四也连忙上前,为母亲和亲家大伯打圆场。躬身打鞠的,向大伯三元说着好话。才让三元的面子上好受了一些。

几个人开始坐下来谈话。

杨老太为了试探梓亭在古槐村到底造了多少孽,也是狮子大开口呀!要让梓亭拿出一千块钱的赔偿费。

那时的一千块钱,在全国老百姓眼里那都是天文数字呀!惊得三元和庚辰都是目瞪口呆的。

梓亭也是苦了脸的央求呀!然后在大家共同的商榷调和之下。

杨老太也是随了心意的离开了古槐村。

两个月以后,也就是快到了年跟前儿,不知是谁举报了马梓亭。

县里来人彻查!

发现梓亭所能控制的,也就是他几个近门本家人。其他村民都是直接自己与会计结算一年的工分钱,让梓亭根本没有插手的机会。

那几个原本像庚辰一样信任梓亭的本家儿,也是锤了胸的愤恨后悔呀!虽然鸾凤也动用了娘家的力量,偿还了这几个本家儿一部分的钱财,但梓亭还是被刑拘了两年。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时间又进入了农历十月。树叶几乎落尽,凉风嗖嗖。农民劳累了大半年,终于又迎来了一个闲季。

庚辰也不让母亲跟着自己来回的往县城奔波了。只管在家里和梦羽一起照看着家里的几个孩子。

他自己在医院里一直陪着悠然,和他的小儿子。

一进入十月,三元就嘱托了在家里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分别把家里的最后两坑农家肥起上来,交到队里。等到了年跟前儿结算时,也好多出几个工分钱来。

梓辰在每一次嫂子悠然入了医院以后,也为了方便嫂子梦羽起早去厨房做饭。一直在厨房里间儿住着不愿意起早的梓辰,都会搬到大哥的院里来住一阵子。顺便也帮着大哥看着家。

所以前院的农家肥就由梓辰负责帮忙起上来。

梓亭也就负责了帮着后院的母亲。

这一天,三元看到梓辰早已经把前院的农家肥,都上交了好几天了。梓亭还不来家里帮着他的母亲起大粪。

想到最近老是躲避着不见自己的梓亭,马三元不禁生了气。

老伴儿辛花和三儿媳梦羽,分别带了孩子出去玩儿了,只有女儿俊梅还钻在西屋里不出来。

三元想到二儿子梓亭从来就不知道心疼自己和老伴儿,只知道一天天儿的清闲地当着他的大队长。

想到梓亭和庚辰两个儿子的反差!

想到自己对二儿子从小的偏爱!

以及老伴儿辛花和两个儿子不知自检,一直不知道一家人和睦的重要性。连起码的彼此尊重都不懂!

自己以身作则,可是换来的却是老伴儿和儿子们对自己行为的不理解,一直责怪自己骗帮了庚辰、悠然两口子。

一想到老伴儿和梓亭、梓辰对自己日渐冷淡了的话语和神情,三元就伤透了心的拿了粪叉,自己跳入了茅坑。

等辛花和梦羽一起带了孩子回来做午饭时,才发现一直在家休养着的老头子马三元,正在茅坑里起大粪。吓坏了两个人,齐齐惊呼着让三元上来。

这时三元已经快要完工了,就不听的坚持着起完了才罢。

一直和老头子赌着气的辛花,此时也顾不得再和老头子置气了,赶紧去给马三元做他平时最爱吃的杂面汤加鸡蛋!

梦羽赶紧给公公打了热洗脚水。

两人看了马三元热腾腾的吃了两多半碗杂面汤和两个鸡蛋,还一身轻轻松松的模样。

辛花和梦羽才松了一口气,放下了心来。

到了晚上三元又吃了一点儿晚饭,就自个早早的上炕睡觉了。

一夜无事儿。

就在第二天清晨,还在熟睡中的康辛花。突然听到了老伴儿马三元,发出了粗重的呼吸声。

吓的辛花赶紧爬起身来看,只见此时老伴儿马三元,已经是只能出气不能进气的瞪圆了双眼,使劲抬着头只管看着自己。

辛花一见情况不好,一边穿衣一边大喊“来人”,惊醒了陈梦羽和马俊梅。

等两个人穿衣跑过来一看,已经为儿女费尽了心力,又耗尽了体能,刚过了花甲之年的马三元。

就这样与世长辞!

消息传到县医院,悠然不顾一身的病痛,随着庚辰抱了孩子的上了家里派去的马车。

到了家门口,与同样得到消息,带了孩子从娘家赶回来的张鸾凤,刚好碰了个头。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一起嚎哭着进了家门。

不一会儿报丧人来到宋家村,让杨老太也是大吃了一惊。

电报到达部队,海辰也匆匆转回。

人事沧桑,时光流转。

又是一年的春天!

当树叶又爬满了枝头,天逐渐暖和了以后,杨老太不放心女儿,就又一次的来到了古槐村。

马庚辰留丈母娘小住。

感受到自己一路上被颠簸的,有些疲累了的身子,杨老太也就顺势留了下来。并嘱咐杨老二过几天才来接自己回去。

杨老二回家的时候,绕路经过妹妹杨羽然家门口,顺便看望了一下许久不见的大妹子杨羽然。并担忧的向杨羽然诉说了老母亲因为心中一直记挂着妹妹悠然以后的生活,经常茶饭不思的忧虑哀叹!

杨羽然知道老母亲在邻村妹妹的家里。怕老母亲看到妹妹的情形更加的着急,担心老母亲的身体,第二天杨羽然也来到了古槐村。

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见面的母女三人,说着那永远都说不完的贴心话。

这时在外边和小伙伴儿玩耍的旺儿饿了,跑回家来,向母亲悠然要吃的。悠然给旺儿拿出了家里仅有的窝头,旺儿接过大吃起来。

因为悠然的身体状况的原因,马三元又突然逝去了,去年冬天一直没有一个专人好好的照看着旺儿。

而习惯了在外边和伙伴们疯跑追逐着玩耍的旺儿,也是因为年纪小不会照顾自己。往往跑的满头大汗的时侯,就不管不顾的解开了胸前的棉衣纽扣。

在寒冷的冬天,旺儿如此的举动,很快的就使他自己着了凉、染了风寒。

虽然也请医生打了针、抓了药,可是缺少人照看的旺儿依旧出去疯跑,热了就解纽扣。使得他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反而慢慢地成了肺炎。

每天几乎不停地咳嗽。

此时旺儿刚跑回来,剧烈的运动使得他还在“嗨喽”之喘着。接过母亲悠然递给他的凉窝头就大口吃起来。

玉米面的凉窝头在嘴里一咬,立时松散成了一个个的小颗粒。小颗粒随着旺儿急促的呼吸,被旺儿吸到了气道里。

刺激的旺儿使劲地咳着!

咳的涨红了小脸。

咳得窝头屑从嘴里喷洒出来。

最后咳的连站都站不住,身子蹲下紧接着又歪倒在了地上。

杨老太和杨羽然在旁边看着倒在地上,咳的眼泪直流、曲卷成一团的旺儿,心疼的眼泪都流了下来。

“孩子这是怎么了?”

杨羽然想把旺儿拉起来,可是这时只顾着咳嗽的旺儿已经根本立不起身来。

大家眼瞅着旺儿刚咳的好受了一点点儿,就张口“呵吃”的一下又啃了一口窝头,紧接着又引起一阵剧烈的咳嗽。

“唉!他这是百日咳。我告诉他别整天跑的那么欢,热的自己老是敞凉着自己的胸膛,让凉风骴着。你们说他这样能不害病吗?可是我说什么他也不听!我又不能整天跟着他、盯着他!唉!对他我实在是没有法子了。”

悠然无奈的说道。

杨羽然说道:“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成了这样,你说这多招人心疼啊!你们两口子要多关心关心他,这一段时间别让他自个出去跑了,把他关在家里。让他也学会自己保养着自己些,要不这孩子就完了!我知道你们家的日子不好过,我回去给你们拉过两袋麦子来。你们两个大人我可养不起,这个孩子往后几年的口粮我都包了!看这孩子为了吃口窝头,受了多么大的罪呀!”

杨羽然只坐了一会儿,顾不上吃妹妹家里的一口饭,就又匆匆的回了自己的家。

第二天早上,杨羽然和老公一块儿给旺儿送了两袋麦子过来。

当时的两袋麦子可是大恩情,让庚辰和悠然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去感谢杨羽然两口子了。

“姐夫,你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怎么我们家的日子老是过不起来呢?”

“唉!在这个世道的人呀,别整天活的那么老实本分,那样没用!只有一家人都能好好的活着,这才是根本所在呀!”

庚辰再问什么意思,连襟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个榆木脑袋,自个想去!”

两口子不停宽慰着杨老太,让她以后不用记挂悠然。他们会经常过来看看,和妹妹一家相互扶持着讨生活的。

大女儿、大女婿的一番话,让一直记挂担心着悠然的杨老太,又松了一口气。

这么多年,杨老太一直在为小女儿以后的生活担忧!

此时看到自己的儿子们和大女儿都如此善待悠然,不禁大慰老怀。

杨羽然想接母亲回自己的家中,杨老太执意不从。

杨羽然两口子无奈离去。

这一天吃过早饭,杨老太看着自己的女儿那依然行动不便的病体。想着女儿一家生活上的一些状况,不禁有些烦闷的出了家门。不知不觉之间就又来到了,当初和亲家三元谈心的地方。

还是坐在原来的位置,更加伤感地凝视着老槐树。

看着虽然有茂密的树冠丛枝,可是中空黝黯的树身好像是故意的,通过那一道一人来宽的大豁口。向自己无声地展示诉说着,它曾经的苦难。

让怀着心事的杨老太是伤痛不已,两行老泪夺眶而出。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家过礼拜天的一群孩子,突然跑到了古槐树下。有大的有小的,打闹嬉笑着纷纷向古槐树上面爬去。

孩子们的大胆举动,引起了正在悲伤的杨老太的注意。让杨老太看了不免替他们担心!紧张的注视着孩子们,唯恐他们不小心从树上掉了下来。

可是看着孩子们熟练的动作,有序的安排。知道这是古槐村的孩子们,早已经玩儿习惯了的游戏,也就慢慢的放下心来。只见孩子们有从树身外边攀爬的,有从树身内部硬撑着上去的。

杨老太这时才发现古槐树不仅仅是树身中空,就连粗大的侧枝都是中空的。有的孩子从侧枝内部一直爬到了断了的枝头,从里边探出身来,又爬到侧枝上面,来回追逐戏耍着。

孩子们的到来,一时间让曾经充满了凄凉惨淡的老槐树,好像突然一下子的又焕发了生机。

慢慢的杨老太不再悲伤,慢慢的杨老太脸上有了笑容。

突然杨老太想明白了!

自己的女儿已经成了家,走出了她自己的人生。虽然是一身病痛,但就像这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的郁郁葱葱!现在有她的老公陪伴着她,帮扶着她。将来又有三个儿子,等孩子们长大了,那个不是自己女儿的依靠?那个不能成为改变自己女儿悲惨命运的契机?何须自己一个孤老婆子,苦苦的费了个闲心呢?

想明白了的杨老太,一身轻松的拄着杖走回了家中。在家无事儿,只管逗弄了家里的孩子们,取乐了女儿悠然。

过了两天,杨老二赶了马车来妹妹家里接母亲。七十二高龄的杨老太,别了女儿女婿,坐上了儿子赶来的马车,一脸含笑的离开了古槐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